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古诗文用典功用略谈

  • 投稿美少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905次
  • 评分4
  • 91
  • 0

赵艺阳

《辞海》对“典故”下的定义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亦即使用典故的简称,指对前人的语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引用。它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具体而言,用典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1.以少胜多

因为典故都有极强的概括性和浓缩性,所以用典能起到言简意赅、增强说服力的作用,能在少数的字句中借典故输入更丰富的内涵,如“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就化用《世说新语》中的典故,所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世说新语·言语》中记载,“桓公(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2.借古讽今

用典可借历史上的人和事讽喻当今社会,谓借古喻今,或借古讽今。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既形象地说明赂秦政策的危害和愚蠢,更形象地揭露了当时北宋政府妥协投降的错误。再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如“英雄无觅孙仲处”,孙仲谋即孙权,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建都南京,并且曾大败曹操,诗人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人道寄奴曾住”,寄奴即刘裕,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在当时韩佗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一点就是如果他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朝大将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作者用此典故主要在于表达统治者要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3.委婉含蓄

有时作者不便于或不愿意直说的话,可借典故来表明,起委婉含蓄的作用。仍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作者在劝诫最高统治集团时,既不便于直接指出,也不便于使用教训口吻,作为一个下属,他只能运用含蓄影射手法,旁敲侧击,向对方申明利害,讲清道理,而历史典故就成了最便利的工具。作者引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激励对方,又引用宋文帝北伐失败的教训告诫对方,再以北魏皇帝祠前异族统治下的热闹景象刺激对方,其用心可谓良苦矣。当然,作者在表达自己愤懑时也不便于直露,只好借他人之事宣泄自己之心。尤其是结尾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作结。作者在此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

4.引发联想

用典往往能引发读者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拓宽作品本身的艺术内涵。如姜夔《扬州慢》中化用杜牧的诗句就达五处之多:“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词”“青楼梦”“二十四桥”。因为杜牧是盛赞扬州的著名诗人,所以词中只要稍点一两个词,马上引起人们的联想,忆起往昔扬州的风月繁华,再和眼前“尽荠麦青青”的萧条之景对照,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黍离之悲”抒发得更加深刻。“黍离”之悲出自于《诗经·王风》的《黍离》篇。此诗写东周大夫行役经过西周首都镐京,看到遍地长满禾黍,一片荒凉,感到悲伤。《诗序》说:“《黍离》,阂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阂周室之颠覆,仿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姜夔在战乱之后经过扬州,看到名都化为废墟,荠麦杂生,废池乔木,因而引起联想,在感情上与周大夫产生共鸣,将伤乱忧国的思想感情,注入字里行间。

用典又必须根据作者情感抒发的实际需要,用或不用,如何用,都是为着充分、真实地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服务。运用人们比较熟悉容易理解的、恰当的典故,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如鲁迅旧体诗中就多用典故,在《自题小像》中,就运用了“神矢”“故园”“荃”“轩辕”等典故,作者没有生搬硬套,都是活用为抒情言志服务。我们在阅读欣赏古诗文中的用典时还要注意一些其他问题,比如,有时同一语言形式,甲文中所含典义与在乙文中所含典义会不同;有时虽使用同一典故,而语言表现形式却有所不同;古人用典,有时未必完全忠于事实,这是“不拘泥”的灵活使用,是一种修辞。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懂得细心揣摩,因文解意,据篇解典。

作者单位:福建安溪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