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投稿无非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63次
  • 评分4
  • 58
  • 0

杨彪年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应该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熟悉教材、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和让学生回归课堂等方面抓起。

一、教师素质是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基本原则,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良好的业务素质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语文教师要胜任教学,让学生获取知识,不仅要具备丰厚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娴熟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掌控课堂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只有认真学习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教学能力,才能全面地掌控课堂,科学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及时对学生进行调控和引导,恰当处理偶发事件,发挥语言媒体、表情感染诱导和强化内化的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满足本学科教学的需要,使自己更好地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并把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而做到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地进行语文教学,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熟悉教材是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语文教师要熟悉教材、理解教材,懂得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有价值的教学问题,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生备课意味着对自己所教学科无止境地追求。随着对本学科的钻研,具体备课则只需很短时间,并且可以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他的这些话来源于一个事例:有一次,一位知识渊博的教师上观摩课。他的课上得非常精彩,以致听课的教师听得着了迷,把原定作听课笔记的事给忘记了。课后一位教师问:“你上这节课花了多长时间来准备?”他回答道:“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仅花了15分钟。”笔者通过事例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示:教师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潜心研究教材,熟悉教材,精研细读,把教材读厚;其次要搞清楚教材要点、精神实质、把教材读薄,根据教材构思、教材结构特点、教学目标和教材重点等方面进行教学预设,合理处理教材,用好教材。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把关注点放在启发学生智力上,从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如果抛开教材,教师的教学行为就有可能陷入盲目的状态,因为教材本身也渗透着教育管理者的教育意图,吃透教材也就是吃透了教书育人的方向。因此,要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就应该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研究教材,这样可以知道学生要学什么,兴趣爱好是什么,如此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探求真理的欲望,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同时,为了能达到理想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要结合学情设计教学,根据学生基础对教材进行第二次设计,力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适合学生发展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既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又能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使之在情感、知识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营造和谐氛围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愉快的情感体验会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积极营造和谐课堂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对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有极其显著作用。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积极有效、开放互动的课堂氛围。

一要积极关注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思维。教学中,教师应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质疑问难中学,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要注重与学生情感的培养。教师积极的情感传染是点燃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火石,有助于创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教师要把情感资源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以情传情,尊重学生,平等待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在互动中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思路,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有一句豪言:“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让学生回归课堂,作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已经成为高效课堂的共识。可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不管学生的内心感受,不了解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培养了哪些能力,解决了哪些问题,也很少去考虑三维目标的完成情况,看重的只是课程的进度。这种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的做法,必须坚决纠正。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回归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尽快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带着疑问去学,为追求成功体验去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主人”才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也有胆量去对教师的问题进行质疑,才有更多的机会去自主合作探究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的实效性。

譬如,在教《曹操献刀》时,笔者放手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小组互助讨论交流探究为载体,采取学生分析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这需要教师首先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进而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文中找描写人物肖像、神态、语言等的语句,分析概括出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强化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掌握从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在正确理解了小说中曹操多元化的性格特点基础上,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要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离不开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教材的研究、和谐氛围的营造以及课堂角色的有效定位。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转换师生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本文系2014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专项课题、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对策研究》[GS(2014)GHB1338,课题研究者:杨彪年]的部分成果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校本教研机制创新与区域整体推进策略研究”[FHB130503,课题研究者:杨彪年]的部分成果。)

(杨彪年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中学 7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