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写作中的思想能力

  • 投稿灯泡
  • 更新时间2017-10-28
  • 阅读量958次
  • 评分4
  • 41
  • 0
我们从写作的角度来认识思想行为,这既区别于思想家的思想,也不同于生活中随意的想法,我们希望用思想家的思想来认识现实生活现象。

什么是思想?简单地说,思想就是矛盾。思想包括人性、矛盾、境界三个要素。第一,只有人类才有思想;第二,思想是矛盾的;第三,思想讲究境界。

什么是人性?人性是人区别于人之外的其他存在物的本质属性。人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包括真善美与假恶丑。自然性是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可能根除的;社会性是养成的,是后天文明,是人类永远的追求。文明与野蛮永远是人性的双重性。没有人性就没有思想,思想就是人性。

什么是矛盾?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属性。矛盾是世界万物的共同属性。没有矛盾就没有思想,思想就是矛盾。

什么是境界?境界是现实生活在人心理上形成的审美效应。既然世界因人的存在而有了思想,既然世界是由矛盾构成的,那么所有的思想状态都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形态,我们把各种不同的形态在人心理上的不同审美效果叫做不同的境界。这就是说,思考的结果就是一种境界。而思考者总是希望自己的思考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没有境界就没有思想,思想就是境界。

或者说,境界就是文章的综合审美效果。我们把文章在读者心中的审美表现分成三类:最差的是读完以后读者会有种“我也能写出来”的感觉,甚至会说“我会比你写得更好”;还有种感觉是“作者真行”,“但我不服”;而好文章应该是读完以后无话可说,只有顶礼仰止。这三种不同的境界我们可以概括为:感性境界、理性境界和超理性境界。

感性境界侧重于事物自然属性的描述分析,以描述既带有普遍意义而又有典型性的事物现象为主。理性境界则是从事物的自然属性中见出其社会内涵,给读者以某种生活的启发。超理性境界是把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融为一体,以自然的生动真实展示人文的深层内涵。

如果说哲学的诞生是人类对思想追求的必然,那么逻辑学的创立则是人类追求思维的成果。认识规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永恒追求。思维的规律源于自然规律,是自然规律在人头脑中的理性反映,同时思维规律又受到社会规律的制约,表现为社会对人性的主观规范。人类思维主要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这两种形式。

观察生活往往以形象思维为主,先从现实存在着的现象获取第一印象,进而做具体的局部观察,论证调整第一印象,从而获得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的感受,即:观察生活(印象、细节、感受)——从人性出发,观察生活,发现矛盾。

思考生活往往以抽象思维为主,先从生活中选取一个话题,然后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分析话题的各种可能性、必然性及其可能导致或必然导致的后果,最终得出一个客观的论断。即:思考生活(话题、阐述、结论)——以矛盾为核心,揭示生活、人性的矛盾。

印象、细节、感受,话题、阐述、结论,是思维构成的一般形态。这种思维规律可以理解为思维细胞单元。我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不可能超出这个规律,而且提炼生活、表现生活也是如此。

表现生活就是这种客观现象与主观感受的融合,就是把作者的主观感受熔铸在典型的生活细节中。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已把这种规律性概括为:起承转合。其中,阐述或细节这部分,以揭示生活的矛盾性、人性的矛盾性为主。阐述,一般要阐述矛盾的两个方面,最好写出矛盾的转化,这样就能使得被阐述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细节,包括记叙性细节和描写性细节。记叙性细节一般要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事件发展演变中量的积累与质的变化;描写性细节一般要表现出事物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及二者的融合。

人类之所以是一类,就是因为思维规律的同一性,而其思想观念永远都不可能绝对统一。不同种族、不同时代、不同观念的人都可以交流,就是因为思维的同一性。虽然思想不同、观点各异,但只要思维相同,还是可以沟通的,只是各取所需而已。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起承转合可分别对应如下:

形象思维:

印象——起

细节——承、转

感受——合

抽象思维:

