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一凡
【摘要】目前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推进仍面临着不少基础性难点和政策性障碍。本文试图通过三地人才结构的差异与特色,从比较竞争优势的角度,提出人才错位发展的思路。通过“错位”配置,实现人才“互补”,形成受益互享、优势互补的区域人才开发格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人才结构;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作者简介】李一凡,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人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人才学。
2011年的国家两会把“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标志着“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进入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京津冀人才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带动人才一体化,而人才一体化也必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前,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推进仍面临着不少基础性难点和政策性障碍。本文试图通过三地人才结构的差异与特色,从比较竞争优势的角度,提出人才错位发展的思路。通过“错位”配置实现三地的人才“互补”,即京津冀三地应根据各自的人才发展和需求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各安其位”,而不是盲目“开展人才大比拼”,只有这样,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才有可能取得实效。
一、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内涵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目的是通过人才自由流动和人才优化配置,实现都市圈共同利益最大化,包括人才开发效益最佳化、人才价值实现充分化。其核心是人才市场一体化,基本对策是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协调机制,从而逐步形成一个“人才开发共同体”,包含预测规划一体化、教育培训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选用配置一体化、使用调控一体化以及人才流动一体化等,最终实现都市圈共同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京津冀人才交流融合共同发展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在区域内各地区功能定位科学,经济结构错位,产业布局合理,在形成相互支撑、互为补充格局的前提下,政府部门对不同人才需求进行调控、引导、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结构与人才结构相互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人才资源的整体效能。
河北省在《河北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关于“京津冀人才交流融合”的表述是:围绕提升京津冀区域人才综合竞争力,以“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为河北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目的,实施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构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举办京津冀经济圈发展高层论坛,完善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对区域内人才合作的统筹协调。重点围绕河北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各种形式的人才合作和智力引进,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建立区域内科技教育项目合作机制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共享机制,围绕区域共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推动区域内高校、科研单位、工商企业之间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合作,着力打造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共建共享平台。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打造一批京津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积极推进统一开放的京津冀区域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在区域内形成人才工作制度衔接、政策互惠、资证互认、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受益互享的区域人才开发格局,营造有利于引进京津人才智力、推进区域人才合作的良好政策环境。
上述内容,显示了河北对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极大期待,显现了河北以“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为河北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热忱,确立了“打造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共建共享平台,打造一批京津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引才格局,选定了“营造有利于引进京津人才智力、推进区域人才合作的良好政策环境”的路径,表达了“在区域内形成人才工作制度衔接、政策互惠、资证互认、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受益互享的区域人才开发格局”的殷切期望。
二、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难点
京津冀一体化的热潮,拉近了河北与北京、天津的距离,可以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一次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谋求跨区域合作实现“事业共同体”。从国家层面上讲,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提升,优化相关区域的发展战略。从百姓层面上说,可以缓解京津冀尤其是北京在交通、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压力,提高该区域人们的生活品质。尽管京津冀区域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目前京津冀一体化仍然存在着一些基础性缺陷,如行政地位不平等,高层合作磋商协调机制少,资源、人才、基础设施等配置是否可以共享共担,整体合作的理念和合力能否达成一致以及三地能否合理布局产品市场等,都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必须克服的地方障碍。
