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文言文使动和意动用法初探

  • 投稿吴寒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1001次
  • 评分4
  • 79
  • 0

文/谢鸿春 李 锐

【摘要】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如果不了解词类活用的规律,就不能明白被活用词的含义。笔者结合现行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部分对文言文使动和意动用法做了一点初步的探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文言文;使动;意动;用法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情况,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如果我们不了解词类活用的规律,就不能明白被活用词的含义,阅读文言文就会感到非常吃力。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词类活用现象里的重要类型,也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故笔者结合现行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部分的文言文对使动和意动用法做一点初步的探究。

一、使动用法

什么是文言文的使动用法呢?它是指文言句子的主语并不是动作的施行者,而是使句子的宾语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具有“使宾语怎么样或做什么”的意思。它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谓+宾=“使”+宾+动

如必修一的《鸿门宴》中有“项伯杀人,臣活之”。句子中的谓语“活”,并不是说主语“臣”(张良)本人活,而是说他使宾语“之”(项伯)活了下来。

存在使动用法的句子的谓语一般本来就是动词,有的则是活用作动词的形容词或名词。下面,笔者就按句子谓语的词性对使动用法进行分类讨论:

1.动词作谓语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谓语本来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最为常见。这种使动用法其实有规律可循,即其谓语一般由不及物动词充当。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必修一《鸿门宴》)

舞幽壑之潜蛟(必修二《赤壁赋》)

外连衡而斗诸侯(必修三《过秦论》)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必修四《苏武传》)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必修五《滕王阁序》)

“亡”、“从”、“舞”、“斗”、“归”、“窜”本来都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但在这六个句子中全都带上了宾语,宾语分别有“郑”、“骑”(人和马)、“蛟”、“诸侯”、“汉使”、“梁鸿”,它们的意思就是“使宾语亡、从、舞、斗、归、窜”,而不是主语本身“亡、从、舞、斗、归、窜”。

因此可以这样说,当不及物动词的后面带有宾语时,这个动词就存在词类活用现象,且很大可能是使动用法。

但还需注意,有时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不带宾语,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也可能属于使动用法。如:

臣具以表闻(必修五《陈情表》)

这个“闻”也是不及物动词,它后面虽然没有带宾语,但它也是“使……听到”的意思。

2.形容词作谓语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谓语也常由形容词充当,其有时也用作使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动词的使动用法有所不同,形容词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它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时,形容词也带了宾语。如: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必修三《劝学》)

会盟而谋弱秦(必修三《过秦论》)

臣诸完璧归赵(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

何久自苦如此(必修四《苏武传》)

“利”是“使……快”,“弱”是“使……削弱”,“完”是“使……完好无缺”,“苦”是“使……受苦”的意思。“利、弱、完、苦”这些形容词用作使动以后,都充当句子的谓语,并带上了宾语“足、秦、璧、自”。

3.名词作谓语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谓语也有由名词充当的,其在少数情况下也可用作使动。名词用作使动,其后面也带上了宾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必修一《鸿门宴》)

上句中“王”是名词用作使动,意思是“使……成为王”。

如果一个句子的谓语不是动词而用名词,这个名词后面还带有别的名词或代词,它们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一般的动宾关系,这时就可以考虑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并且可能是使动用法。

二、意动用法

什么是文言文的意动用法呢?它是指文言句子的谓语对于宾语含有“认为或觉得它怎么样”的意思。当然,这种看法是主观的,与客观不一定一致。它也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谓+宾=以+宾+为+……

它可以翻译成“以……为……”,“认为……是”或“把……当作……”。

如必修一的《荆轲刺秦王》中有“太子迟之”。它的意思是燕太子认为“之”(荆轲)行动迟缓。存在意动用法的句子的谓语一般由形容词或名词充当,并带有宾语。

1.名词作谓语的意动用法

这种意动用法,是指把宾语看成或当成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它是一种主观看法。如:

越国以鄙远(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侣鱼虾而友麋鹿(必修二《赤壁赋》)

吾从而师之(必修三《师说》)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

襟三江而带五湖(必修五《滕王阁序》)

“鄙”是“把……当作边境”,“侣”和“友”是“以……为侣”、“以……为友”,“师”是“以……为师”,“先”和“后”是“以……为先”、“以……为后”,“襟”和“带”是“以……为襟”、“以……为带”的意思。

2.形容词作谓语的意动用法

这种意动用法,是指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但事实上不一定具有这个性质或状态。如:

且庸人尚羞之(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

单于壮其节(必修四《苏武传》)

“羞”是“以……为羞”,“壮”是“以……为壮”的意思。

意动用法表示的是“认为”的意义,使动用法表示的是“使令”的意义,因此二者存在明显不同。意动用法和表示一般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也区别明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学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只要熟悉其常见的类型,多去总结同一类型的例句的共同点,就容易发现和掌握其规律,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作者单位: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