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幼教论文范文,幼教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幼儿教师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与途径

  • 投稿diba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868次
  • 评分4
  • 32
  • 0

冯丽萍

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浙江松阳323400?

【摘要】过分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文化修养课程教育特别是大学语文教学是否注重对个体丰富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能否将人文精神始终如一地贯穿在教学之中,是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的核心所在。本文从幼儿师范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以及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等角度进行了阐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人文精神幼儿师范教育主体性教学

〖HJ1.4mm〗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越来越紧密。这一领域中的幼儿师范职业教育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对幼儿师范人才的要求越来越正规化、专业化,这就对幼儿师范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这一教育转型过程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幼儿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幼儿师范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关系到整个早教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出现了一种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人文修养教育的倾向。大学语文等人文修养课程没有与幼教这一特殊职业更好地衔接起来。笔者认为,修养课程教育,特别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注重培养个体的丰富性和创造性,能够将人文精神始终如一地贯穿于教学之中,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的核心所在。

1.人文精神是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性、人生、人格、人道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和价值取向。其主要内涵包括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思考,对人类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对自由、超越的希望。可以这样说,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其人文精神的体现程度。

"人文"在教育领域中,表现为倡导一种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包括以下主张:在教育培养目标上,主张以个人需要为其存在的基础,使人形成完善的人性、获得美好的精神生活;在学校课程的开设上,重视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提倡非强制的方法观;在教学方法上,侧重情意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经验的学习和感受的训练。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展露个性、发展个性。

在我校选用的语文教材中富含的大量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情趣熏陶和人文精神启迪的作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自然发展,生命健康的发展,承认个体差异,重视情感熏陶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成长。我校针对专门的幼教素质需求,语文教材与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开掘语文人文价值,注重体验人类所有的文化感受。教学精神要定位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幼儿师范院校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关怀、爱护人类及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其人文素质,树立博大宽容的自然观,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发展,塑造身心健康、友爱正直、追求自由、知识丰富,兼具理性的幼儿教师。

长期以来,社会上有一些误解,认为幼儿教师所教知识浅薄,没有很高的学术性,谈不上专业性,似乎谁都可以当幼儿教师。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幼儿教师和一般教师职业一样,是具有双专业性的职业,即不仅要具备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同时,要具备传递知识技能的技巧,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幼儿教师需要把教学中德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高度,在一线上总结幼教理论,使幼教形成有成熟理论指导的系统、科学的教育体系。积极研究教育理论,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方法,勤奋进取,提高自身素质,以科学的眼光观察幼儿,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幼儿,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幼儿。这就要求幼儿师范教育必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感性知识和理性思维能力,大学语文无疑是承担这一任务的重中之重。

2.主体性教学是幼教培养的必由之路

主体性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思想,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和超越,所以它既保留了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又有其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幼儿师范学校尤其应该贯彻这种主体性教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为学生日后的幼教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出思维敏捷、个性张扬、心态积极的幼儿教师。主体性教学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2.1民主性特征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营造出的一种活泼、生动、稳定、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处于主导地位,但教师并不能强迫学生接受某一知识,而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内化知识,因此,为了真正确立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中的权威型师生关系必然要被民主平等型的师生关系所取代,教师已越来越多地成为"一名顾问",一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学会学习的人。

2.2开放性特征

传统教育把自身隔离在与社会绝缘的深院高墙内,封闭在狭窄的课堂活动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是这种封闭型教育的生动描述。这种教学体系导致了学生们与周围的社会生活的脱节,抑制了其个性的发展主体性的发挥。因此,现代教育呼唤开放性,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自由的,不受压抑的。二是教学内容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三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四是教学结果不能满足和局限于课本权威,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等。

2.3全面性特征

主体性教学的全面性有两个基本涵义。一是对个体来说既要保证他全面发展,又允许他有重点地发展个性的某种优势。二是对群体来说,既要保证他们全面和谐地共同发展,又允许群体个体之间的发展存在相对的差异性。因此,全面性并不等于每个人都均匀地发展或同步发展,而是使每个人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即在外部环境提供的条件基础上获得最佳发展。

