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俊锋
所谓因材施教,是一种古而有之的教育方法。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中民以上,可以语上也;中民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指出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从因材施教的提出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它能有如此强的生命力,就在于这个方法是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那么如何抓好因材施教呢?我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好好“因材”,恰当“施教”,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掌握学生特点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
了解、研究并掌握学生的特点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前提。现代班级教学中,受教育的对象增加了许多,在一个四五十人的大班里,好中差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策略实施受到了很大制约,一刀切显然不行。为此,我们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运用细致的观察、访谈、测量、书面材料分析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优点、缺点、类型特点与个别特点,并以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学生的情况,摸索学生发展的规律和问题的成因。同时可以改变按学科分设教研组的单一方式,可以增设年级组和备课组,平时的教研活动以年级组和备课组为主,以便同一年级各任课教师加深了解,共同研究学生情况,增强教育合力。此外,可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桥梁作用,定期召集任课教师会议,让各任课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点。
二、创造兴趣小组,发展学生兴趣爱好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因材施教,实现素质教育的载体。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开设舞蹈、书法、美术、科技等兴趣小组,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动手动脑,扩大视野,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健康地发展。
在创建兴趣小组时,学校首先应坚持贯彻教育方针,确定学生在文学、艺术、科学、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工作目标。在确定好目标后按系统落实到每一位责任者(辅导老师)身上,将特长生工作的目标与责任统一起来。其次,要充实师资队伍,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积极因素,聘任有专长的人士来校兼职教学,促进特长生专业素质的提高。第三,学校要筹措充足资金以满足教学、训练和竞赛的需求,并不断改善教学和训练设施,提高特长生的素质水平。
三、建立成长记录档案,加强家校沟通
“成长记录档案”是由学生和教师系统地组织相关资料,以监控学生身心健康、知识、技能和道德的发展,并检验学生的努力、进步和成熟的过程,对很多正式测验的结果作出相应的记录和因材施教的方案。
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应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个人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生姓名、出生年月、所在班级、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兴趣(爱好)及特长、任课教师、记录盒编号(由班主任老师按一定规律统一编号)等。每学年开学初,在班主任指导下由学生本人填写,并让学生了解学校、老师、家长对他们的期望。
第二部分:成长足迹。这一部分旨在反映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及收获等,使他们从中获得喜悦与自信,并在自我反思中不断进步,同时帮助教师及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以寻求最佳教育途径。
四、评价体系多元化,转变应试教育观念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应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评价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注意它的全面性,必须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素质、个性品质”等方面来设计评价方案,完善评价内容。其次,保证评价过程的民主性。在评价过程中,应该包含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者与其对象应共同构建和全面参与评价过程。第三,评价结果要延伸。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评价结果逐项细读,对照反思,全面了解自身的素质发展状况、发展水平、发展差异(优缺点),找到继续发展的方向,提出改进的措施,从而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
五、组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1.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开展多种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
学校首先应注意发掘并利用现有的各种德育资源,作为学生参观、考察、训练的实践基地。其次、注意发挥校友及社会力量的支持,争取共建单位提供劳动、服务实践基地。第三,可就近寻找德育教育资源如敬老院等,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2.更新教育理念,大胆尝试素质化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积极尝试素质化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灌、输、统、包等弊端,开拓教学研究的新领域,实行优教工程。
六、开展校园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性
学生的本质是向上的,他们需要典型,特别是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典型。开展校园评比活动,人人参与、层层推选,从班内实际出发,推选各式各样的典型,以典型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评比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进了学校的评价制度改革,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发挥榜样示范、教育作用。在全校学生中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勇于争先的进取精神,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社会正飞速地进步,祖国的建设需要大量全面发展而有突出特长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资质潜力,为他们打开与祖国共同腾飞的大门。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具体分析,好好“因材”,因势利导,恰当“施教”,因材施教才能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手中开启学生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安海教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