(一) 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1.各自为政导致深度有效的人才合作机制难以形成。虽然京津冀人才的储量比较大,但是人才资源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尽管从地域上来看,京津冀区域是一个整体,但由于京津冀分属于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行政关系各自独立且三地在经济发展、教育资源、人才拥有量、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差距很大,许多工作难以全面协调和推动。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自然环境保护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长期有效的协作机制还未形成,由此造成三地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有效的深度人才合作机制。
目前,京津冀地区的人才合作主要以人力社会保障部门为主,不外乎签署人才合作协议、举办区域人才交流会,力度有限。例如,2011年《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宣言》提出要“优势互补、市场推动”,但是其提到的“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六项措施,主要针对的是高端人才和体制内职工,如“实现专家与职称资格互认”“定期交流两院院士高等层次人才信息库”。与普通职工有关的仅有一条——“实现三省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建立互相包容的社保制度”,但至今也未实现。
2.产业同构导致人才虹吸效应突出。从产业布局的角度看, 区域内三地基本发展形成了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产业,目前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内没有统一的经济发展规划, 三地在确定主导产业时很少从区域利益的角度出发统筹兼顾,导致产业同构的现象比比皆是,加深了三地对相关产业人才、技术和资金的竞争,使整个京津冀区域无法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产业上的无序竞争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从人才流动的角度看,一方面随着北京的快速发展,良好的经济人文环境、教育医疗环境和生活环境对周边地区人才产生强大的虹吸效应,导致津冀特别是河北的高端人才不断外流。另一方面,三地产业的同构现象使得津冀主导产业的高端人才竞相涌入北京、天津,原本发展明显滞后的河北,更缺少了高端科技人才的支撑,对当地的产业发展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持续拉大三地的发展差距。
3.差距悬殊导致人才资源难以合理配置、顺畅流动。一方面,京、津地区凭借其强大的竞争优势,大量吸取周边城市的资源,使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其集聚;另一方面,受行政区划利益驱动的影响,京、津两市的产业扩散主要集中在本行政区内,对周边城市无法起到持续和强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京、津两市对于京津冀区域甚至环渤海经济圈内人才的“虹吸”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造成“大树底下不长草”的局面,河北省因此受到更大影响。京津冀区域内各地经济、科技、文化水平差距较大。北京、天津的综合实力很强,科技领先、经济发达、人才济济,而河北的综合实力较为薄弱,与两大直辖市存在巨大的落差。由于涉及到档案、社保、户口、待遇、机遇、环境、前景等多方面的限制,京津冀三地的人才在区域内的流动性比较低,大部分处于静态拥有状态,未能发挥其科研和学术的专长,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尚未形成。
由此可见,实施京津冀都市圈人才发展一体化战略是一个较为长期、复杂的过程。在不同行政区划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往往扮演着本地区利益的代表者,所追求的是地方利益最大化。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地域的联系往往是以利益为纽带的,利益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内在驱动力和核心,这对推进京津冀都市圈人才发展一体化也不例外。只有以利益为纽带,形成互惠互利、共赢共享的动力机制,达到共同利益最大化,各人才开发的地域主体才会积极参与“一体化”的进程。为此,京津冀三地应该坚持平等、民主、诚信原则,共同参与京津冀都市圈人才发展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这是“一体化”进程中协调递进的基本保障。只有克服三地之间协调发展中的各种障碍,补齐河北发展中的短板,实现超越,才能弱化北京的“吸入”功能,强化其“输出”功能。北京、天津应该明确的一点是,河北是与北京、天津一样的发展主体,京津冀要想协同发展,首先要加大扶持力度,让河北崛起是关键的一步。
三、京津冀应根据各自的人才结构,选择错位发展的路径
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是三地人才结构的“错位”配置以实现“互补”,而不是三地各自所期望的人才结构“完整”以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采取错位发展而不是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考量依据,是京津冀三地的人才结构差别很大,特点突出且各有所长。
(一) 京津冀人才结构比较
京津冀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总量及分量比较(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1.三地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分量统计: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北京45万人,天津8万人,河北9万人,北京是河北的5倍,天津与河北基本持平;本科学历人才,北京188万人,天津64万人,河北119万人,北京是河北的1.58倍,天津仅是河北的1/2多;而大专学历人才,北京162万人,天津77万人,河北198万人,河北却是北京的1.22倍,是天津的2.57倍;可见,河北在研究生级以上高档次学历人才拥有量上仅为北京的1/5,但在学历层次较低的大专学历人才拥有量上占有较大优势。
2.三地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总量,北京395 万人,天津150万人,河北326万人,北京是河北的1.21倍,是天津的2.63倍。可见,北京无论在高学历人才总量方面,还是在专科及以上所有学历人才总量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而河北在本科、专科学历人才总量和专科及以上所有学历人才总量上均大大超过了天津,显示了河北在中等层次学历人才总量上的相对优势。
3.京津冀三地每万名从业人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数,显示了三地人才密度现状,显现了三地劳动力的素质状态,北京4974 人,天津3390人,河北2950人。北京是天津的1.47倍,是河北的1.69倍。
