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会计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3-02-02
  • 阅读量39次
  • 评分0

摘    要: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逐渐向多元化、市场化发展。从高校体制改革与教育创新突破到学分制推广应用,高校自身发展优势逐渐凸显。教育成本核算作为高校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十分关键。通过研究发现,当下在学分制框架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对学分制下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进行分析,并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学分制;教育成本;高校教育;成本核算;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摇篮,其自身运行及效益保障对日后运行十分关键。结合学分制对高校教育的成本核算、管理进行系统剖析至关重要,但是有关学分制改革后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管理等方面的文献研究并不多。基于该问题现状,就要求实行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因此,本次研究对学分制下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学分制内涵及影响概括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逐渐完善,学生核心素质培养已成为重点方向。从高校学生就业及职业规划设计来看,强化个性化、素质化教育及学习模式,是现阶段我国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从教学管理机制上分析,学分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需求性,符合个性化学习及素质教育培养要求。学分制是指通过选课形式,将学分计量、学分成绩作为日后学生毕业或取得学位的参照标准。相对于传统学年模式有着较大突破性,优化了以往传统学年模式的诸多弊端,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当下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已经在我国各地高校逐渐推广应用。[1]同时,在收费标准方面也以学分制为基准,按照单位学分实际情况与要求进行收费标准划定。这种连锁反应必定会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造成影响,成本核算方式也要随其进行改动。


由于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及管理体制影响,新时代下高校各项体制改革中必然会出现种种困难阻碍。如成本核算与会计管理二者并无实质性冲突,但通过学分制收费标准的划定,必然在会计管理中要充分考虑高校成本核算问题。高校在日常运行及发展壮大中要与时俱进,在设备、环境、资料、师资、职工、后勤、管理等方面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在建设中要投入大量人力,这些都是较大成本问题。强化与增强高校成本管理是降低教育资源的过度消耗,提高资源重新利用及再生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促进高校效益及教学目标达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学分制全力推行与创新改革的当下,应从其内涵意义出发,结合高校成本核算主旨,进行相继工作开展,确保高校可持续发展与培养优秀人才。


二、学分制框架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对象及组成项目

(一)教育成本核算对象

高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应该明确成本核算对象。教育成本核算对象是指教育资源消耗的载体,也即核算什么的成本。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高校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其产品就是教育服务。因此,教育成本核算对象应是教育服务,是核算教育服务的成本。在学分制框架下,高校向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学院(系)的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是不同质的,因而应按照不同标准对在校学生进行分类,以形成具体的多层次、多维度核算对象。


(二)教育成本组成项目

高校是庞大且系统的运行体系,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在具体成本运作及操作中会涉及诸多问题。由于高校特殊属性及运行机制,其成本组成项目也相对较为复杂,支出方向与形式也极为特殊。从教育教学层面来讲,高校成本支出主要以保障教学为主,以促进优化教学为辅,主要包括师资成本支出、实验成本支出、设备成本支出、后勤成本支出、环境成本支出、基建成本支出等。从高校发展及运行层面分析,主要包括附属单位成本支出,如附属学校支出、校办工厂(企业)支出、校办培训机构支出、门面房水电费支出等,还有退休或伤病人员补贴支出、教职员工福利及津贴支出、设备设施维修支出等。这些成本组成项目根据不同高校而定,当然会有部分项目支出不在统计之列(如附属单位与学生培养无关的成本)。[2]


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要点分析

(一)明确成本核算方向及设置

从学分制角度出发,成本核算过程中必然会对收费对象进行分析。学分制改革后将个性化学习、选课教学管理形式进行具体体现,从时间、环境、课程及资源上都与传统教学管理形式不同,间接导致高校教育成本也呈现明显变化,成本核算就要进行重新调整。因此,对成本核算方向进行明确规划至关重要。成本核算方向应以学分制教学管理保障为主,综合考量教学质量、学习满足等,强化收费对象的学历层次与对应成本投入,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后期成本核算工作开展打下基础。同时,在成本核算设置中也应以教育成本、教学费用为主,将成本与费用进行有机融合,设置教育成本、教学费用账户,并按照该账户设置进行后继工作开展。