主体性教学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既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又应当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可持续的发展,针对那些各自有着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又有着很大潜力的学生,我们必须坚持既同等重视又区别对待的方针,以保证他们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活动性特征、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3.人文精神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大学语文课程本身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这是其成为旨在陶冶课程的重要前提。语文课程学习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旨在陶冶的课程,是因为其教学活动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过程一方面通过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这些学习活动,陶冶了性情,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阅读活动是读者和作者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觉悟。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一要引导,二要鼓励。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深层,探得个中滋味;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读出新意,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写作活动是一种自觉自悟的过程。20世纪初兴起的"新概念作文"捧红了韩寒,《萌芽》的连载让郭敬明风靡一时,由此引发的青少年创作领域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潮流日渐澎湃。随之而来的网络文学更是方兴未艾,日志、微博就是网络文学的重要支脉。

我们的孩子热衷于发表日志、微博,期待访客的阅读、评论,面对老师的命题作文,却笔下羞涩、难以启齿,这是为什么呢?孔圣人的文学功能说——"兴、观、群、怨"理论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在这里得到了最通俗的阐释:孩子们的文学创作动机源自原始的抒发情志、观察时俗、交流沟通、表达怨愤的需求,他们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宣泄的快感、表达的愉悦。因此,传统的写作教育应该去功利性,还学生以自由话语权,去除教师成人话语权威的遮蔽,让学生"表我所思,发我之见,吐我真情,显我个性",真正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创作境界。

我们的学生生活阅历浅薄,积累的感官刺激和思想领悟还不足以让他们写出立意高远、内蕴深刻的大作,所以他们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陶醉于塑造"小我"的快乐中,渴盼成长的苦闷、困惑,青春的躁动、不安被理解、被关注。而我们语文老师,急切地想要读懂学生的"荒唐言"、"辛酸泪",成为他们的精神向导,可效果却往往如隔靴搔痒,触不到要害。

我们就放手让他们去抒写吧,把学生的写作从传统作文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等条条框框的桎梏中解救出来,随笔漫谈也好,日志也罢,只要"独抒性灵,不拘一格",就能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在自由挥洒之余,同学们如果能"冥然兀坐",沉醉书海,获得精神的净化,智慧的洗礼,有怦然心动之时,或作旁注,或写眉批,与古今贤哲对话,那就是读书的真境界了。金批水浒、脂砚斋评点石头记,不就给我们品出了"作者痴"、"其中味"么?先培养创作激情,再阅读以提升艺术品味,最后让时间把社会阅历这股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灌注进艺术人生的长河里,那么孩子们的创作从表达个体的"小我"过渡到体悟社会的"大我",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在主体性教学思维指导下的学生阅读与写作,具有挑战性。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阅读与写作中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只有通过这种途径,运用阅读、写作等具体方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高尔基说过:"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幼儿教师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教育幼儿的行家里手,应将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实际能力,这是搞好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只有在幼儿师范学校,利用大学语文等文化修养课程,才能培养出具有课堂驾驭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幼儿教师。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它影响教育的效果和儿童发展方向。幼儿教师只有首先具备人文精神,不断学习幼儿教育知识,关注教育形势的变化,研究教育实践,才能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幼儿教师不是某一学科的教师,而是担负着幼儿全面教育工作,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内容涉及到自然、社会、语言、艺术、健康等各个领域,教师需要有比较广阔的多学科知识和教育艺术,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才能胜任幼儿园的工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春兴(台湾).《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2]谢象贤(主编).《语文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3]刘岸英.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2003,(4):40-42.?

[4]朱家雄.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谈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J].幼儿教育,2009,(4):9-10.?

[5]陈金菊.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阻碍因素之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1):34-37.?

[6]卢乐山等.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