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徐辉
《秋声赋》选在苏教版必修四“文以气为主”这个板块中,从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来看,是从文章体式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学习“赋”的特点,进而体会作者蕴藏在文章中的独特的个性和气质。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苏轼的《赤壁赋》,杜牧的《阿房宫赋》,特别是《阿房宫赋》是比较典型的赋体文,可以说学生对“赋”不陌生,但面对《秋声赋》的时候,学生又遇到了很多问题。我做了一个课前的学情调查,要求学生把读《秋声赋》遇到的问题写在纸上,汇总到课代表那里,数量不限。调查的是普高理科实验班。经过整理,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一、文章字词落实上的困难
1.“胡为而来哉”中‘胡’是什么意思。
2.“如助余之叹息”中‘助’是什么意思。
3.“其容清明”中的‘容’是什么意思
4.“天之于物”当中‘之’的用法。
5.“呼号愤发”是怎么回事。
二、文章文化知识上的困难
1.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刑官是什么意思,秋为什么和刑官相联系。
2.又兵象也,于行用金。这句话的课文注释中怎么没有提到五行中的土。
3.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秋天为什么会显现出肃杀的心性。
4.天之于物,春生求实。“天”指的是什么。
5.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请老师具体讲讲。
三、文章体式和内容理解上的困难
1.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在整首赋中。
2.四无人声,声在树间的“声”从哪里来,包括哪些声音。
3.欧阳修是如何将秋声写的具体可感的。
4.文章第三段为什么写那么多秋天的东西却都和秋声无关。
5.作者最后在叹息什么,是叹息童子没有理他么?
另外,学生提到一个版本上的问题。苏教版2006年12月第三版《秋声赋》第二自然段——余曰:“噫嘻悲哉……物过盛而当杀。为什么只有上引号,没有下引号。
基于以上三大类学习上的困难,我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层次:
1.反复诵读,自查资料,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了解古代与秋有关的文化知识,疏通文意。
2.体会赋的写作特点,赏析欧阳修的文章写法。
3.知人论世,体会欧阳修在《秋声赋》里蕴藏的思想感情,“文以气为主”的“气”体现在哪里。
教学目标中的第一层级,学生可以在预习中完成。课堂上老师再检查补充。我把第二层级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第三层级作为课堂教学的难点。需要一个半课时。
具体设计如下:
一、情境诱学
古人描摹秋天的诗歌非常多,例如: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每个诗人都有一段关于秋天的属于自己的感情,今天学习《秋声赋》,我们来体会欧阳修寄寓在秋里的那份情思。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文意
(1)悚(sǒng)然 萧飒(sà) 淅(xī)沥(lì)
鏦(cōng)铮(zhēng) 栗冽(liè)
(2)解释下列词语
“胡为而来哉”的‘胡’:“什么”的意思。整句话可以译成为什么而来呢?
“如助余之叹息”的‘助’:“应和,附和”的意思。整句话可以译成好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其容清明”的‘容’:“形貌”的意思。整句话可以译成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
“天之于物”当中‘之’的用法。应该是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三、检阅家底,通过自查资料,结合课文,你对秋天的文化知识知多少
先让学生自己谈谈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然后教师可以幻灯演示如下(做适当的补充):
闻有声自西南来者,《礼记·乡饮酒义》说:“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西南”是秋开始的方位,声自西南来,意谓秋天已开始降临了。
“枚”,形如筷子的小木棍,两端有小绳,古代行军,令士兵将枚横衔于口中而系于头后,以防喧哗。
《汉书·高帝纪》载:“章邯夜衔枚,击项梁定陶,大破之。”作者联想兵事是因古代秋季是用兵季节,秋声如行军队伍逼近,愈感杀伐之气渐盛。
看下表可以得出:五时的秋是与五音的商、五方的西、五行的金、五色的白、五性的义、五声的哭相配的。所以,作者写了“刑官”、“兵象”、“金”、“义气”、“商”、“西方”、“星星”这一系列相联系的事物和说法,着力渲染秋天的肃杀之气,突出悲秋主题。
五时、五音、五方、五行、五色、五性、五声相配,可列表如下:
“夷则”,古代十二律之一,据《礼记·月令》,十二律指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古人以十二律分配一年四季十二月,故称秋季为“秋律”。七月为律中“夷则”。《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律中夷则;仲秋之月,律中南吕;季秋之月,律中无射。”
“商,伤也。”商、伤同音,以声为训。“夷,戮也。”夷、戮同义,以义为训。
四、熟读课文,感受赋的特点
1.赋一般是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请同学们分段朗读,找出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秋声的?
第一自然段对秋声的直接描摹,给人的感觉急促,苍凉,难怪作者一听到秋声就产生了悚然的感觉。《古文观止》卷十载:“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
2.第二自然段,描摹秋天的情状。秋之为状:秋色惨淡,烟霏云敛;秋容清明,天高日晶;秋气慄冽,砭人肌骨;秋意萧条,山川寂寥。秋色秋容,目之所见,当为实写,秋气秋意,身之所感,当为虚写。作者由实入虚,虚实结合。
清·郭珙《古文评注》“秋声本无可写,却借其色、其容、其气、其意引出其声,一种感慨苍凉之致,凄然欲绝。”
3.第二自然段写到秋声的只有三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接着作者就从“刑官、兵象、金、商声、夷则”等事物来写秋,请同学们反复诵读,体会欧阳修这样写的目的。教师明确:是为了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肃杀悲伤。
4.通过反复诵读和理解,请同学们归纳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五、合作学习,知人论世,探究欧阳修在文章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文气所在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学生再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秋声给欧阳修带来这样大的感触。
关于人生之秋,教师补充: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20多年。29岁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张被贬夷陵;39岁再度因参与“庆历新政”被贬滁州;48岁那一年,又被宦官诬陷,几乎出知同州。至和元年重新获得朝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40岁就白发萧疏了。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作者写此文时,已是53岁,在古人看来,已经到了人生的秋天。
2.在这样的人生之秋,作者由外而内想到人生即将变成槁木死灰,白发星星,不禁怆然。人世的忧劳对人的伤害远远超过秋气对草木的摧残,而我们却还将罪过赖在秋天的头上。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种感受?通过对比的手法。
外界的摧残: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渥然丹者为稿木
内在的摧残:思其力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3.经过以上种种对比,欧阳修得出怎样的结论: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翻译:人们的自我戕杀,自我摧残远甚于秋声,那么又何必去恨秋、悲秋呢?这是作者这篇赋之本意,告诫人们不必悲秋、恨秋,而应自我反省。欧阳修经历过宦海的沉浮,已经有了人至暮年的理性和通透,也有了浮华过后的返璞归真。在看清人世的忧劳对人的损伤无法避免,我们就应当豁达从容,淡泊自安。苏轼在《赤壁赋》当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情感——超然物外,随缘自适。宋代的儒家都是洞悉社会的哲人,都有关于世界人生的看法,欧阳修用这篇秋声赋为自己的这个思想做了一个诠释,只是较之苏轼的《赤壁赋》,此文文气沉郁阴柔,理性通透,不似《赤壁赋》来的洒脱。
★作者单位:浙江余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