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
摘要:童化即儿童化。这里指从儿童的感观、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出发,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认识数学知识,思考数学问题,感悟数学思想。教师应该读懂儿童的文化,了解儿童的思维,进入儿童的世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童化 语言 视角 思维 情感
所谓童化,即儿童化。这里指从儿童的感观、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出发,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认识数学知识,思考数学问题,感悟数学思想。近两年,笔者所在学校招聘多位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本科生以充实师资队伍。在培养这些新教师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择优录取的教师,虽然大多数具有丰富的数学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学理论素养,但是投入教学实践中却特别容易偏离了儿童的文化,脱离了儿童的生态,让数学给孩子以抽象、晦涩、深奥的灰色形象,并最终使数学学习与学生保持冷峻和遥远的距离。如何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呢?我想教师应该读懂儿童的文化,了解儿童的思维,进入儿童的世界。
一、童化语言,与学生经验对接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但是受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的影响,有时人们语言的沟通也会产生隔阂。正如作为相对阅历丰富的教师和涉世未深的儿童之间就会产生沟通不顺畅的问题,要跨过这个坎沟,就要关注学生的经验,说学生能懂的语言,使师生不同层面的经验也能无缝对接。但教学语言的儿童化,并不是像一些刚接触孩子的青年教师们所理解的单纯模仿孩子说话,拖长音使用“娃娃腔”,或使用一些语法混乱的语言,将“小手”说成“小手手”……如,我在执教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东南西北》一课时,考虑到对大多数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虽然已经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但根据给定的这一方向,记忆其他三个方位的方向,还是有些困难的。为了让低年级的学生理解并容易地记忆各个方向之间的位置关系,我就把握孩子的学习特点,结合孩子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熟悉的儿歌——《东西南北》,“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在课上让学生通过回顾儿歌,结合儿歌内容边读、边指、边记的形式,理解记忆各个方向,体会方向的特点。儿歌,节奏鲜明,语言简单,琅琅上口,而且充满童趣,易懂、易记。如,帮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时,有的教师会设计这样的教学语言:话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从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就初步感受到了重复、无限等与循环小数概念有关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含义。
二、童化视角,与学生感同身受
小学主的数学学习内容,在成人的眼中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孩子的眼中,也可能是很难理解的。用儿童的视角,选准儿童能接受的角度,才能促进儿童自然而然地接受,真实舒缓地成长。小学阶段的运算定律和性质,虽然知识内容简单,对学生来说,既枯燥又乏味,类型多,又相似,需要记忆和区分。如乘法分配律这个知识点对学生而言总是容易出错。于是,老师们就开始让学生反复地背诵运算定律和性质,让学生在茫茫的“题海”中重复再重复,结果学生苦不堪言,但还是收效甚微。同样对此现状,著名的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则认为:“想知道孩子们为什么出错,必须站在他们的角度,老师要读懂学生,才能满足其需求。”于是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徐老师就假设了这样一个生活场景,先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到讲台前,两位学生模拟到他家里做客,见面时,他和两个学生分别握手,然后说:“( a+h)×c,我是c,他俩是a、b,我得分别和两个人握手。”接下来,他又演示了另一个场景,还是这两个学生到他家来做客,但是他却绕过了男生,只和女生握手,顿时引发大家哄堂大笑。徐老师这时正色说:“你们觉得这样不礼貌是不是,但这样的错误却在大家计算中常出现,乘法分配律的重点就在‘分别’两个字上:”我想有这样的经历,学生就再也不会犯同类的错误了,教师要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根源,有时就得下一个台阶,退到学生的层面,和他们同一个平台,用同一个视角看待问题,方能寻找解决根本问题的策略,不曾身临其境,怎能感同身受?
三、童化思维,与学生思维碰撞
小学生处于逻辑思维较弱的阶段,这与数学学科的严谨性与抽象性产生矛盾,而教师正是构建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如何让学生清晰地感受教师的想法呢?那就要深入了解儿童的思想,就要像儿童那样思维,在自己的头脑里回塑,甚至重建儿童的心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简单地用自己固有的思想去对儿童进行比照或排斥。如果教师总是试图用形式化、严谨性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思维,那么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在计算教学时,为数不少的教师认为,计算教学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只要让学生掌握高度概括的计算方法后,经过反复“演练”就可以达到正确、熟练、扎实的目标要求。结果不少学生虽然能够依据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但因为无法厘清计算原理,在无法追根溯源的基础上,知识迁移的范围就极为有限,会认为正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法则是各不相同,毫无联系,并且无法适应计算中千变万化的各种具体情况,由于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甚至还对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挫伤。但也有教师并不盲目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更关注他们思维发展的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不让学生独特的、生动活泼的思想被形式化的海洋所淹没。如下一个教学片断:
教师在课上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一个长0.3米,宽0.2米的方砖的面积是多少米?
首先,学生根据列出的算式:0.3 x 0.2,先让学生进行计算结果猜想。这时就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计算结果是0.6,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是0.06。
教师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运算结果的时间、空间,再交流学生的想法:
学生1:我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假设这是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0.1米,分别表示出长0.3米、宽0.2米,面积就是6个方格,就是6个0.01,占百格图的百分之六,就是0.06。
学生2:因为0.3米等于3分米,0.2米等于2分米,3×2=6,6平方分米化成0.06平方米,所以0.3×0.2=0.06
学生3:把0.3看成3,0.2看成2,因为3×2=6,3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2也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所以积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要把6再缩小百分之一,结果是0.06。
学生4(结合自己列的竖式解说):我列竖式。
师:为什么不把小数点加在0和6之间呢?
学生4:与前面的那位同学(学生3)一样,因为把0.3看成3,0.2看成2,3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2也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所以积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教学片断中可以感受到教师持续地关注儿童思维过程。他一方面积极地引导孩子对未知的问题进行探索,允许他们先大胆地猜想,再逐步地联系数学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经历个性化,主动地学习,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另一方面借助学生自主探索他们心目中“有道理”的计算方法,在经历应用画图形、单位转化、知识间的联系迁移等方法,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地解决问题,通过多样化算法的比较和交流,经历思维的碰撞,无疑使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知识间的联系,方法间的沟通,为后续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童化情感,与学生真情流淌
老师们常常会抱怨,孩子学习兴趣不高,倾听不专注,发言不积极……但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投入,老师总是要求他们应该理所当然地“懂事”,应该懂得配合老师,懂得说老师希望说的话,做老师希望做的事。这无不是对孩子的喜怒哀乐持有成人固有的情感。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活动仅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外部条件,必须通过学生内部的心理因素,教学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首先,摒弃教师一厢情愿的说教、讲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出发,让学生去观察、去体验,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的美。
其次,允许孩子暂时的不优秀、不完美。不把数学成绩当成评价学生数学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教学中不是只盯着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而是在关注思维的发展、智慧的启迪同时,多一些基于教学交往之上的精神关怀和真诚期待,真心地希望他们从内心里亲近数学,喜爱数学。
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怎么样的人,很大因素取决于他的童年怎样度过,童年时期由谁携手带路。而作为孩子的引路人——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与他们同行同思、珍视维护。教师一方面要丰富儿童的语言,贴近儿童的视角,熟悉儿童的思维,了解儿童的情怀;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学习数学知识,吸纳理论,提升认识境界,在不丢失自己固有的深层次思维的基础上,既要努力沉入儿童的认知世界,又要远远超出儿童的认知世界,徜徉在儿童感性的认知世界与理性的数学世界之间,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