话题——起

阐述——承、转

结论——合

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托尔斯泰说过:思想,就是推动自己和全人类的生活的力量。而“推动自己”是首要的,写作,从根本上讲,就是思想的孕育和表达。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如果无法呈现给读者有价值的思想,那么这种文章是没有存在的必要的。古人强调“论事叙事,皆以穷尽事理为先”,即要从素材中开掘出深刻的哲理、启示来。目前学生作文多重情感而轻理性、重文辞而轻立意、患有精神缺钙症,思想贫乏成为高考作文的常见病,不少考场作文尽管语言华美、讲究方法和技巧,但内容苍白。对一篇文章而言,可贵之处就在于有作者的思想蕴藉其中,思想就是文章的灵魂。作者要注重在文章中揭示出最能对读者有教育意义、给读者启发和深思的思想。

写作中的思想能力包含以下内容:

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寻求人自身存在价值的历史。一篇好文章应该是对生命存在本质的独特发现和个体生命的独特体验。我们处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古人所谓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这种纯粹的精神浪漫已经被工业信息时代的机械的力量所代替。对生命的思考,对灵魂的拷问,对生活的体悟,对幸福、正义、良心等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恰恰这些方面也最能彰显作者的思想品质。

1.思想多元,人类共识

人类共识是个抽象概念,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交往中,在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最后以规范化的形式表述出来。人类共识来源于人类的共性,形成于诸多民族的共同参与之中,只是不同民族、国家对人类共识的形成参与的早晚、贡献的大小不同而已。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也提供了大量的可以证明共同价值存在的例子。比如,不同人类群体在道德信条和实践上有着跨文化的共通性和相似性,即使从来没有发生过文化接触的不相邻地区,也有某种相似的准则。例如:

关于人道:四海一家,每个人都跟我一样是人类的兄弟。因为如此,所以无法坐视拥有同样血肉的人类兄弟同胞活在痛苦、不幸、不公不义之下。

关于人本:以人为目的,而不以人为手段。

关于平等:人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平等与自由,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只要是人,不分种族、肤色、国家、民族、贫富、性别、宗教,大家都享有同样身为人的尊严。

关于尊重:每个人都有跟我一样的尊严,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追求自由时须以不侵犯他人为界限。

关于法治:人民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此为民主的基本定义,执政者必须以大家所公认的法律标准来管理国家,而不能以个人好恶随意变更标准、从而使国家的主人——人民感到无所适从。  关于多元:每个人、每个族群、每种观点、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质,也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没有谁比谁更正确或更高一等。即使目前某一方居于主流,也应尊重包容其他不同的存在和声音。即使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也应该捍卫对方充分表达意见的自由。

2.终极关怀,敬畏生命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有限的,必然面临生死问题。但是,跟其他物种不同的是,只有人才有思想,才会思考生死存亡这一根本问题;也只有人才会给予人生种种实践以终极性的价值和意义根据,以求克服生与死的尖锐冲突。终极关怀正是源于人的存在的有限性而又企盼无限的超越性本质,它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思考,这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哲学智慧;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的超越性的价值追求。只有终极关怀才能化解生存和死亡、有限和无限的紧张对立,才能克服对于生死的困惑与焦虑。终极关怀是人类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径。

只有我们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会扩大开来,以致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里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二、写作应该呈现中学生的独立思想

1.关注生活,见微知著

把来自生活的鲜活体验和独到的思想相融合,这正是近年来许多优秀的高考作文的共同点。那些远离生活、或装腔作势或无病呻吟的文章难免肤浅雷同、枯燥乏味。

小事不小,是因为它常常蕴含哲理。一些学生害怕遇到哲理性的作文题,就是因为平时忽视了很多含有哲理的小事。

有些生活现象的背后有着某种规律,如果作文不是满足于对现象的客观描述,而是加以归纳概括,思想就能更上一层楼。

有些事虽小,却值得细究;有些事虽司空见惯,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一面。所谓思想,就是抵达了事物深处的认识。

