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珊
(吉林省冶金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循环经济指的“资源”有自然资源、再生资源;指的“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能源。循环经济注重推行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循环经济;生态经济;GDP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083
1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既有紧密联系,又各有特点。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也称为绿色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产品)资源再生的闭环式物质流动,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循环经济指的“资源”有自然资源、再生资源;指的“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注重推行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与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强调的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生态经济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物质循环不仅是自然作用过程,还是经济社会过程,实质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是自然、经济过程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发展过程。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正是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物质循环是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转变,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中,物质循环是推行一种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是处于不断转换中。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在物资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生态经济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上。
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推行的理念: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已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二是新的经济观。就是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循环经济是用生产、替代、减量、共生链接、废旧资源利用、零排放等先进技术支撑经济,要求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功夫。
三是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视为可利用的资源和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既考虑其对自然开发能力,又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要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新的生产观。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它的生产观念是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五是新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这是对环境不构成破坏的持续消费方式。并考虑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观念。
3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
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要按照生态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要求,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是转变到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模式上来,以“协调、减量、循环”为主要手段,落实到各个环节,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要完成经济转型必须建立一整套新的经济制度体系,包括产权、价格等基础性制度,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等规范性制度,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鼓励性制度,国民经济核算、审计和会计等考核性制度。国家经济综合部门要制定产业政策,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以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利用国债等渠道进行投资引导,在各行各业促进形成循环型清洁生产环节。要运用财政、税收手段,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节约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对生产再生资源的产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要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合理调整资源型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与再生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解决价格障碍。建立健全生态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补偿机制,发挥各种杠杆的调节作用。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消费者回收付费制度。明确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对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义务。
4结论
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是企业的挑战。它会对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给城市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城市在经济转型中,要重视城市建设、产业优化和老工业基地改造相结合,按照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念,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和功能布局,在城市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考虑城市产业体系之间的衔接和环境可容量,使循环经济在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社区得到全面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润芳.循环经济发展的条件及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6.
[2]王国印.论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政策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