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过程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理念、智慧。课堂细节可以是师生的语言、行为,也可以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微小的一闪而过的教学场景。一节成功的课,构成整堂课的几个大的教学环节完成得如何固然重要,但是教学细节的处理也不可小觑。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关注教学细节,尤其是课堂上偶然生成的细节可以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关键词:教学细节;语文教学;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68-01何谓“教学细节”?《现代汉语词典》对“细节”的解释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教学细节就是教学过程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与“小”同义,但教学细节虽细,其意义和作用却一点不小。因为任何教学细节,事实上都折射着执教者的教学观、学生观等这些带有根本性质的教育思想或理念,其意义和作用自然非同小可。
笔者在执教中职语文文言文辛弃疾的作品《青玉案·元夕》时,课前作了详细的设计,包括文本诵读、整体感知、主旨探讨等三部分。在实施第一个环节时,我请了一名学生在课堂上诵读,这个学生没有处理好感情和节奏。该生诵读完,我让其他学生做点评,学生找到的问题跟我想的差不多,都认为没有把情感体现出来。这时,我灵机一动:学生都说诵读的学生没有把情感表达出来,那学生读完文本所理解的情感都是什么样的呢?评价这位学生的其他学生能否通过诵读把自己体会的感情较好地表达出来呢?这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作品主旨、情感、诵读水平的把握,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师:大家都说刚刚诵读的同学把作品的感情没有体现出来?那你们理解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呢?能否通过诵读演绎出来呢。
生:我觉得是悲情。
师:那请你给大家示范一下,看一下大家能否体会到。
生:好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
师:同学们,他诵读的怎么样?你们有没有感受到他诵读时的“悲情”?
生:有一点意思,但不是很明显。
生:好像没有表现出来,我听了之后感觉感情是很平淡的。
师:看来,这位同学的诵读技巧还得提高。
生:老师,我读了之后感觉诗人想表达的情感是孤独寂寞的。而且课文后面的习题里面也说作者的情感是孤独寂寞的。
师:你很聪明,知道利用文后的习题推理。那请你诵读一下作品,把你体会到的孤独寂寞的情感表现出来。
生:好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
……
通过这种办法,不仅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对此细节的捕捉、利用,掌握了学生对作品主旨的把握,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处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极大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满足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求。
课堂教学中,有时候学生的提问会让我们措手不及。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可能会中断教学,大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很尴尬。个别老师还会将其视为学生在故意刁难老师,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其实,这是一个好现象,一方面表明学生在课堂上很关注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表明学生在课堂上也在思考一些问题。只不过这些问题可能不是教师提前预设到的。其实,如果能利用好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非预设、“刁钻”性问题,可以给课堂带来活力与生机。
笔者在执教《青玉案·元夕》时,就遇到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万万没有想到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刚开始也有点心虚,毕竟自己课前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处理得当,此问题刚好给本课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没有搞明白。
师:什么问题?
生:“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她”?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谁来帮他解答?
生:我的理解是古代(汉语)没有“她”,只有“他”,这是通用的一种表达。民国时期还有很多大作家把这两个字混用。
生:这里的他就是指作者自己。他内心很矛盾,一直在寻求解脱、安慰。在此次元宵节,他突然想明白了,找到了以前那个坚持自己信仰、理想的辛弃疾,他知道了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去做。
师:他们俩的回答你满意吗?
生:好像很有道理。我比较认同“他”就是指作者自己,可能作者在坚持自己的信念、理想的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动摇过,甚至想过放弃,但是他一直坚持下来了。此次寻找,是要再次提醒自己别跟那些醉生梦死的达官贵族一样忘记国家的耻辱与仇恨。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上课前对整堂课的设想、计划,上课时绝对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事先设计来组织教学活动。语文课不同于政治课、历史课,也不同于数学、英语。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作品主旨的理解时,不同经历、背景的学生一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课堂上可能产生一些教师未曾预料的设想,这些细节有的要靠教师去捕捉,有些要靠教师去合理利用。关注细节,预设细节,捕捉细节,提升细节,我们的课堂教学会更加精彩。
课题名称: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院级课题,课题编号:2014NSJY03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教学细节,细而不小[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3年12期第16~17页
[2]李宇明.语文教育的七个维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12上期第6~10页
[3]温儒敏.语文课要“聚焦语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