(二)提升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

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应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从教育成本、教学费用账户入手,将成本核算进行精细化体系构建。学分制下成本核算应以学生为计算单元,通过教育成本平均分摊方式进行成本核算。在核算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这些都可能导致成本核算缺失精准度,而精细化管理能充分解决该问题。要强化项目或账户的细节分析,对相关成本数据进行认真统计,并保障统计数据的精准性。教育成本包括在培养学生中产生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往往涉及层面较多,因此一定要对其进行精度计算、认真核对,不能有半点错误。同时,教学费用是实际教学中产生的间接费用,一般指辅助性教学支出,如实验材料、设备费用、教学基础设施费用、计算机软硬件升级维修费用等。在对该费用核算时应与教育成本进行分离,以单独账号设置形式为主,提高统计数据的精准性。对各种费用消耗问题进行分析,细化各设备、实验及相关费用数额,一定要在合理控制范围内,如核算中发现教学费用超标,一定要强化相关成本管理工作。


(三)提升成本核算人员专业素养

学分制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重点应从人的问题入手,将人的问题解决好,对提升核算效率及质量会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学分制教育机制主要以“必修课+选修课”形式为主,在该模式下教育教学资源会发生一定变化,对教育成本造成影响是必然的。而在该过程中以提升成本核算人员自身专业素养,将核算工作进行深化才是最好解决方案。因此,应从思想、技术、设备等方面全面提升核算人员专业素养。[3]


第一,要转变核算人员思想观念,从学分制内涵及意义传达入手,让核算人员迅速掌握学分制内涵及意义所在,转变传统教育成本核算理念,提升学分制成本核算观念,将教育资源及成本计算以收费对象和学历层次为标准。


第二,要提升核算人员成本核算技能,在短时期完成技能培训,优化各种会计工具与操作应用,对教育成本计算、费用核对等进行专业性培训。


四、优化学分制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具体措施

(一)完善相关研究及分配依据

虽然当下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从传统教育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教育体系。但从教育机制及理念等方面来看依然较为滞后,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依然存在差距。以教育成本为例,我国当下尚没有一套完善且科学的研究理论体现教育成本内容,在相关工作及执行当中依然处在摸索阶段,对教育成本概念及应用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这样就导致学分制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开展的局限性。[4]因此,从长远发展角度分析,当下首要应完善关于教育成本理念及内容研究,将实施推行、功能发挥、效率提升等工作贯彻执行,而不是单一的理论学术研究。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找一种科学方法优化高校教育成本、降低教育资源的过度消耗。所以,理论结合实践等研究工作依然有待加强。


另外,从学分制下高校教育成本分配依据方面分析,如何在核算中对成本数据进行分配依然是主要难题之一。教育成本的特殊性决定其与企业成本之间的差异化,即教育成本主要以人为主,而企业成本则以产品、商品为主。因此,在教育成本分配中应综合对相关问题进行考虑,如以会计学为基础,联系到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学生性格及职业方向等,通过综合测评及全面分析等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成本数据分配且精准核算。[5]


(二)提高决策者成本观念意识

从高校发展及教育成本优化角度分析,当下高校决策者普遍缺乏成本意识,导致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严重的片面性、形式化。我国高校受传统体制及观念影响,在成本方法及控制创新方面发展较慢,在其预算与收入、支出管控中主要以结余留用、量入为出、核定收支、超支不补、定额拨款等方针为主。这种传统模式导致决策者、管理者不必过度考虑高校盈亏问题及效益问题等。同时,从高校决策者、管理者等层面分析,其主要为带动高校教育及教学方面的建设者偏多,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需对该局面进行改变,全面提升决策者、管理者对学分制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


第一,决策者必须转变思维,将市场理念与规律发展引入到当下高校建设中去。结合自身高校实际现状与发展方向,制订优化成本计划,将教育成本核算工作、优化控制工作、资源利用及降低消耗工作等进行有机融合,并将具体工作提升到工作日程中去,加强贯彻执行与监督。


第二,提升成本忧患意识。结合学分制实际内涵,将高校成本管理、控制、核算等工作进行科学细分,尽量摆脱国家政府层面主导束缚,发挥自身内部市场化优势,将教育成本核算进行市场化推进。必须以保障教学、完善基础、提升优化、获取盈利为标准,全面践行新时期高校体系建设。[6]


(三)从业务岗位入手全面提升优化

从当下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会计管理等方面调查分析,高校财务支出与经费拨款依然以上级主管机构(如教育厅)为主,学校高层领导具有对经费的拨动权力,而弱化财务部门及会计机构功能。基于此,结合学分制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优化目的,应对其局面进行改变。


第一,适度放权,提升高校财务部门、会计机构的功能发挥。财务部门应根据高校教育成本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精准核算,将学生在教育成本设计中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明确,以个体学生为单元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将具体经费支出与资源配置进行重新划分,这样才能起到最终核算任务目的。


