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修业?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代家初级中学 712200)
教学改革已多年了,可是作文教学的实际仍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有不少的学生表述能力很差,到了毕业时,一件简单的事讲不顺畅,一个简单的意思说不明白。汉语言是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不需要教师规范教育也能有效表达的语言,在学习了五六年后,没有多么明显的进步。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的原由是多方面的,我认为重要的原因是不够重视学生的基本功的训练,不够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在情境习作教学中,发挥情境习作的优势,重视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扎实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下面就来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力求使学生养成把话说顺当的习惯?
在应试教育的情势下,教师为了应对考试,一般重视成篇的文章,完整性成了最基本的要求,往往忽视短小的习作的练习,忽视片段,段落的练习。其实这样的练习内容短,简单容易,收效快,是能更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我认为,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习作的形式。我贴近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靠船下篙,重视简短的语言情境的练习,有时甚至可以是两三句话的内容,渐渐地写较长情境的内容。力求使学生学生说通说顺,说明白,养成细致扎实的语言习惯。例如写“老师表扬同学”的情境。要求学生根据现场的观察,叙述事情的原由及经过,描写老师及受表扬同学的神态,讲自己的感受。我认为,只要是在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语言能力有相应的提高,意思相对完整,表达清楚明白的练习,就是有益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学生易于成功,尝到习作的甜头,享受到作文的快乐,树立写好的信心。经常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养成细致扎实的语言习惯,这样的习惯有益终生。?
情境习作的情境是人为创设的,可以人为地控制节奏。为了让学生写得细致具体,教师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内容较长的情景,可以分为几步来指导。例如,我创设“击鼓传花”的情境。这个游戏的内容较长,学生写起来困难。我就将游戏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叙说,分别是“游戏前的喜悦”,“传递中的兴奋紧张”和“花落´主家´时的欢腾”。每个阶段结束,就把游戏停下来,指导学生练习着叙说,说顺了,再向下进行。这样的分步练习,减轻了习作的难度,就能把游戏的过程写的清楚些,具体些。?
二、力求使学生养成习作习作中正确使用词语的习惯?
平时的习作中,学生的运用词语往往有较大的随意性,是不大注意推敲词语。我在情境习作教学中,重视训练学生选用恰当的来词语反映实际情景。例如,指导“击鼓传花”的情境习作。游戏时,鼓声突然停了,“花”落在一个学生的桌上时,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了。我问:同学们,当鼓声突然停了,花落在一个学生的桌上时,教室里是什么样的情景啊?学生回答后,我又问:用哪个词最能反映这情呢?学生说不上来。我就告诉他们:用“沸腾”好。沸腾,原来是水等液体上下翻腾的样子,这里是形容教室里人声喧闹,情绪高涨。学生立刻就理解了这个词,并感受到词语对表达的作用。?
学生在描写情态等方面往往会言过其辞,不注意程度的区别,不能够准确的反映情景。例如,一天早读课,检查学生背书。我让全体学生站起来自己背,背完了就自动坐下。最后有一个学生背不上来了,我罚他写二百字的说明书。这时,有个学生喊:某某同学也没有背上来就坐下了。我就叫组长下课挨个的检查背书,查出“南郭先生”,就罚写三百字的说明书。好多学生听后都笑了。我敏锐的捕捉这个情境,指导学生叙说,先说后写。当叙说到有的同学不会背就坐下时,我问:老师此时的神态怎样?你们描述一下。有的说老师是“火冒三丈”,有的说老师是“怒发冲冠”。这些情态词语显然是很不准确的,没有描述真实的情景,这反映学生观察的不细致,也反映运用词语上的随意性。我就又做了刚才的表情,让学生观察描写。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这样说:“老师的脸显的更严肃了”,“老师的脸绷的更紧了”,“眉头皱的更紧了”。这样的描写,意思表达明确,恰当地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态。经常这样的训练,就能够使学生养成真实反映、准确表达的习惯。?
三、力求使学生养成把意思说明白的习惯。?
“能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是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文从字顺”是指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实际习作中,有些学生是不能顺畅的表达意思,文气不能贯通。情境习作在训练学生通畅的表达方面是有优势的,因为情境是学生有目共睹的,习作中的错乱和别扭之处学生是容易看到容易纠正的。教师经常及时指导,能使学生养成把意思说明白顺畅的习惯。?
例如:在指导上面的“背书”的情境习作时,有个学生这样写:“今天的早读课上,老师让我们背25课的第三四节……背完了,有两个同学还是站着……”这两个学生为什么站着?该作者前面没有交代清楚是“老师叫大家站起来背,背好了的坐下去”,所以后面写“背完了,有两个同学还是站着”,让人读了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把他的这部分内容读给同学们听,让大家一起来寻找出不通畅的地方。学生很快就找了出来并予以纠正。习作不通畅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心中没有读者,认为自己懂的别人也会懂。习作中教师要告诉学生,习作是在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应做到心中有读者,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讲明白。?
教师发挥情境习作教学特有的优势,夯实语言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就会有效地提高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