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礼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如今初中学生的现状却是学业过重,每天只是被动地学习,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这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很多学生只是在进行着功利性的阅读,换言之,只要是短期内与成绩挂钩的课内阅读才欣然读之,而对自己极为有益的更为广博的课外阅读却视而不见。其功利性的存在往往让学生不能尽情欣赏其中的美,匆匆的一饮而尽,只是为了记住而去读。这好比春天的花园,一枝红杏美丽芬芳,但相对于满园春色的精彩纷呈就显得相形见绌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乐于与同学交流”,“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个要求更能体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就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谈谈一些看法。
一、课外阅读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自由,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相对于课内阅读而言,课外阅读更具有自由的特点。课内阅读往往固定在一定的时间内,或早读,或自习,每次阅读的时间也颇受限制,这也打断了学生阅读的连续性和兴趣性。而课外阅读则很好地避免了这一不足,在星期天或假期里,可以任由自己徜徉在书海之中,这种精神的愉悦是无可比拟的。相对于课内阅读地点的唯一性,课外阅读则更显其自由性,沙发上、躺椅里、草地上、阳光里、不起眼的角落里、静谧的公园一角,哪儿都行,只要自己喜欢。阅读的姿态也可由自己选择:或坐、或立、或走、或躺都可以。初中学生正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龄,崇拜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自由的阅读必然会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说什么也是枉然。这种“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会大大提高他们阅读的质量,从而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二、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一枝红杏”选择的单一性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单调感,从而使其失去了吸引力,甚至于产生厌倦的心理;而“满园春色”无论在色彩的搭配,嗅觉的兼顾,花样的繁多上,都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面性,这种眼耳口鼻的享用决不是一个“好”字就能了得。对“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言也是如此。《海燕》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一首富有战斗精神的革命诗歌,极富宣传性和号召力。但如果对高尔基作品的欣赏仅限于如此的话,那么你只拥有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却错过了繁花似锦的夏天,也是对《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一种蔑视。所以学生在课外阅读时面对着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惊叹之情会油然而生,这必然会促使学生精心挑选,然后用心去欣赏它,从而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一枝红杏”固然美丽,但相对于五彩缤纷的“满园春色”,相信会更能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从而促使其能力的发展。
三、课外阅读能促使学生自我反思,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不断增加,他们能更加准确地筛选作品的主要信息及更深一层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书读的多了,敏锐性也就增强了,也就能发现别人所未曾发现的东西。相对于课内阅读而言,课外阅读的好处就在于此。当然阅读能力的提高必然会促进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这个道理。课外阅读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更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随着阅读时的有意注意越来越强,很多学生往往会和作品的主人公达成共鸣,化身其中,随他们哭而哭,随他们笑而笑。冷静下来,会反思作品的内涵以及触摸到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基于此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尽管很粗浅,但我们还是应该鼓励。这种跳进去又跳出来的思维过程,恰是学生思维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笔者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反思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课外阅读的自由性、兴趣性和专注性则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当然和课内阅读一样,课外阅读绝不是放羊式的阅读,初中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因其知识面的狭窄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而老师的正确指导是很关键的一步,一个学生的兴趣点不同,认知水平不一样,那么适宜自身的作品也就不一样,这个应该因人而异。
四、课外阅读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外阅读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分辨能力是有限的,在他心目中,对错的分界线是很模糊的,其中的真假、善恶、美丑和是非绝不是一个“好”或“坏”就能说明的,但如果凭此就限制学生摄取信息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对待阅读中的精华与糟粕就好比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允许他们跌倒,但阅读中的正能量会促使他们在思考以后站起来,而阅读中的每一次站起来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一种看法的转变,一次、两次、三次……久而久之,就从量变到质变,而质变的最大好处就是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个体的学生而言,其阅读的内容不同,本身所固有的知识量不同,在其心中,利益的最大化和其固有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产生一定的矛盾时,就会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引下,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
“一枝红杏”对一个人而言当然必不可少,但“满园春色”则可以增长其见识,丰富其阅历,拓宽其知识面。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相对于课堂教学和课内阅读而言也是如此,知识面宽了,综合素质提高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也就有了。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刘成礼 江苏徐州市丰县聋哑学校 2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