因此,同学们要注重归纳琐屑零散的生活现象,从中发现它们的异中之同,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视野,就能写出感性和理性相交融的文章。

2.开阔视野,积学累宝

文章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识。有了才识,就具备了发展创新的意识和气量,就从思想上有了把握全局和选择目标的能力;有了才识,就可能形成独立的见解,就有了超越平庸的气概和胆略;有了才识,就有了创造的自信和能力,面对机遇和挑战,就会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才识,是高考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有些文章思想不深刻的主要原因是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故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

深厚的思想从阅读中来,广泛的阅读是形成深厚思想的源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想积淀深厚的思想就必须从阅读开始。广览世界优秀作品,逐步积累起一个博大的资源库。

深厚的思想从生活中来,阅读是理性的,面对现实生活却是感性的,生活如此广阔,时时处处都能给我们以思想的启迪,我们要特别注意从生活中积淀思想。

深厚的思想从反思中来,阅读书籍,感知生活,搜集到的只是思想的原材料,要想成为自己独特的思想,还需要进行行之有效的反思。反思的过程是过滤思想的过程,也是积淀思想的过程。

深厚的思想从写作中来,积淀思想的目的是要把它通过语言表达显示出来,深厚的思想只有在不断的写作中才能逐渐成熟。

当思想积淀达到了一定的厚度,这就有力地打造了作文成功的一个支点,独到的思想就可以在笔下纵横驰骋,爆发出震人心魄的力量。

3.思想深邃,有章可循

(1)作文立意彰显思想的美

拿到一个作文题,同学们都会产生丰富的联想:或是人或是事,或是课本里的人物事情或是生活中的人物事情,或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但这些联想获得的只是粗糙的材料,如果不能感悟出其中包含的意义,就不可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因此,当我们想起与题目相关的事情或片段情景时,需要思索:里面有什么意义,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对意义的感悟和追寻,是构思立意的基础。要思考作文的立意是否独特而有深度,避免人云亦云,避免思想的幼稚,要尽量挖掘有深度的思想内涵。

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热点,多读时文时评,多方搜集信息,多侧面多角度了解新闻事件,善于从社会现象中体察人生,在放松精神的同时思考一些课堂学习之外的事情,在思考过程中澄清自己的灵魂,对人生对社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力争在文章中表现出卓尔不凡的思想。写作要善于以小见大,社会热点不是空谈大道理,不是调子一味拔高,要就小的方面见深刻的道理,能见微知著才是深刻的文章。

(2)材料和思想要紧密胶合

在材料的运用上,不少同学存在以摆问题代替分析问题的做法,缺少对材料的分析和评论,材料在文章中只是孤立的存在,成为多余的罗列。正确的做法是,要在材料的叙写中渗透自己的感悟,要瞻前顾后,在材料之前和之后加上与主旨关联紧密的感悟语句或点评文字,让思想和材料有机融合在一起。只有用思想串联起相关的材料、让材料洋溢着理性的光辉,文章才会有深度。

(3)语言跟着思想走才会文采飞扬

语言的美首先依赖思想的美。有文采的语言必须是体现思想内核的,体现思想内核的语言才会富有表现力。腹有诗书气自华,厚实的文化底蕴可以使文章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表现出对历史对文化的感悟和思考,文章也就大气。

(4)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处点亮思想的光芒

不少同学喜欢用“题记”,如果题记与中心意义风牛马不相及,题记就成了多余。不少同学喜欢在文章中写景,如果写景不是为了表现主题服务的,写景便成了摆设。还有一些同学喜欢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词句,用大段空洞的排比造势,这样的文章去掉那些浮夸的内容后,真正有思想的东西很少。无论运用哪种表达方式,都不能脱离“意义”而存在,都要表现思想性,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突出自己的思想,文章的主旨应该在比较明显的位置表现出来,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处突出中心语、关键词,让文章处处指向主题,也便于把道理说透。

