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富忠
集体备课是每所学校学科教研中普通采用的组织形式,是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良好机制。集体备课中大家集思广益,合作探究,研讨商榷,取长补短,在教学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集体备课的现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之一是没有中心话题,研讨分散,缺乏实效。因而,以某个具体的“话题”作为载体,将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放在特定的话题之下讨论解决,以求备有目标,备有实效。
一、话题的设计原则探讨
1.切合性原则
教学话题从宏观到微观,纷繁芜杂,不加选择的引入话题,诸如“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怎样让学生对语文课有兴趣”这样的话题不仅大而空泛,也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极容易让集体备课陷入僵局,流于形式。话题的选择需要思考、精心挑选。好的话题,应当是切合当下教师的教情与学生的学情,呈现“教与学”中的某个困惑,是大家急于要破解的问题。这样的话题,教师才有研讨探究的兴趣,有寻求解决策略的强烈要求,大家容易在备课中集思广益,形成共识。
2.集中性原则
挑选好某个教学话题只是集体备课有效性的前提,在此前提下,还需化大为小,化宏观为微观。话题太大,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受着理论素养、知识经验、文献资料、学生学情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很难做到研讨的深入性,也难以找到具体并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样的备课就容易华而不实。正确的做法是将话题的“开口”取小,让话题尽可能的具体、精小、集中,比如“如何指导学生梳理文章思路”这样的话题就集中在一点上,容易探究,也便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有序性原则
集体备课应当追求系统性,应与学期教学规划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话题的设计就要体现有序性,而不能是杂乱零散的“话题”集合。因此在学期初,就要根据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因素,再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制定好本科集体备课计划,确定“话题”的中心内容。如高三复习阶段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诗歌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作文指导等等按照什么顺序,这些复习内容中的小点又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等等要有序开展。
另外,还有操作性原则。集体备课的目的不仅在于研讨了什么问题,而且要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操作与开展,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话题的设计应当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难题与困惑,尤其应当指向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策略,让集体备课成果具有操作性。如文言文教学中,针对学生对于实词辩义能力薄弱的难题,可以设计“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实词辩析几种常用方法”话题,通过集体备课,形成教学话题案例,付诸教学实践中落实验证,这样的话题就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二、话题设计的几点思考
基于话题的集体备课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它与传统备课有着质的不同,是实实在在的选择问题,研究问题,最终目标是解决问题。要把基于话题的集体备课搞好,关键还在于话题的设计上,除了以上的几条原则:
1.话题的设计者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话题设计并不是教学问题的大集合,话题设计的精要与否在于是不是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话题的设计者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要具备良好的视野,能从教学中发现并筛选出有价值的话题;要有强烈的教学反思意识,能在教学之后反思得失,思索困惑;还要有坚定的以生为本理念,能从学生方面出发,切实地通过话题研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话题的选择要鲜活实在,有价值,易操作
话题要鲜活,就必须反映时代,反映新课程,反映新理念;话题要实在、有价值就要扣住教学热点,切实研究并解决教学问题与困惑。话题研究成果要能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并得到验证。只有这样,集体备课的功效才能最大程度地显现出来,避免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3.话题的设计要追求过程严谨和长期坚持
集体备课中的话题设计具有系统、有序、长期的特性,操作起来不能追求“短平快”,必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从选题,到分工备题,到研讨,到课堂教学验证,再到评课,进一步完善,最后大家分享成果。这些事情需要认真安排、精心组织,有序开展,长期坚持,才能将基于话题的集体备课真正落在实处,收到实效。
另外,话题的设计应适合具体的教情与学情。话题设计中的几个重要环节也要处理好。如话题编制、主辅备机制、研讨形式、验证措施等等都要未雨绸缪,在不断的谋划、实施、点评、总结中,让“话题”备课的有效性凸显出来。不同学校的情况各不相同,不同年级的也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的教学阶段也有不同教学重点,因此话题的设计要切合实际,切合当下。话题设计如果大而空,设计得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话题的实效性。
总之,基于话题的集体备课是让集体备课有目标,有内容。因而,良好的话题设计从教学中来,切合教情学情,反映教学中的难题与困惑,旨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我们在研讨过程发挥团队的力量,较好地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定能有助于教研的深入开展和教研效率的提升,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洪泽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