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依托生活,挖掘习作资源

  • 投稿孙慕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41次
  • 评分4
  • 50
  • 0

福建长汀县城关东门小学(366300) 曾振华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由此可见生活是习作的源泉。那么,我们如何从生活入手,指导学生作文呢?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捕捉点滴生活,积累生活素材

1.教师进行即时性现场示范。即时性就是“现在、马上”的意思,所见即所得。小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的有意注意比较少,无意注意比较多,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的感受更多的是停留在表层上,需要教师为他们做“出口成章式”的现场示范。如每次考试后,学生都充满期待。发试卷时,学生有的坐立不安,无所适从;有的垂头丧气,一脸苦水;有的沉着冷静,胜券在握;有的故作沉静,实则心潮澎湃。于是,我以《发考卷的时候》为题,对部分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一番生动的描述,学生有的露出惊讶之色,有的露出会心的微笑,好像在说:“老师怎么知道我是这样想的呢?”我顺势告诉学生,这就是心理活动描写。教师的这种现场示范,既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可学可仿的榜样,也让学生意识到: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有感而发,习作就不难。事后,我让学生也以此为题把教师发考卷时心里想些什么描述出来,结果学生写得生动、具体,想象得合情合理。

实践证明,学生能否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成为捕捉生活信息的高手,与教师能否经常即时地挖掘生活素材有很大的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偶发事件。虽然我们经常告诉学生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生活是习作的大宝库,但这对学生来说只是抽象的习作说教。如果教师进行习作指导时,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偶发事件,就能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并且由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的“漠视”转为“注视”,逐渐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教师总会遇到一些偶发事件,对这些偶发事件的妥善处理,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天早晨,我发现班级的垃圾桶里有两个包子,询问后得知是班上住校生张国泰同学扔的。看到这一情景,我觉得必须进行教育。于是,在早会课上,我请学生发表对这件事的看法。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张国泰扔掉包子是不对的,是不珍惜粮食的表现;有的说自己不吃可以带回家给家长吃;有的说包子扔了就扔了,花不了几个钱;还有的背起了《悯农》……对学生的种种说法,我不作评价,而是请大家就这件事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写这件事的经过,只要围绕这件事写就行了,字数不限。有了刚才的讨论,学生的文思如泉涌。有的学生写《包子风波》,有的学生写《可怜的包子》,有的学生写《珍惜粮食》,有的学生写《不该发生的事》……一篇篇饱含真情实感、表达流畅的作文很快完成了,而且大大超过了平时的水平。

这次习作,我只是抓住了生活中的偶发事件,不但让学生练习了作文,进行了珍惜粮食的品德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挖掘习作资源的意识。语文教师应该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他们的生活作文意识。

二、及时记录生活,积累生活素材

时间是无形的杀手,会冲淡一切。学生有了敏锐的观察生活素材的意识,但如果不及时记录,生活事件所饱含的细节、真实情感就会遗失。生活失却了对细节、真实情感的记忆,日子就会走向流水账,成为一段没有波澜的时光,所以很多学生提起笔来觉得没有素材可写。为此,为了让学生不做“无米之炊”,为了让学生不怕写作文,我很注重学生对素材的积累。在班上,每个学生有一本素材本,专门用来记录班里、家中发生的事,我要求学生把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及情感体验记录下来,哪怕是看课外书时碰到的一个词、课间的一个简单游戏、课上的一次不愉快的插曲、旅途中的一次意外发现……只要是真实的感受,我都鼓励学生在素材本上记录下来。同时,为了激励学生写好素材本,我在班上设置了素材本展评栏,每个星期展评一次,这样学生就有了持续做好素材本的动力。此外,我要求学生经常走进生活,回头咀嚼自己的素材,反刍自己的素材,为写作提供足够的营养。

三、多维审视生活,提炼多彩作文主题

面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学生因个体差异,体会、感受、看法不尽相同。教师在指导时,强求主题的统一,必将扼杀学生习作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造成学生习作的呆板、僵化,从而害怕作文。教学时,我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让他们多维审视生活,从而提炼不同的作文主题。如学生考出好成绩或参加比赛获奖,这是学生在生活中碰到的一件普通的事,我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观照自己的成功,提炼出这样一些习作主题:(1)“我”给全家带来了快乐。(主要写亲人为“我”的进步、成功而高兴)(2)今天,“我”真兴奋。(主要写“我”进步、成功的喜悦)(3)“我”真幸福。(主要写“我”进步、成功后受到老师、同学、亲人夸奖的心情)(4)进步、获奖后的启发。(总结进步、成功的经验)……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感悟,选择了不同的主题来作文,习作的空间拓展了,习作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有效训练。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教学的一扇窗,打开这扇窗,让习作根植于生活这块沃土,收获的一定会是开得更为艳丽的花朵。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