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金岳霖先生》教学实录

  • 投稿种草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63次
  • 评分4
  • 52
  • 0

龙燕

一、整体感知,示例从细节入手

师:作者是如何做到让行文的脉络比较清晰的呢?第2段的一句话,大家画下来:“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作者是先从所写人的样貌入手来写的,而其他段的段首也有类似的表达,找一找,找到的同学来读一读。

(有5位学生找出第3、4、9、10、12、13段核心句。)

师:同学们画下来,从这些段的段首,我们会读出作者的行文脉络。比如先从样貌写起,而后写到他的品行,这就是一个行文的脉络。

文题是“金岳霖先生”,如果让你根据初读对金先生这个人物形象的感知,添加一个修饰语,来表达金先生留给你最深的印象,你会添什么?

(学生给出“性情温和的”“有趣的”“热爱生活的”“平易近人的”“为人天真”等词语。)

师:老师比较关注“为人天真”。“天真”通常形容的是小孩。“天真”这个词,一般在突出孩子什么特点?

(二生回答“比较喜欢玩耍”“顽皮”。)

师:喜欢玩耍和顽皮,能不能用来形容金先生呢?同学们都带词典了,查一查“天真”是不是爱游戏,是不是简单、幼稚?

生: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虚伪;头脑简单,容易被假象迷惑。

师:大家对这个词的意思更倾向于哪个解释?各抒己见。

生:我选前一个,因为文中说他为人天真。

师:为人率真,他取了这个解释,好。这个同学在摇头,你摇头的原因?

生:“天真”不如说表现金先生为人处世时比较没有掩饰,所以我认为“天真”这个词不是很好。

师:我觉得他的理解特别好,他读出了金先生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毫不掩饰,完全真实地流露自己的情感。那和天真有没有关系?和哪个有关系?

生:没有做作和虚伪,也就是毫无掩饰。

二、明确主要任务,逐段分析细节

师:初读文章就能够说出金先生留给我们的鲜明印象。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为人的天真,以及同学们说得有趣等等,也一定在作品的细节中彰显出魅力。这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从字里行间仔细品读金先生的形象。

第6段,有学生问金先生为什么要搞逻辑,问者认为逻辑学枯燥无味,金先生的回答却是“我觉得它很好玩儿”。“好玩儿”为什么值得关注呢?

生:在这里“好玩儿”表现出金先生对逻辑学理解很独特。

生:看出他很真诚。

师:很真诚,这句话是金先生脱口而出、不假思索的,完全不是端着架子给学生讲学术道理,也不是我说服你,让你一定要觉得我讲的逻辑学课很有意思。请大家直接读金先生的回答。“您为什么要搞逻辑啊?”

生(齐读):“我觉得它很好玩儿。”

师:你关注的是哪个细节?

生:第9段倒数第三行。(读原文)这可以看出他上课时作为老师的幽默。

师:你最关注的词语是什么呢?

生:“得意”“捏”“甚为”“伸”“捉”“看”。

师:文中写身材高大的金先生,手里捏着一只小跳蚤;眼睛不好的金先生,捏在手里还要看看;正在讲课的金先生,手里捏着跳蚤,甚为得意。很有意思的形象,怎么评价?

生:率真。他没有架子,很平常地和人交流。

师:“很平常”也许是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我”不顾忌此时“我”是个教授,被请来给爱好文学的同学讲课,而是基于我们就是聊一聊学问,“我”把“我”的观点交流给你,你可以质疑,在这过程中我是轻松的,我是自在的。

好,一起来读这一段,仔细体会这一系列的动词,包括“甚为得意”,争取能够读出当时的情趣。

(学生齐读)

师:我们试着把“看看”读慢一点。

(学生齐读)

师:下面接着写了一个细节,第5段。

(学生齐读)

师:林国达死了,你读出金先生的伤心了吗?只有短短的一句,这段里还有哪个细节能从中看出他心中真诚的伤心和难过?

生(齐答):“一直没有笑容。”

师:话语是简单的,但内心的情感是很复杂的,很不幸的,不愿意再提起这个事情的经过,在课堂上也不便于交流,可是这样的学生早逝带给金先生内心的触动是很大的。《论语》中说孔子“是日哭,则不歌”。中国古人是这样的,今天也一样,我们在金先生的身上看到了这样深沉的情感。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段。

(学生齐读)

师:这些是他为人师的一面,在这一部分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细节吗?

