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雪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备受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韩国也不例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其共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21世纪,韩国在第七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紧随时代步伐并结合自身教育实际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多次颇具特色的修订。本文主要以韩国2009年的最新一次课程修订为对象,对其改革背景和特点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为我国当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韩国;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修订
DOI:10.16083/j. cnki. 22 - 1296/g4. 2015. 08. 058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8-0123-03
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信息化趋势的迅速蔓延使得知识与人才竞争席卷全球。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受到严重的冲击,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韩国于1997年12月30日颁布了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开启了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自此之后,韩国一直致力于课程大纲的修订工作,截至目前已对其进行了五次修订,最近一次始于2009年。韩国与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早期教育发展经验,研究21世纪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特点,对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21世纪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进入21世纪,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步人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基于上述国际背景,世界各国均相继进行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例如:英国继1999年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后,于2000年9月开始实行新的国家课程,自此翻开了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篇章;而美国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以2002年布什总统签署的《不计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NCLB)为开端;俄罗斯于2004年3月正式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由此可见,改革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已成为21世纪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驱动力。韩国自然不甘落后,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适应世界范围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
(二)国内背景
众所周知,韩国是一个地域狭小、资源匮乏的国家,但仅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其各项指标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缔造了绝无仅有的“汉江奇迹”,特别是在移动通信技术、半导体技术、制造业等领域更是遥遥领先。如韩国的三星电子、LG电子、现在电子在世界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分析韩国的崛起历程,可发现其一系列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开发,韩国十分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二、21世纪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课程目标——强调四大核心目标
为了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急需转变韩国以往课程偏重灌输的弊端,重新确立课程目标,以促进其自身的不断发展。基于此,韩国2009年课程修订提出了四大核心目标,即课程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深化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以及改善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为最终造就新一代的韩国人打下坚实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强调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得以提升。其二,在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强调课程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读、写、算等基本技能,当面对问题时能够全面考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最终能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其三,在深化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方面,首先,强调对本国文化的欣赏与理解。韩国是一个尤为重视本国传统文化的国家,因此十分强调对其文化的理解、内化及传播。这一点在历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上均有所体现,其目的是将本国的文化发扬光大,以期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其次,强调对国外文化和多元文化的接受与理解,以期进一步适应全球化的浪潮,开阔学生的视野。其四,在改善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强调课程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其思想意识水平,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要增强其使命感,服务群众,贡献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课程内容——凸显适切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首先,引入差异课程理念,凸显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在最新的课程修订中,差异性概念的引入无疑成为最值得关注的要点之一。纵观韩国以往课程内容的设置原则,不难发现,统一性一直贯穿其中,这种过分的统一要求不仅会使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弹性空间,而且也难以满足个体的多样化需要。差异课程的引入将彻底打破这一局面,学生可根据自身水平选择合适的课程,使课程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从而进行有深度的学习。具体表现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课程要在学生学术能力的基础上体现出差异,而在高中阶段,课程则要在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倾向上体现出差异。 其次,囊括全方位科目领域,凸显课程内容的全面性。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兼顾当下与未来,新课程将高中阶段的教学科目划为四大领域,即基础领域、探究领域、体育与艺术领域、生活与教养领域。这四个领域几乎囊括了新时代所要求人类必备的基本素养。
最后,合并相关教学科目,凸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韩国以往的课程体系涵盖了过于宽广的主题领域,而每一领域又细分为若干科目,科目过多,导致课堂教学只能关注简单的表面知识,很难对每一主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为解决这一问题,韩国2009年新一轮课程修订尤其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即将相关的科目按其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结构归入同一学科,打破各分科课程间牢固的界线,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小学三至六年级为例,修订前的课程包括以下10个科目,分别是韩国语、道德、社会、数学、科学、实科、体育、音乐、美术和英语,而修订后则合并为七个科目,分别为韩国语、社会/道德、数学、科学/实科、体育、艺术、英语。
(三)课程设置——体现灵活性、整体性和选择性
首先,创建年级组和学科群,体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本次课程修订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于引入了年级组与学科群的概念,其目的是实现年级间及学科间的良性互动,强化课程纵向与横向间的联系。在创建年级组方面,将小学至高中九个年级分为五个年级组,其中小学阶段每两个年级为一组,共形成三个年级组,初、高中阶段各分为一个年级组。这种划分打破了年级界限,有助于实现各年级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与校风。在创建学科群方面,新课程强调将相互关联的科目划人同一学科群,进行集中学习,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解决以往课程科目过多及缺乏整合的弊端,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其次,将基础教育课程划分为“共同教育课程”和“选择教育课程”,体现课程设置的整体性。新课程致力于形成整体、连贯的课程体系,将原来的“国民共同基础教育课程”(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一年级开设,共十年),改称为“共同教育课程”(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开设,共九年):将“以选择为中心的教育课程”(高中二至三年级开设,共两年),改称为“选择教育课程”(高中一至三年级开设,共三年)。这一变革的主要意义在此简单概括为以下两点:一是将中小学阶段和高中阶段课程清晰地划分为两部分,明确各自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更好地实施和管理课程:二是将选修课程覆盖至整个高中阶段,增加了选修课的课时比例,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最后,开发校本课程,体现课程设置的选择性。新课程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鼓励学校依据学生的需要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相应的修订或开发新的学科。如允许初中学校有20%的课时机动权,开设二至三门课程,还可以调整国家课程学科设置顺序。对于高中学校则增加其校本课程开设的权利。
(四)课程评价——注重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新课改确立了新的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同时加强了对课程质量的管理。通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多元素质人才的需要。新课程的评价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相应地实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考查学生课堂的表现情况、考查学生课下的实践情况、随堂测验,等等。
三、21世纪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及时更新课程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课程理念正发生深刻的变化。韩国的新课程特别强调国际意识教育、文化理解教育、个性化教育以及创新意识教育,这为我国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及时更新课程理念,树立新的课程观,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学生观、以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观、以科学和人文学科相结合为核心的课程文化观等。
(二)适当调整课程目标
韩国课程目标的设定强调与时俱进,并始终着眼于未来。其课程目标的确立能够考虑到国际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品质、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以期最终实现全人教育。因此,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调整和改进课程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时培养出未来社会需要的、同时能无条件应对时代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三)合理优化课程结构
21世纪韩国的课程结构表现出重视综合课程、选修课程及校本课程的特点,借以改变其课程结构偏分科、缺实践的弊端。当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一直强调对这三类课程的设置,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实际开设这几类课程的地区和学校少之又少。未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加大此方面的投入力度,逐步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
(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韩国新课改形成了全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并逐渐加以完善,这一点值得我国参考。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需不断地完善我们的课程评价体系。首先,要做的便是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其次,要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我国同韩国一样素来有借助考试选拔人才的传统,但近年来我国的中、高考制度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抨击,许多学者和民众把造成学生死记硬背、动手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应试教育。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现阶段,考试仍是一种客观有效的评价方式,在没找到更合理、更高效的评价手段之前,还不能取消这一制度。唯有通过不断改革,使其更加合理才是上策,例如:在设计考题时应多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多关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加开放类型试题;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具体科学科目可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