(5)真善美应该成为思想的主流

不断超越,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感;把现实生活融入文章中,不仅仅就事论事,尽量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重视写“自我感受”,表现真善美的思想感情,而且发自内心来自肺腑,而不是矫揉造作;要符合生活进步、扬善惩恶,表达对社会和民族的良好祝愿,对自己和别人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要使人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给人以美的享受。求真、求诚,感情充沛,格调高雅,展现个体生命对生活对社会的独到见解。写作是有感而发的,是心灵的自然流露。要写我们熟悉的事情,表现自己熟悉的观点和情感,用心体验周围的人和事,以自己特有的目光来看周围的变化,沉下心来思考,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深度。

(6)让思想凝聚思辨的色彩

中学生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受主观感情的支配,很容易产生片面、夸大、过激的思想情绪,暴露出自己思想的幼稚。我们应该具有责任意识与时代意识,不为世俗和表象所迷惑,弘扬社会正义与良知。写作要审视现实,关注时代,尊重事实、独立思考、理性分析、逻辑表达,表现自己对时代对社会的思考,让文章洋溢着时代气息和理性光辉,如此,文章就会有思想的深度。

写作,是一种艺术表达。艺术的材料是语言,艺术的构架是思维,艺术的内核是思想:这是写作艺术的三要素。

什么是艺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就是艺术。艺术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是写作艺术的内容。

艺术是人性的艺术,没有人性就没有艺术;艺术是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艺术;艺术是人性矛盾性在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想中的某种反映;艺术就是境界,没有境界就没有艺术:这是写作艺术的本质。

写作艺术就是语言、思维、思想营造的某种境界。境界包括思想、思维、语言三个方面。

思想境界要把握的是具体与抽象的矛盾关系:思想不能脱离具体的生活实际,也不能照搬生活而没有超越,应该把现实生活上升为普遍性的抽象理论。思想境界按照不同的三维性质分为个体与群体、生活与文化、历史与现实三个不同的范畴。

思维境界要把握的是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关系:没有感性的生活,就没有理性的观念;而不能上升为理性观念的感性生活,就不可能成为对人有深刻启迪的艺术创造。思维境界按照发生、发展、演化的过程分为初始境界、开拓境界、出神入化境界。

语言境界要把握的是明确与含蓄的矛盾关系:明确,是交流的必要因素,但绝不是充分因素;人类的交流不只是一种沟通需求,也是一种审美需求。审美需求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自然境界(初始境界),简称初境,不可能是创作境界,法国十九世纪的自然主义也不是停留在自然境界的,因为自然境界是一种缺少人性意识参与的境界。

理性境界(开拓境界),简称拓境,也不是创作境界,把文学艺术当做达到某种功利目的的工具是不可能产生艺术的。这不是因为没有人性的参与,但这种境界里参与的人性意识是代表个别的、私我的、最多不过是某个特定信仰的,而不是普遍的、人类的,更不可能是超人类的。

超理性境界(出神入化境界),简称化境,这才是真正的创作境界。这是创作灵感诞生的必不可少的氛围。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写作者的人格境界都是超理性的,更不能说只有人格境界达到了这种超理性境界,才能从事创作。但在创作的时候,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却必须进入这种境界,这也许就是很多作家喜欢在夜深人静时写作的原因吧。有些作家在从事大部头作品的创作时甚至把自己封闭在某种特定的氛围中,以期进入那种超越一切的境界。

虽然我们并不能要求所有人进入这种境界,更不能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进入这种境界,但至少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入理性境界,而且必须引导学生追求这样的境界,因为只有超越了感性的境界,才是智慧的境界,至少应该让学生在面对善恶、是非、美丑的时候能有正确的抉择,在面对生活、学习的时候能有更全面、更深刻、更有效的认识方法,而且也必须明确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超理性境界。感性不是个性,理性也不是个性,个性化的东西应该是超越理性的;感性只是自然境界,理性属于功利境界,超越理性才能上升为道德境界乃至天地境界。境界,就是艺术。[作者通联:山东烟台市永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