生:第7段,问王浩。可以看出来金先生在讲课时和他的学生能够平等对话,一起探讨问题,不像是老师教导学生,倒像是两个朋友一样。

师:林国达多年之后,回想起自己在西南联大求学的岁月,也有这样的感慨,说“我在那一段时间不仅和金先生学了逻辑学,学了哲学,更主要的是,在那段时间我在情感上有所依托”。金先生给他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我们都是这样在班里上课,如果老师讲着,讲着,变成了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可以吗?那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细节呢?

生:学这门课的人很少,教室里只有几个人,学生里最突出的是王浩,所以金先生上课就经常和王浩探讨,这个课就成了他们两个人的对话。

师:其实这依然是他率真的表现。他这样真诚地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欣赏,并且努力培养王浩,王浩接下来发展得如何?文中有没有交代?怎么写的?

生:成为国际知名的学者。

师: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的他。后面的同学说一下。

生:第10段,通过描写他与鸡同食、和小朋友们一起比水果,可以看出他虽然为人师长,但不拘禁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十分率真,十分热爱生活。

生:金先生无儿无女,是一个单身汉。

师:金先生无儿无女,是单身汉,是鳏夫,但他依然自得其乐。把自得其乐的词画下来。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

(学生齐读)

师:鳏,字典注释为无妻的或丧妻的男人,那金岳霖先生是属于无妻的还是丧妻的?

生(齐答):无妻。

师:为什么他无妻?

生:他很倾慕林徽因的谈吐和才华,他们两个是纯友谊。第11段中,金先生有一年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金先生宣布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了解一下文章的背景,这时候林徽因其实已经过世了,但他仍然记得这一天是林徽因的生日,表现了他非常珍惜他们两个人的友情,而且这友情很深厚。

师:在林徽因死后,他依然要用请客吃饭的方式来为她庆祝生日,表达怀念。这位女同学有一句话非常经典,说他们两个是纯友谊,你为什么要强调这句话?说是心里仰慕,你特别欣赏金先生能用这种真挚的方式,来仰慕身边的这位有才学的女性,窈窕淑女。其实不仅仅是友谊,金先生是因为对林徽因由衷的爱慕而终身不娶的。林徽因是一位才女,也是一位美女,特别有魅力,她在建筑学、哲学、文学、历史学各个领域都有才子朋友,当他们争执不休的时候,林徽因以她卓越的谈吐和才学能够让大家心悦诚服。因而,金先生钟情于她。金先生晚年,有出版商来找他,想要给林徽因出版一个集子,想请他写序。金先生说,我不能写,因为我和她之间的话,就要原原本本地都对她说。对她不能说的,我也不愿意对别人说。出版商临走,金先生还索要出版商拿给他看的一张林徽因的照片。能够钟情至此的一个人,性情纯真至此的一个人,确实是很有魅力的。

第12段所写的生活细节,是唯一不在西南联大时期的(教师朗读)。这里用到了一个“有趣”,大家觉得这个和前面的“有趣”意思是不是一样?再好好地品读这个段落,如果老师让你把“有趣”替换成其他的词语,你会换成什么?

生:好玩儿。他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也不和人交谈,很好玩儿。

师:80岁的哲学界的泰斗,如果你来为他设计接触社会的方式,你会想到什么?你让他用何种方式来接触社会?

生:去茶馆聊天。因为茶馆的人比较复杂,互相谈一谈,互相交流一下。

生:去买菜。菜市场里面的人特别多,都是平民百姓。

师:如果在今天让他接触社会,你为他设计一下该怎么做。

生:以金先生的身份应该和一些教授,或者和他的学生在一起,说一说学术界的问题。

师:好,也许让他多去指点后辈,更能够让这样有才学、有人格魅力的长者,更有意义地接触社会。当时的社会环境他只能深居简出,而要让他接触社会,就坐在平板三轮车上逛逛风景吧。我想象这样的镜头真的很有趣。

生:我觉得他有点奇怪,因为他都已经80岁了,他坐在车上还东张西望,很奇怪,别人会以为,这个人在干嘛,不会理解他到底是在看什么东西。

师:一位如此有才学的人,以这种奇怪的方式接触社会,是对当时的一种讽刺。也正因为他的这一份不受外界干扰的真挚的性情,才使他在特殊的年代,以不变来应万变。

生:我觉得这当中有一种无奈,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大哲学家被逼得只能“深居简出”,表达的是作者的一种无奈。

师:有很多人评价金岳霖,说金先生身上有着魏晋名士特点,也许有的人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他们从身上抓住虱子、跳蚤的举动,和文中的金岳霖很相像。但是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发现,其实彼此并不是某一件事情的巧合,而是金岳霖整个为人的真性情,为人的真率,毫不掩饰自己内心世界的这种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他身上的某种名士风流。其实又何止是金岳霖呢?这种真性情,尤其是对真性情的坚守,是中国自古以来任何一个时代文人都有的普遍形象,汪曾祺他们身上也有这样的体现,大家课后再去了解。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对金先生身上的这一份天真的感受吧。

师:除了刚才的分析内容之外,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点写人的方法。下面结合现在的写作,来说一说你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怎么才能把一个人写好?