4.三地高档次人才的差距,京津冀每万名从业人员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统计:北京563人,天津190 人,河北86 人。北京是河北的6.5倍,是天津的3 倍。这一数字更是拉开了三地之间高档次人才的差距。显示了北京拥有的高层次学历人才的绝对优势及河北的绝对弱势。
5.京津冀三地各档次技能人才在总量及分量上的比较。
(1) 三地高级技师人才总量比较:北京3.16万人,天津1.26万人,河北4万人。北京是河北的79%,天津是河北的32%。
(2) 三地技师人才总量比较:北京6.8万人,天津3.42 万人,河北12.61 万人。北京是河北的54%,天津是河北的27%。三地高级工人才总量比较:北京24.51万人,天津13.3万人,河北41.8万人。北京是河北的58.6%,天津是河北的31.8%。
(3) 三地所有等级技能人才总量比较:北京34.46万人,天津17.99万人,河北58.41万人。北京是河北的59%,天津是河北的31%。
由此可见,河北无论在技能人才分量方面,还是在技能人才总量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这是河北的人才特色。
6.京津冀三地技能人才密度现状,这一数据显现的是三地技能劳动者的素质状态。
(1) 三地每万名从业人员中具有技师及以上等级人才数:北京125 人,天津106 人,河北150人。北京是河北的83%,天津是河北的71%,这一数据进一步显示了河北技能人才群体的优势,北京位其次。
(2) 三地每万名从业人员具有高级技师人才数,北京40人,天津29人,河北36人。北京是河北的1.1倍,天津是河北的81%。这一指标河北稍逊于北京,但优于天津。
7.高学历研发人才和产学研经费及发明专利的比较。
(1) 高学历人才密度,即每10万名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北京41.5人,天津13.2人,河北5.2人。北京是河北的7.98倍;是天津的3.14倍。换句话说,河北高学历人才密度仅占北京的12.5%,占天津的39.4%。
(2) 产学研经费支出,即对研究院所和高校的支出:北京27.34亿元,天津9.76亿元,河北3.7亿元。北京是河北的7.39倍;是天津的2.8倍。换句话说, 产学研经费的支出, 河北仅占北京的13.5%,占天津的37.9%。
(3) 发明专利数:北京56.18百件,天津30.5百件,河北10.58百件。北京是河北的5.31倍;是天津的1.84倍。换句话说,发明专利数河北仅占北京的18.8%,占天津的34.7%。
从这组与区域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人才—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每10 万从业人员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显现了北京的绝对优势和河北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单薄,天津居中偏下。科技经费对研究院所和高校的支出数额,体现了区域产学研合作的力度,北京在这一指标中继续显现了强势,而河北的力度仍然弱小,天津仍然居中偏下。区域拥有发明专利数是区域科技创新成效的表征,在这项指标中,北京的优势和河北的弱势仍然对比明显,天津在拥有发明专利数上尽管优于河北,但与北京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从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第一,在高层次学历人才的拥有量和高层次人才密度以及产学研经费支出、发明专利等方面,北京的绝对优势及河北的绝对弱势显而易见;第二,无论在技能人才分量方面,还是在技能人才总量方面河北均具有较大的优势,这也是河北的人才特色;第三,在本科、专科学历人才总量和专科及以上所有学历人才总量上,河北均大大超过了天津,显示了河北在中等层次学历人才总量上的相对优势。
基于以上分析比较,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三地经济结构“错位”,而不是通常所说的经济结构“均衡”;一个重要的出发点是三地人才结构的“错位”配置以实现“互补”,而不是三地各自所期望的人才结构“完整”以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个重要的行动方案是各地要根据自己的人才发展实际和人才结构特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各安其位”,而不是开展人才大比拼,只有这样,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才有可能扎实推进。
优胜劣汰是自然界演化的基本规律;在竞争中求生存,是市场的铁律;在竞争中求发展,是社会的现实。竞争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竞争的过程当中,能够促进事物量的积累与质的提升以及事物发展效率的提高,带来的结果是资源合理流动与配置。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而竞争优势只是某些方面的独特表现,是某种不同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品质,是在竞争中够脱颖而出的特质,而比较竞争优势意味着这种竞争优势是“比较意义”上而言的, 即这种优势是和其他主体比较而言的优势, 我们有的,别人没有。例如,在高层次学历人才的拥有量和高层次人才密度方面,北京是绝对优势,河北是绝对弱势,但无论在技能人才分量方面,还是在技能人才总量方面河北均具有较大的优势,在中等学历人才拥有量方面也具有相对优势,这就是河北的人才特色。因此,河北理应根据自己的比较竞争优势,选择错位发展、错位竞争的路径。具备比较竞争优势是竞争获胜的前提,但竞争策略至关重要, 既然是比较竞争优势, 就要求我们在竞争上必然采取“错位竞争” 策略,比较竞争优势和“错位竞争” 紧密相连,比较竞争优势决定竞争的前提与基础,“错位竞争”是竞争的路径与策略。为此,京津冀都要按照都市圈产业流程布局中的不同定位以及不同产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配置不同类型与层次的人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忌求多求全。走错位竞争发展之路,逐渐扩大比较竞争优势的领域与范围,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京津冀在人才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各自作为和共同愿望应该是:三地要坚持平等、民主、诚信原则,共同参与京津冀都市圈人才发展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只有以利益为纽带,形成互惠互利、共赢共享的动力机制,达到共同利益最大化,三地才会积极参与“一体化”的进程。以产业合作为基础,通过人才整合,提升区域综合发展优势;通过三地各自的人才结构及专长、特色,采取错位发展、合理利用人才,共同享长补短,形成三地在人才开发方面的优势集成与互补;通过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京津冀三地对区域人才发展成果的共享、共赢。河北要主动创造条件, 避免与京津共有优势的同构竞争, 在分工互补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拾遗补缺中寻求人才一体化的支撑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桂昭明.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人事天地,2011,(8).
[2]张勇.比较竞争优势人才培养中的几个关系[J].湛江师院学报,2010,(5).
[3]阮加,李欣.从产业转移与人才转移的互动机制看京津冀区域一体化[J].中国行政管理,2011, (2).
(责任编辑: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