第二,明确岗位职责,择优上岗。目前,高校财务会计人员有相当部分并不具备专业财务及会计基础,在摸索学习中进行工作开展。但从当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优化推进要求下,这种非专业岗位工作极不适合发展要求。因此,应对其进行改革创新,以基础财务会计专业为主,必须持证上岗、考核上岗,对非专业人员进行岗位清理。将传统人事任用中的形式化、关系化进行消除,将财务会计一线工作的重要性进行诠释,全面优化教育成本核算质量及效率提升。


(四)构建信息化、数字化会计体系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一项较为复杂且涉及专业偏多的工作,从硬件、软件层面分析,其设备、方法、技术等依然有待加强。虽然高校已经普及会计电算化,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传统会计电算化已经无法满足复杂的教育成本核算。教育成本核算涉及因素及问题颇多,例如:财务实时监控、成本精度核算、预算实施管理等,这些都需要较多的数据信息支撑。因此,对会计体系进行升级创新势在必行。


第一,全面构建会计信息化建设。将传统会计电算化模式进行更新,结合高校成本控制及核算要求,对相关会计工具、软件及硬件设备等进行快速升级,以提升成本核算、数据分析质量。引入大平台数据分析系统,将相关教育成本因素及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如学生特征、选修课程、实验设备、考核成绩等。将教育成本进行单元细化体现,这样才能发挥其主要作用。


第二,强化成本管理及核算的时效性。教育成本管理及核算相对较为复杂,学分制改革后在课程、专业及教育资源上都会出现明显变动。所以,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对各种成本数据进行监测。可采用大数据技术、先进会计工具等,对整个教育成本数据变化进行跟踪。


五、未来学分制下教育成本设计规划

随着我国对教育成本研究的日益深入,未来学分制将成为高校主流教学管理机制,理论与实践应用必将接轨。现对我国学分制下高校未来教育成本设计规划等进行以下分析。


第一,从教育资源利用角度入手,成本在于控制而不是投入。投入的目的在于从战略上起到增益效果,不然投入属于盲目、失误。教育成本作为培养学生的投入经费,其本身就具有一定意义。单从成本本身来讲,提升资源利用是对成本的最好控制方法。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对成本进行精准核算,对其转变应用也非常关键。教育资源与教育成本紧密关联。以学分制为例,对教育成本进行设计,以学生需求为主、以保障学业为核心,将培养过程中的所需资源也纳入其成本范畴中去,这样资源与成本就可进行互相转化。[7]如通过对老旧实验室进行改善,使之成为信息化、智能化实验机构。对老旧实验室资源的再生利用可有效降低重建成本投入。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资源利用是最为有效的教育成本控制手段。


第二,降低过度消耗。在未来学分制下高校教育成本设计规划中,降低过度消耗是其必然工作任务。随着高校改革不断深化,高校自身“造血”及盈利能力已经成为政府及教育部门考核重点。单一靠政府及教育部门扶持的时代已经过去,市场化运行及发展逐渐成为未来高校主要战略调整方向。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变相来讲也是市场化的一种体现,即学习市场化,它将“选择”“自由”等进行了诠释。如选修课程、自由学习、分数考核等,这些都是变相的市场竞争模式。所以,在教育成本设计规划中以学分制为发展方向,对其相对资源消耗进行降低也是未来高校首要任务。从资源利用、消耗降低方面全面提升教育成本利用,将更多先进教育理念及管理方法进行呈现,将人才培养作为高校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从内部成本控制方面迅速提升高校效益。[8]


六、结束语

通过对学分制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明确成本核算方向及设置、提升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提升成本核算人员专业素养、完善相关研究及分配依据、提高决策者成本观念意识、从业务岗位入手全面提升优化、构建信息化数字化会计体系、有效利用教育资源、降低过度消耗等。学分制作为当下高校教学管理机制,已在高校中推广实施。本文通过对教育成本核算方法、管理模式等进行简单介绍,从不同方面及角度对学分制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要点、管理措施等进行论述,以期为高校全面发展与成本控制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丰伟.学分制背景下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20(33):123-124.

[2] 赵汝奎.新政府会计准则下高校教育成本的精细化核算:以某医学院为例[J].财会学习,2020(2):244-245.

[3] 王湉.作业成本法在A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9.

[4] 詹国华,孙嘉星,董明纲.基于创新学分制的高校教育管理方式创新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4-96.

[5] 李晓静,汪然,李月朋.高校留学生教育成本双层核算模式及实例分析[J].会计之友,2020(1):112-118.

[6] 闵令啸.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教育成本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吉林市:东北电力大学,2020.

[7] 杨欢.政府会计制度下作业成本法在省属高校生人均培养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0(9):90-91.

[8] 谢娟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研究[J].会计师,2020(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