生:要从细节之处描写。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130012)

这是龙燕老师获得吉林省初中语文教学新秀之后,在长春市上的一节展示课。本课文系长春版义务教育国标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课(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也收录此文)。龙老师是借班上课,课前学生有较充分的预习。

从一般观摩课、展示课的角度评价,这无疑是一节成功的课,龙老师也是在应试大行其道的当下肯于上并不怎么应试课的优秀教师。我以为,这节课值得肯定的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细节分析多有创见

课堂实录一万多字,限于篇幅剪裁处理后保留不到四千字,不能看到原貌,即便如此也能看出龙老师在细节分析上用的功夫,所以说这节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之细节”分析。这里说细节分析多有创见,侧重指向以宣读或转述教参的观点“用别人的话说别人的事儿”这种教师主体不在场的现状;也侧重指向以先讲解如何解读文本的知识,然后让学生马上“学以致用”的现状。我最为看好的,就是龙老师用生活的话语引导学生剖析文本,努力为学生创设设身处地的情境以走进文本。支撑她这样做的观念,应该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先拥知识,在学生不具备与文本相关的先拥知识的情况下,则努力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资源,以期对文本的解读形成碰撞,从而建构新的意义。可以肯定,龙老师深谙初中语文教学不是以提前培养大学中文系预备生为目标的道理,知晓生活经历与语文学习的关系,所以她分析细节总是把学生引向生活,用生活感悟去解读文本的语言与内蕴。

二、教学基于学生如何学习

我在同青年教师交流的时候经常被问及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提高阅读的分数”……大多属于应试技巧方面的问题,从这些提问中可以断定,提问者认可的是基于教师如何教的教学,而不是基于学生如何学的教学。龙老师则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多次让学生当堂查字典解决问题,多次引导学生圈点关键词、关键句,多次示范如何生活化地分析文本中的细节,等等,都是基于学生如何学的教学,可以推断她教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可以不教。在这些“手把手”教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有的属于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方面,比如查字典、圈点关键词句;有的属于学习方法指导方面,比如多次引导学生齐读关键句、试着把“看看”读慢一点,“我觉得好玩儿”的逻辑重音比较;多次使用替换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教学生读书的方法、分析的方法。阅读教学从关键词语入手,可谓文本解读的不二法门。这样的学法指导充分融合师生互动,有一位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下读出金岳霖坐着板车去王府井“接触社会”这一举动中无奈的感情,这都是龙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可贵之处。

三、教学环节之间逻辑性强

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缺乏逻辑性的问题,比如教学目标的设定难以测量,导致无论怎样教学都将是没有效果。具体地说,学习一首七言绝句,教学目标竟然是通过学习这首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等,而审美能力要是通过一首诗就能提高,语文学科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很具体,就是分析细节,而整堂课都是围绕细节分析进行,结尾也是落实在细节分析对写作的帮助上,可谓首尾圆合。此其一。

教学环节、步骤明晰,先是整体感知课文,由教师示范如何分析细节,后是师生互动具体分析课文的细节。此其二。

问题之间衔接紧密,可谓环环相扣。此其三。

在我的“语文野狐禅”里一向认为课堂教学无异于行为艺术,成败优缺相伴而现场难以更改。况且“语文”一词至今也还只是个普通名词,大家见仁见智。怀着不同的语文之道,对同一堂课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以此心态提出几点商榷,仍然属于我个人的“野狐禅”,具体说也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失之细碎

前面提及本课的一大优点是“得之细节”,与此相对的不足便是“失之细碎”。在剪裁本课实录的过程中.我反复阅读、仔细挑选。龙老师几乎逐段分析细节,差不多是平均用力,繁简失当,给我的印象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细碎到“血肉模糊”的程度,已难辨文本细节的本来面目。这个典型的教学行为或环节的背后显示出来的不是这个环节本身,而是关乎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关乎教师对语文之道的体悟。可谓其“病”在表,其“根”在里。

