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会计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商业信用风险与管理

  • 投稿dollar
  • 更新时间2015-09-12
  • 阅读量810次
  • 评分4
  • 45
  • 0

诸燕萍

摘要:在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信用交易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交易方式。信用交易又进一步促进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然而随之产生的信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极大地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因此,如何合理使用商业信用及管理成为了企业发展需关注的重要内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商业信用;赊销;应收账款;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一、商业信用及信用风险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在商品采购或销售过程中,因企业延期付款或预收销货款而形成的短期融资行为,它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行为。在经济交易中主要体现为商品的赊销或赊购,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应付账款、应计票据、预收账款。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短期资金的重要来源,其核心是资本运作,使其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润滑生产和流通的作用。

然而在信用交易的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由于交易双方结算的不确定性,产生了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流动性风险,即指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在到期时不能顺利从客户手中收回欠款的风险;二类是违约风险,即按照合同或契约的规定到期应当履行约定但因不能或主观意愿不想而没有履约的风险,包括客户拖欠风险、赖账风险、破产风险;三类是道德风险,是客户有还款能力,但是故意拖欠不还造成的。

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分析

1.金融体系不健全。如今,我国的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对商业信用的支持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信用规模的扩大,增加的商业信用的风险程度,制约了商业信用的发展。

2.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相关制度没有完善,使得我国企业的信用状况普遍较差,而信用状况差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增加了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品交易的活跃程度。

3.违约成本低。违约成本低是我国失信现象经常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我国法律只是规定了要诚实守信,但并未有具体的说明失信之后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措施,缺乏行之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处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很多企业在进行了综合考虑后往往都会选择失信。

(二)内部原因分析

1.企业自身对营运资金管理不当。企业的发展与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是密切相关的。营运资金周转时间的长短反映了企业资金管理的效率与经营水平的高低。一般我们用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来衡量。

我国企业的存货周转期限一般较长,即存货占用的资金较大,这对企业的资金链带来较大的压力,加大了企业商业信用的流动性风险。而我国企业的应付账款周转期一般较短。期限过短会加大企业到期还款压力,使企业对于现金的需求量增大,再结合存货周转期长的影响,商业信用销售和融资的风险会更大。

2.客户选择存在问题。企业在增加销售、扩大市场份额的时候,没有对客户以往的交易信用情况进行考察,将一些信用状况差的企业也纳入销售范围,这会导致未来时点应收账款无法顺利回收的困境。盲目的赊销虽然在报表上体现为收入利润的大量增加,但更深层次的影响了其盈利质量,并最终危害企业自身。

3.交易合同签订有缺陷。企业与客户在签订交易合同时存在信息的极大不对称,这会影响企业的决策,也会对日后坏账产生造成隐患。而且企业在赊销合同的订立上往往缺少对于还款日期、结算方式、担保等相关条款的约定,降低了合同的约束力,增加了信用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三、信用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一)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1.设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信用销售所需具备的最低条件。企业应该依照风险和收益相对应的原则确定客户是否符合信用销售的资格,并根据其对其评估的信用风险程度确定赊销额度。

2.制定合理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就是企业对客户进行信用销售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企业提出的付款要求越严格,例如给予的信用期限越短,那么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越快,信用风险越低。但同时也降低了企业信用销售的吸引力,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客户会选择信用期限更长的企业。相反,企业的付款要求越宽松,虽然能争取到更多的客户,但同时也加大了回收的风险。因此企业应综合考虑信用的成本与收益,做出最适合自身的决策。

3.完善内部分工,落实各部门人员责任制。明确财务部门职责,由其统筹各部门有效控制坏账呆账的形成,并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与责任人的利益挂钩,以此提高收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建立标准透明的企业信用信息披露机制

1.建立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对全社会各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估与记录。授信企业通过查阅信用系统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该交易企业的信誉状况,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以规避信用风险。

2.加强全国联网的企业信用的基础建设。交易双方之所以信息不对称就是因为单个企业的能力有限,无法全面准确的了解交易对象的相关情况,而信用管理系统的建立正是利用全社会的力量,达到资源共享,对每个企业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改善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息对称度,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信用风险。

(三)建立失信惩罚机制,严厉打击企业失信行为

企业失信惩罚机制是以提高失信成本为基本出发点,将信用交易授信企业对失信企业二者之间的矛盾激化成失信者对全社会的矛盾。这种方案的前提是建立标准透明的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这一点又进一步同建立全社会的信用管理共享系统相补充。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建立媒体监督机制,对企业的失信行为进行披露报道,扩大其违约行为的后果。同时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依法设立的惩罚措施能够防止大多数商业欺诈和不良投机行为,对违约行为实行严厉处罚,进一步加大其失信成本。在失信成本逐渐增大的情况下,企业会考虑失信成本与所得收益之间的关系,若失信的成本大于所获得的收益,企业将会自发的选择守信。这种方法可以说是在根本上解决了信用风险的产生。

四、总结

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交易是不可避免的。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市场交易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信用风险。如何把握合理的“度”,为达到企业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做出最佳的选择:一是销售量最大;二是最大限度的控制信用风险,将应收账款周转期及其坏账率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之后,成为了企业以及全社会的一项长期工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周华.商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N],2003.12(4).

[2]李玲.基于博弈理论的企业商业信用风险研究.经济研究导刊[J],2011.(31).

[3]严伟,付昱昊.商业信用管理分析.经济研究[J].2007.12.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