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渊源,尊重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小学一年级,作为孩子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也是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黄金段。有效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将对孩子终生阅读起到决定性的重要作用。我们提出让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孩子一起走进书籍的海洋,亲子共读,让老师家长引领着自己的孩子与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们展开心灵的对话。所谓“亲子共读”,即家长确立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理念,以良好、开放、多样的家庭学习氛围,与孩子共处、共学,读懂孩子的个性、情感需求,与孩子共享成长的乐趣,一起发展。
推荐适合孩子的优秀读物: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想象力强,求知欲旺盛。他们能够有条不紊地将自己的想法或听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图文并茂的绘本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在一年级上学期,我向孩子们推荐了《我爸爸》、《我妈妈》《有那么一天》《活了99次的猫》《爷爷一定有办法》《大脚丫跳芭蕾》《爱心树》《大卫不可以》《大卫去上学》《大卫惹麻烦》……等几十本中外经典绘本,并利用阅读课和每天早午读的时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
学生们学习了拼音以后,我逐步向孩子们推荐了《米小圈一年级》(四本)《小屁孩日记一年级》《神奇校车》第一辑10本。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绘本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有着无限的魅力,更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
探讨亲子共读的有效方法:我們和家长、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尝试,积极研究“亲子共读”最好的方式。
1.给孩子足够的读书时间。有了好书要慢慢阅读,慢慢消化。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千万不要让过多的作业、兴趣班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连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也没有。读书时间不一定限制死,只要有空,孩子有兴趣,都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最好是坐在光线好的地方,沙发、床上、地板都可以,让孩子坐在你的胸前,环抱着你的孩子,共同打开书,这样,你们的视线是一致的,也可以同时播放一些很轻柔缓慢的音乐。其次,家长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时间,尤其是对自控力差的小学生来讲,家长要指导他们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阅读。如早晨、中午、入睡前,五分钟,十分钟都可以,读书也可长可短,贵在坚持,养成习惯。
2.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常听家长们抱怨,我这孩
子就是不爱读书,贪玩,成绩很差。老师就要帮助家长找到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喜欢读书。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总是会问家长,您喜欢读书吗?您每天都读书吗?
人类的早期学习曾有一个阶段,是模仿学习,在孩子模仿学习方式为主的那个时候,你让孩子模仿了些什么呢?没有家长的言传身教,仅有口头的语言告诫,最多培养出一个只会说说的人,于行为无益。因此,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家长必须亲自和孩子共读一本书。
那怎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一是自读感悟,指“子”在“亲”的督促、引导下,自主阅读、感知材料,自主领悟、体验阅读。二是互动阅读,指“亲”与“子”以互动的形式开展共读。三是讨论,这是亲子共读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讨论”是“亲子共读”中训练孩子学着理解问题、阐述观点、提高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只读不表达,孩子没办法真正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一种素养。表达可以是书面,可以是讲故事,阅读要和交流结合在一起!
上学期,除了绘本阅读之外,我还想家长们推荐了《神奇校车第一辑》,这套书里面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很多科学知识,为孩子们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可是这套书读起来并不是那么好理解的,这就需要家长的参与,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一起研究书中的任务,探讨喜欢的人物……同一本书对不同的人来说,领悟的意义有所不同,而与家长一起阅读让孩子有了更多的新奇感,促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孩子的阅读热情。我要求每读完一本书,亲子之间就要完成一期小报,这就是一种表达的方式,也是一种成果的展示。
多元评价激发阅读兴趣:全新的评价机制,不是把眼光只放在孩子的学业成绩上,而是在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去发现和发展孩子多方面的潜能,帮助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肯定、赞美、欣赏、鼓励是精美的心灵美食。在家庭读书活动中,强调的是全家没有压力的读书、分享,但它的持续需要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彼此之间适时给予肯定与赞美。在孩子出现厌烦情绪的时候,加以引导、提醒,鼓励。
学校可以适当举行阅读评比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成就感,进而推动孩子喜爱读书,最终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
姜洁(单位:河北省承德市桥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