二、游离或超越文本

游离或超越文本的现象目前也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这同样涉及对语文之道的体认,或许可以归结为“泛人文化”的流弊。

游离或超越文本在本课中的具体表现为:

1.过度解读。无限挖掘人物的“高大上”,比如金岳霖先生上课捉跳蚤这样不够检点的行为,教师却解读为“很平常也许是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认为这也是金先生的优点;再如学生死了那一节,教师引用《论语》中孔子“是日哭,则不歌”,进而引申说:“中国古人是这样的,今天也一样,我们在金先生的身上看到了这样深沉的情感。”这样的联系和引申就比较牵强。

2.征引失当。最明显的就是查字典解释“鳏”,为了引出金岳霖与林徽因的感情纠葛,这样的问题一则游离文本不必要,二则根本说不清楚。人家汪曾祺也不过点到为止,何必把作者这种点到为止的地方放大乃至夸大?这种征引还不如研究作者为何点到为止呢。还有引林国达的回忆,教师是在偏重对金岳霖的形象的剖析,而不是对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的剖析;要知道好玩的人写好玩的人才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别人回忆或叙写金岳霖先生与汪曾祺何干?还有征引《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实录中已删节)来解释金岳霖虽没有“幼吾幼”的经历,为何还能对“人之幼”那样友好、喜爱,引出金先生热爱生活之类的性格,等等,这样的钩沉索引也脱离文本。

3.不当设计。一方面龙老师在分析细节的时候的确能引导学生生活化剖析而不是贴标签、扣帽子,另一方面也的确存在不恰当的问题设计。比如多次让学生设计金岳霖如果不坐板车逛王府井,该如何接触社会,还用不少时间讨论学生的设计,此环节让人匪夷所思,超越学生的生活经验,也不会有令人信服的结果。

三、教师潜意识中存在“唯教材”的思维定式

导致上述缺失的原因是什么?语文教材的特点从来都是文选式的,不直接承载所谓系统的语文知识,而且教材都是所谓专家编的,所以凡是选进教材的就一定都是好的;凡是课文中写的正面人物就都应该是完美高大的,自然要挖掘其深刻的内涵意蕴,自然要提升到某种哲理的高度。于是,教师选择了对教材的仰视,不敢平视甚至俯视教材,结果自然就是求证教材文本中正面人物的“高大上”,反面人物的“矮小下”了。这样的思维定式导致教师的教学要证明的,就是不需要证明就先确定的那些“正能量”的存在,从而违背了文本自身的逻辑。这种思维定式无疑是一代人的遭遇或悲哀,我们都被洗过脑,我们都或多或少残留这种思维定式。

在现场听完龙老师这节课后,我就把她请到我办公室,与我工作室的几位青年教师一起谈了对这节课的看法。当时我们主要是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展开的讨论,因此这里的建议龙燕老师大体上都清楚,即使这样,我仍然强调这仅是我个人的“野狐禅”,仅仅是提出未必正确的建议和意见。

总体上说,“诊治”这些“病症”并不容易,此症非龙燕老师独有,带有普遍性;我曾经片面地称之为“杨朔散文式的”思维定式。克服这种缺陷,就要不唯教材、不唯名家、不唯权威,要从文本的本然出发而不是外加上什么东西。教材是个例子,大多数是好例子,好例子中也有不够好的东西。说穿了还是对语文之道的体悟,限于篇幅对语文之道不能展开论述。既然治“本”不可一剂完成,只好就治“标”略陈陋见。

具体说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学目标环节调整

将“这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从字里行间仔细品读金先生的形象”调整为“学习汪曾祺是怎样用细节写金岳霖的”,不要纠缠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以及别人眼中的金岳霖有什么特点。别人如何评价金岳霖与汪曾祺的这篇文章无关,但可以引导学生看汪曾祺如何写其他人,而不是别人如何写金岳霖。

二、细节分析环节“瘦身”

细节分析要有度。深度比“宽”度好(“宽”度这里指横向平铺,只是在量上叠加而不增“质”)。细节分析要有详略。即便细节描写的分析很必要,也应该有详略,不可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教师示范分析后,着重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一两个最有代表性的,给学生留下学以致用的余地,有的点到为止即可,保留一部分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不是什么都说白了、说开了才叫深透。

三、游离或超越文本环节删除

如果龙老师认可的话,可否将上述脱离或超越文本的环节删掉,使得目标环节调整之后,细节分析瘦身之后,教学目标得以落实,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以上陋见当否,恳请同人批评、研讨,我愿意做这样的靶子。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编号zc11184]“语文学习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吉林省教育学院 1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