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中语文发散式教学初探

  • 投稿老猪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95次
  • 评分4
  • 70
  • 0

孙建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是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检测的方式。江苏省近两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变化很大,同以前的高考试题相比,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俗话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教师必须分析高考、研究高考、适应高考,只有这样教学工作才能改进并取得成功。笔者在教学中推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发散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在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深挖教材,以课文为基点,进行发散式教读导练的方法。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的知识点和训练点进行具有一定意图性的反射、肢解、扩展、迁移等发散处理,从而使教读符合能力层级的要求。

笔者在高中语文近两个循环的教学中,一直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下面笔者谈谈具体的操作原则:

一、要抓住课文这个基点

有些教师认为高考试题变幻莫测,难以把握,且取材于课外,课文根本无用,因此淡化了课文的作用,产生“教材疲软”的现象;教学也因此违背了课标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变成一种完成任务式的空泛教读。这种想法和做法是毫无道理、极其悖谬的。当你欣欣然为之四顾之际,或昏昏然无所适从之时,可曾想到你的教学工作已经陷入了可怕的误区。课文绝对放弃不得,它不是没有用,关键是看你会不会用,知不知道怎么去用。高考命题的出发点一直很明确,“试题不直接从课文中取材,但每道题都带有课文的影子。”那么这个“影子”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课文这个基点,通过勾联扩展、深化迁移得到的东西,是一种升华了的知识结晶和能力体现。如果把课文看作一株朴素的花枝,那么鲜活的花朵和绿叶是要靠教师自觉地描绘出来的。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难了。要靠教师刻苦钻研、认真分析、热情投入,研读课标和《考试说明》,仔细玩味前两年的高考试题。

笔者说课文放弃不得,绝非泥沙俱下,而是对课文基点仔细分析和推敲之后,采取勾联扩展、肢解、延伸等发散式处理,该细的不惜解剖麻雀,该粗的只需一表而过。

二、要重新设计教学重点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过硬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对课文仔细研究,对考纲认真参悟,大胆取舍,重新设计教学重点。把课文作为深化迁移的支点,把课堂作为五大层级的训练基地,使教学同高考紧密接轨,从而增强语文学科的可操作性。

教材所选的课文,一般说来都是典型的精粹篇章,并且每篇的知识角度和语言特色也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处理教学重点和训练目标,进行发散式教读导引,具体突出以下几点:

(一)以字词训练为主。

1.易误字的读音;2.易混字的字形;3.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4.词语在语境中的辩析;等等。

(二)抽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通过假推式发散处理,强化能力训练。

1.重要标点符号的使用原则;2.病句类型及判别规律;3.结构复杂的长句分析;4.语境和修辞。

(三)以知识的归纳和整理为主。

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识记和理解属于五个层级中的基本层级。但从阅卷的反馈情况看,这两个层级所属考题的得分率很低。这表明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知识点和训练点的归纳和整理,因此我们应善于对课文中分散的点加以梳理,以便于掌握。

1.语法和修辞方面;2.文学、文化常识方面;3.古诗文及名句的默写;4.文言文阅读基础:(1)常见的重要实虚词;(2)重点多义词;(3)词类活用;(4)句法特点。

(四)加强自读课训练力度。

教材的每一单元都安排了两篇自读课文,其编排意图在于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技巧。教读课固然重要,但自读课也不容忽略,绝不能放手不管,任其“自读”。教师要通过缜密思考,精心设计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发散训练和导引步骤,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读课的职能和作用。

三、要突出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语文教学的灵魂便是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这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准,也是一个人语文素质和能力水平的集中体现。语文教师要借助于课文的教读,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强化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意识,突出“应用”这项能力层级的教学。

四、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悟性

语文能力的提高较之其他学科要缓慢得多,艰难得多,这种能力的形成要靠长时期的浸润和参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循机善导、巧妙渗透,对学生施加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教会他们要用心去“悟”,使他们真正悟透那些只需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从而提高其悟性。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大概这也是语文教学所特有的一种“模糊性”吧。

(孙建 江苏省新沂市王楼中学22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