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芹 明学凤
朝鲜族高中汉语教材由延边教育出版社汉语编辑室和东北朝鲜族教材研发中心共同编写。教材共五册,每册由“阅读”、“诵读积累”、“写作、口语交际”、“汉语知识”、“名著导读”五个模块构成,它与其他教材一样,也由知识系统、范文系统、作业系统和助读系统构成,其作业系统具有基础性、层递性、综合性和工具性等特点。
一、基础性
“汉语是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1]汉语课程的性质充分凸显了其基础性。人教版高中语言教材的作业系统叫“研讨与练习”,朝鲜族高中汉语教材叫“练习与研讨”,称呼的变化体现了教材定位的不同,后者强调练习,练习是实现知识和能力间转化的重要途径。与语文教材相比,汉语教材更侧重汉语基础知识的夯实和积累。在“练习与研讨”作业中,前两个题考查的都是语音、汉字和词语,体现了对汉语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理解性作业在掌握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做到融会贯通,为提高汉语基本素养打好基础。应用性作业都围绕生活实际具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某方面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汉语水平的综合发展做好了基础性准备。可见,朝鲜族高中汉语教材的作业系统致力于帮助学生获得汉语基础知识,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强调对语段语篇的理解与巩固,强调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运用词语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汉语基础。
朝鲜族高中汉语教材重视汉语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夯实,巩固型作业、积累型作业都是在强调汉语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为了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汉语基础知识,提高汉语基本素养。汉语教材坚持汉语的习得原则,以多种方式加强基础训练。以修辞为例,第一册《秋魂》第二题,先是题干对“拟人”的作用做了说明,后面紧接着四个例句。除汉语修辞拟人之外,比喻、夸张、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也都分散在四册教材中,课文中出现很多修辞后,在课后练习中相应出现,这种安排以课文内容为基础,以例子为参照,学生能够很快融入情境,体会这种修辞的审美效果。有了这种积累,在“汉语知识”中再辅以较详细的讲解,学生就会很容易掌握这种修辞手法,并能具体运用。这样的编排设计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系统的讲解固然能帮助高中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但是根据需要设置的分散的修辞更易于被高中学生所掌握和牢记,更具实效性。值得一提的是,在以汉语知识形式出现的修辞内容中,所举的例子也大都是课文中的,这种认知方式消除了学生的抵触情绪,也符合汉语课标“随课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能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并适当运用于表达交流”的规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层递性
《汉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八点教材编写建议,其中一条是教材编写应“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过渡”。朝鲜族高中汉语教材作业系统编排多元化、系列化,对基础知识、能力训练、扩展延伸进行统筹安排,充分体现了层递性。朝鲜族高中汉语教材在夯实汉语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汉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强调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汉语基本素养和汉语水平。如在现代文作业系统的练习设计上就遵循了“夯实基础”“理解分析”“拓展延伸”三级设计原则,现代文阅读部分课后练习题的第一题通常考查学生对字词的把握,第二个题目会延伸到词语、句子的理解,之后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是综合性提高题,构建了一个立体的作业系统编排模式。
我们以朝鲜族高中汉语教材写作部分为例进行考查,其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这些内容安排,基本上体现了层递性,梯度合理。
再如名著导读作业系统,第一题是对名著内容的理解,第二题往往是发散性的思考题,如“什么样的女性才是最美的?试结合这篇小说,谈谈你的看法”,第三题则多是课外拓展题,如“观看同名电影,欣赏其中精彩的对白,加深对原著的理解”(第二册《简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当然,朝鲜族高中汉语教材也有违背层递性,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如教材对口语交际这一版块编排顺序的设计。我们将其与人教版的做一比较:
《汉语课程标准》强调“要切实考虑学生的汉语基础、生活环境、文化差异和年龄特点等实际,制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口语交际阶段目标一要求学生“能耐心仔细地倾听,并借助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因此,应该把第二册中的“体态语”放到第一册中来,把朗读内容提前,辩论与讨论互换,这样会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具体实施起来也会更方便容易些。
三、综合性
“教学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过程。”朝鲜族高中汉语教材作业系统“特别注重汉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的学习和形成过程”,体现了综合性。
汉语基本素养是《汉语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大体包括“口语交际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以及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包含内容丰富,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教材中四个模块的作业系统相互穿插、相互兼容,统一为提高朝鲜族高中学生汉语水平服务。例如在现代汉语阅读作业系统的“练习与研讨”中很多题既涉及到阅读理解,同时又涉及写作、口语交际内容;既重视整体把握,又强调综合训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汉语教材重视“自主合作交际”学习方式,努力加强汉语的综合实践应用。教材多次出现“谈谈自己的看法”、“跟同学讨论交流”、“先交流后写一个片断”、“组织汉语实践活动”等题目,这些练习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互助、交流、合作中不断获得知识。
朝鲜族高中汉语教材还注意启发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思考,在理解课文思想主旨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如第二册《我的五样》:“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一定是你的真爱,请你写出你的‘五样’,然后按照顺序依次划去四样,并简要写出放弃的理由。”第三册《拿来主义》:“联系实际,全班或分组讨论:近百年来我们从外国‘拿来’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拿来?然后写成一篇短文。”这些题囊括了包括语文学科在内的各科目应当共同处理的题材范围,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跨学科性和灵活性。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必须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同时又要进行新的探索,实现了汉语教育的开放性、综合性及人文性。遗憾的是,受高考指挥棒和课程进度及重视程度的影响,多数汉语教师对这些精彩的实践探究性题目草草处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工具性
作业系统强调第二语言学习规律,体现工具性。
《汉语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课程的首要性质是工具性。”朝鲜族高中汉语教材以培养学生汉语实际应用能力为基础目标,在体列编排和内容编排上都强调遵循第二语言教学规律。
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策略性和程序性三种知识,汉语教材同样包含这些知识,并尽可能使这些知识转化为工具,为学生汉语能力的提高服务。如第二册第十六课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课后练习:“作者通过难以忘怀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来寄托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而老舍在《想北平》中则对北京的一些风俗、物产作了描写。这是许多以思乡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常用的手法。同学们可想想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特色,你有没有与他们相似的情感体验。请说出来或写下来与同学分享。”“运用比喻,以小见大地阐明抽象、深刻的道理,是本文的一个特点。举例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选修课来阐明道理的。你能不能用其他的比喻来说明这些道理?与同学交流一下。”(第二册第十六课)这样的练习题设计既有知识提示,也有操作方法。再比如在作文的设计上,有写作专题,可对特定表达方式与写作技能进行指导与训练,也有课后“练习与研讨”中的作文片断练习,两者前后呼应,整散结合,鼓励学生实际应用。
写作系统的练习,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大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如第二册《学习抒情》后的作文参考提示二:“你想过把‘青春’与‘色彩’联系起来吗?你想不想为你的青春描绘一笔与众不同的色彩?试以‘我青春的色彩’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诉说你的经历、你的志趣、你的梦想……”既对特定的表达方式与写作技能进行了指导与训练,同时又因话题新颖,学生有话可说而使得学生调动自己的真情实感与素材积累,实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汉语教材中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的写作,如报告、讲话、书信、调查报告、新闻稿等。
(此论文为吉林省基础教研课题《延边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及教学情境创设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号为JLSJY2012G286)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孙淑芹 吉林延边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133002 明学凤 高密市第二中学 2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