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京辉
一、巧设导语,用寓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过一一根稻草压死一头骆驼的寓言故事吗?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有一个农夫饲养着一头骆驼,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知道一直替他卖命的骆驼究竟能驮多少东西,于是往骆驼的背上一把一把地加稻草,骆驼没有趴下,最后他拿起一根稻草轻轻的往草堆上一放,骆驼就被压死了,这根稻草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你是侦探,能告诉我压死骆驼的到底是不是这最后一根稻草呢?(学生思考并作答),现在有一个人死了,她的名字叫祥林嫂。请你们睁大智慧而敏锐的双眼,也去调查一下她的死因吧。请大家预习课文《祝福》。
反思:《祝福》反映了旧中国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对于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来说,那段时间的历史、那个时代人物的经历是遥远而模糊的。不太容易实现与作品以及作者的“对话”。所以,作为中间人的老师就要力图拉近学生与作品、作者之间的距离,运用寓言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去阅读课文,了解祥林嫂,并探究她的死因。
寓言故事与祥林嫂的经历有某些相似,运用寓言导入,衔接自然,并且让学生在了解寓言故事的基础上读课文,学生能从中获得某些暗示,从而降低阅读难度。
二、巧用寓言,适度引导,水到渠成揭示主旨
师:骆驼是被压死的,谁又能说出祥林嫂的死因?是自然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
(引导学生说出被逼自杀)
师:说得有道理,记得老师刚讲过的寓言吗?骆驼死了,是被什么压死的?祥林嫂也死了,她也是被压死的。请问她背上驮着什么?是谁在往她的背上加“稻草”?这最后一根稻草又是谁加上去的?
(引导学生说出婆婆、鲁四老爷、大伯、柳妈和“我”)
师:刚才大家发表了那么多的看法,如果说祥林嫂代表的是旧中国受压迫的农村妇女形象,你们所说的那些人又分别代表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政权、族权、夫权、神权)
反思:在这个环节,笔者提出了四个问题,主要是起引导总结的作用。真正的课文主旨则是有学生探究出来的,四个问题的提出一是与寓言联系起来,容易让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二是问题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剥笋似的一步步接近主旨和作者意图。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导”。不在于问得多,而在于问得好。问得好,一石激起千层浪,事半功倍。
三、鼓励质疑,深入探究,加深理解
师:前面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和悲剧命运产生的社会根源,对于课文内容以及大家的见解,还有疑问和不同看法吗?
生1:老师说祥林嫂的命运代表了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命运,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准确,她的经历那么特殊,有几个人会有这样的遭遇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请大家互相讨论,并畅所欲言。
生2:我也觉得染上“伤寒”就死了,狼竟然跑到村子里来,这些事真的很少见,更何况两件事还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确实是巧合,偶然。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偶然中蕴涵着必然”,她的经历是偶然的,她的悲剧命运是必然的。)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比老师想得更全面更深入,我想如果鲁迅先生泉下有知,一定会非常欣慰,有一群那么棒的学生读懂了他的作品,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
反思: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环节笔者只说了两句话,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学生的质疑精神加以赞许。这一环节的教学,笔者觉得收获有四:一是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的双边互动,又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二是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既不能回避又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引导学生讨论,辩论,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三要认同学生、肯定学生、使学生有愉悦感、成就感,从而对学习更有兴趣;四是对于学生的自主提问要做到能放能收,让学生不逃离老师的掌控。
四、巧抓机遇,适度引申,关注课堂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
生1:课文中的祥林嫂在热闹的祝福声中死去,《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在一天凉比一天的秋风中走向死亡,同样是悲惨的死,然而环境气氛却完全相反,究竟哪种写法更好呢?
师:谁能说说这两种写法的不同吗?
(引导学生说出以乐景衬哀情和以哀景衬乐情)
师: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写法不一样,但是异曲同工,表达效果都很好,同学们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遇到过这两种写法吗?好好想想。(学生举出《秋思》和《白毛女》中的例子)
师:通过这些例子可以发现两种写法的确各有千秋,我们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会运用这两种写法吗?下面老师假设一种情景,大家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去构思。(教师出示情节:一个女孩出车祸了)
学生分别用两种写法虚构情节。
(学生答案一:我会让这个女孩有好听的名字,美丽的外表,善良的内心,幸福的生活和甜蜜的爱情,可能是去送一笔爱心捐款,或者是赶去抢救一个病人,却被一辆婚车撞死了)
(学生答案二:我觉得她是个很可怜的女孩,父母离异,早早辍学打工,刚领了薪水准备给生病的奶奶寄去,就被一辆大卡车给撞了,肇事司机加大油门逃逸了)
反思:教学过程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就有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就不可能全按老师的预设程序进行。因此,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机智的课堂应变能力,在出现“突发事件”时,要在预设教学目的和教学程序的基础上,灵活并及时调整教学程序,生成新的教学目的和过程。就像这个环节,原本不必展开来说,但既然学生提出来了,就说明学生有疑惑、有期待。因此顺势铺开来讲,引申来写,既讲了写法,又训练了表达能力,这不是意外的收获吗?
总结:“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这一观点已经被许多语文老师认同,把课堂还给学生,用学生的感悟代替老师的肢解也是大势所趋。当然,我们反对教学中的“一言堂”和“霸权主义”,并不是忽视老师的作用。实际上老师的正确引导恰恰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之所在。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帮助学生找到一个突破口,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既要深钻教材,吃透教材,又要有一定的课堂调控能力,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收放有度。
(曹京辉 湖南省永兴县第二中学 4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