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混合学习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

  • 投稿张赢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679次
  • 评分4
  • 67
  • 0

王艾

(东北石油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大庆163318)

摘要:本文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传统课堂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化学习的优势和弊端,进而阐述了混合学习的内涵,并对混合学习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混合学习;数字化学习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1.037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83—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DSGB2014070。

收稿日期:2014—07—10

作者简介:王艾(1982—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东北石油大学图书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信息管理,教育技术学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机、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怎样将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与基于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相融合,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一直是信息素养教育者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将根据混合学习的原理,运用数字化学习的方法,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应用进行探讨与研究。

一、在信息素养教育中,传统课堂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学中心角色定位的偏颇

传统课堂学习以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中心,课堂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所以,难以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忽视

传统课堂学习过程中,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但是,在同一班级中,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使用同一教材进行授课时,学生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所以,学生学习内容的需求差异往往被忽视。

(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性的缺失

在传统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指导,往往更重视考试的成绩,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其自主性会逐渐丧失,不利于发挥其学习潜能。

二、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学习的优势与弊端

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又称为网络学习,是指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数字化学习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学方式更先进,学习资源更丰富,学习空间更自由,更重要的是其从根本上颠覆了原有的师生关系,实现了学习过程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现实。但同时,数字化学习存在的问题也在实践应用中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对学生的约束性减弱。数字化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侧重以学为主,所以,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缺少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可能会放弃自主学习。其次,师生间的沟通机会减少。单纯地依靠数字化学习会使得师生之间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陌生感和抗拒感。[1]再次,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对于教育本身而言,教师与学生之间是需要相互认可、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等情感因素支持的。[2]在传统课堂学习中,学生与教师直接进行沟通和交流,其良好表现可获得教师的认可、鼓励,其提出的问题可直接得到解答。但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教学缺少这样的环节,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混合学习的内涵和应用模式

(一)混合学习的内涵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将传统授课方式与数字化学习有机结合的混合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发挥网络环境下数字化学习与传统教学的特色,将二者优势相结合,这种结合即是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或Blended Learning,简称 B-Learning)。从教育思想来看,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是单纯地“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主导—主体相结合”,即在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重视充分发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3]在学习主体、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等多种维度实现混合,利用传统课堂与网络资源,最终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的混合学习。

(二)混合学习的应用模式

Craig Bamum和Wiliiam paarmann提出了四段式混合学习应用模式:1.教师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学生从网上获取学习资源,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进程,学生完成网络学习任务。2.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面授,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3.通过在线交流、即时通信等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4.教师通过即时通信软件、微博、微信等网络通信手段帮助学生讨论问题,实现小组协作学习。

四、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

(一)教学系统的设计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以及学习评价等要素,本研究在结合混合学习应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混合学习的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流程。首先,集中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课程基础内容,然后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再在课堂上提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教师帮助解答。之后,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开展信息检索实践。在这一阶段,学生将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协作学习和竞争,最终完成作业和考试,获得学习评价。

(二)教学内容模块的设计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课程的讲解过程中结合网络信息技术,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不同专业的文献信息检索方法嵌入到实际教学中,通过实例分析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这三个层次的能力。因此,学习的主要内容应以多层次、渐进性、实用性为特点。

(三)学习活动的设计

1.课堂学习。在进行课堂学习时,教师与学生可以直观交流,开展提问、讨论等活动。2.网络学习。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的进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结构化学习,从自身的学习情况出发,对不同环节进行巩固和评价。3.基于网络的小组学习。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通讯与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交流,接受指导并分享经验,还可以进行在线测试、小组讨论等活动。

(四)学习活动的评价

学习活动的评价是指为达到培养学生的目标,按照科学的标准,在教学体系中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学生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给予的评价,它主要涉及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4]混合式学习活动的评价指的是在混合式学习活动中,评价学生在面授学习活动和网络学习平台各个方面的学习表现,重点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5]纸质或电子作业、小组协作、在线测试等均可反映学习的表现情况,进而可以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学习方法的运用、学习态度等多个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

五、结论

混合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研究和应用与互联网、无线通讯等技术的发展同生共荣。通过对其他学习方式的“混合”和“综合”,混合学习为学习过程中各种因素的适当融合提供了可能,从而具备了超越单一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特色。随着教育观念的逐步改变以及混合学习课程设计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的不断深化,混合学习将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带来优化的学习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晓瑗,王宏.网络学习及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2]李金友,安磊.网络课程中情感交互设计的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4).

[3]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

[4]魏霞,王胜.网络学习评价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

[5]高瑞利.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