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找准阅读生长点建构语文生态园

  • 投稿黑门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41次
  • 评分4
  • 65
  • 0

江苏无锡市八士实验小学 (214000) 吴 燕

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目标的多样性,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一直以来,语文教学侧重于教师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教学过程单调、静止甚至僵化,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牵绊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需要找准阅读的生长点,从根本上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觅矛盾生成点——催生学生智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应发展思维能力。”为此,我们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关键,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是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任务。

(一)异中求同,生成矛盾

在进行阅读指导时,要抓住文本的要领,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异同点,生成矛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思考。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伊索寓言》(三则)一课,在学生朗读葡萄架下的狐狸、牧羊的孩子以及大树下的狐狸说话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找出这三个人物语言的相同点,那就是——说谎。尔后,教师很自然地提出问题:这两只狐狸和放羊的孩子为什么要撒谎呢?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词句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小组讨论谈谈对其中一个故事的想法。教师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伊索寓言》中的三则小故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以下几个相同点:一是结尾都有一个道理,即为“格言式结尾”;二是每个故事都有一两个动物,故事的主角是动物,作者是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的;三是狐狸和狼一般扮演反面不光彩的角色;四是这些故事都耐人寻味。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找到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加深了对《伊索寓言》作品形式特点的了解。同时,在课堂上学生也真正做到自己去寻找方法,去发现规律,去探求思路。

(二)同中求异,生成矛盾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探究和发现。教材中的课文,往往蕴含着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教学时,抓住这些地方设计问题,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是以《伊索寓言》的教学为例。教师提出问题:“葡萄架下的狐狸、大树下的狐狸,还有那个牧羊的孩子,为什么要撒谎呢?”在交流中,学生明白了这三个人物的不同心理: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牧童是为了寻开心、捉弄村民,大树下的狐狸撒谎则隐藏着阴谋。通过对三者的比较,学生得知他们谎话背后隐藏的不同的心理。因此,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比较的阅读法,从相同点中寻求不同之处,以扩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欣赏等能力。

教师在引领学生对这三个小故事的不断比较中,不断地生成新的矛盾。这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地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异中求同,同中见异,既突出课文重点,又活跃课堂气氛,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线的原则。在课堂中,它催生出学生一个又一个智慧的火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觅内容“联结点”——延展文本背景

在教材中,有许多文本的内容是相关联的。这种关联,或存在于文本的作者与相关作品中,或存在于文本所描绘的事件、景物、场景等内容中。如果我们教师能打破课文之间、单元之间,甚至是课内外之间的壁垒,巧妙地寻觅到内容的“联结点”,就能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而灵动、深刻而有韵味。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时,我设计了以下一些教学板块:

板块一:走近隐者。紧扣住题目中“隐者”一词,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知道哪些隐者。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回忆诸葛亮、姜子牙等隐者的人生经历,重点让学生回顾学过的《三顾茅庐》一文,联系文中有关隆中环境的描写,体会这些隐者的高洁品性。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学生进行角色对话表演。教师适时地追问学生(诗人扮演者):“你为何不辞辛劳来寻他?”又问下面的学生:“隐者为何要隐居山林?他为何要去采药?”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渐渐领悟到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同时,隐者的形象也在学生心中逐渐丰满起来,隐者高洁的性格深深地印在了学生心中。

板块二:走近诗人。在以上教学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阅读本册教材中后面出现的课文《推敲》,感悟文中主人公贾岛的严谨认真。同时,相机出示其他文人墨客对贾岛的评价,然后出示贾岛自己的诗作:“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寻觅贾岛诗作的高明之处。至此,贾岛的形象也深深地刻在学生心上。

在上述案例中,我把古诗《寻隐者不遇》与课文《推敲》进行整合。这样加强了课文之间、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真正走进古诗所展现的广阔时空,与诗人心相通、情相融。

简而言之,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内容的“联结点”,寻找文本之间共同特征。这不仅对文本中的形象有一定的理解,而且对作品的主题也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教师以简单的思维观,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打破课文、单元之间的界限,抓住课内与课外、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形成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觅表达“比照点”——迁移运用写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站在表达的高度审视文本,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的文本内容能根据表达方法的异同进行重组。在重组的教学内容中,引领学生比照不同文本的表达异同,能更加深化对表达方法及表达效果的领悟,从而能更好地让学生迁移运用这一写法。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望月》和《灰椋鸟》两篇课文,都有景物描写的段落,但所展现的意境与画面迥然不同。《望月》展现的是一幅清幽旷远的月映清江图,流露的是作者的愉悦之情;《灰椋鸟》所呈现的是壮观、热闹的鸟儿归林图,抒发的是作者对灰椋鸟的无比喜爱之情。这一静一动,让人感受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趣味。基于此,我把这两篇课文中的景物描写进行重组,建构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块——景语与情语。教学中,引领学生把这一静一动的两处景物描写进行比照阅读。在潜心涵咏中,学生走进文本意境和作者心境,领悟静态与动态描写的表达之异。最后,让学生迁移运用这一表达方法,仿写大自然中的一处景物(可以是一处山景、水景,可以是日出、日落,还可以是鸟语花香……)。

再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由《秦兵马俑》、《埃及金字塔》和《音乐之都维也纳》三篇课文组成。这是一组说明文。前两课课文,采用了一些相同的说明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把这两篇课文进行了有机整合。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被誉为世界的奇迹,作者是怎样将秦兵马俑与埃及金字塔的特点写具体的呢?找到相关的语段,细细地品读,可以动笔圈圈,简单地写写批注。”然后,让学生在汇报交流,使他们明白:文章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同时,相机引导,让他们体会这样的说明方法好在哪里,深化学生对表达方法及表达效果的领悟。最后,设计迁移运用环节,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一处景物。教这些文章时,让学生去品味这些技巧的同时,也在自己的作文中试着去运用,增强了作文的表现力。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重组文本的方式,找准阅读“生长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研读。这样的阅读才能达到一定得深度与广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