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毕业生就业环境优化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3-30
  • 阅读量570次
  • 评分0
  • 0
  • 0

  [提要]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数以万计家庭的幸福和大学生个人前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在全面分析经济新常态含义、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包括对就业环境带来的影响基础上,深入分析造成毕业生就业环境问题的成因,从而提出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就业相关政策支持与社会保障服务;高校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深化教育改革,以解决结构性失业矛盾;社会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等政策观点。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优化;就业环境


  文/孙亚楠(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它有别于以往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进入一个经济中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新常态主要体现为以下三大特征:第一,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化为中高速增长的经济增长速度特征,在经济发展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的大背景下,社会和企业将同时需要大量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否则将无法完成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的转化;第二,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动力特征,当前时代充满了创造、创新与创业,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的水平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第三,经济结构从单纯增量扩张到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不断优化升级,以产业链升级为目的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主基调,现代产业体系即将形成。此时,我国各地人才与就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即毕业生人数增加与企业难以招到称心人才并存正是我国经济调整和转型升级扩大已经存在的结构性矛盾的结果。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从业者需求量有所减少,而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到就业市场当中,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令人揪心。因此,面对经济新常态,在不断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不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我们有必要研究经济新常态下毕业生就业趋势。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经济新常态概念的相关研究。经济“新常态”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发展有密切关系。自2014年5月,在考察河南经济发展时首次提到经济新常态发展,这一发展理念便对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毕业生就业问题。为了迎合经济新转变,毕业生就业需要从新的角度来对待。学者闫炎在经济新常态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中指出随着社会背景的迅速变化,经济新常态就是要找准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结构对称态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扬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沈思雅在对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探析中明确指出经济新常态是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动力和经济结构转型三个方面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总结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经济新常态开展的研究,本文加深了经济新常态基本概念的理解。经济新常态的“新”和“常态”分别是区别以往“旧的”、“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它更加注重经济稳定的增长速度、进一步优化的经济结构,表明当前国家和党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方面,我们要认识经济新常态特征,并以一颗平常心来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毕业生就业问题。


  (二)经济新常态对毕业生就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研究。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毕业生就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整体上来说经济新常态对毕业生就业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挑战性。综合研究总结如下:


  1、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等人才需求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经济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中国要想在新一轮经济技术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借助于逐步强化国家内部驱动力,借助技术创新的力量,真正实现对经济的转型和升级。这需要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对拥有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高校在培养大学生过程中,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部分大学生进入高校后,脱离父母的管束,摆脱高考的束缚,对自己放松要求,不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仍以天之骄子自居,导致就业时比较迷茫,或只敢在专业范围内选择职业类型,缺乏突破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


  2、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新兴产业的兴起对毕业生就业的机遇与挑战。如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经济兴起,小微企业得到发展,此时大学生可以根据互联网技术获得更广阔的就业和创业平台。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演变,第三产业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类型。第三产业具有吸纳大量劳动力的特点,毕业生在就业时可以不限定于国企、外企或者公务员、事业编等限制,可以拼接自身特长,在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寻找就业机会并获得报酬和自身发展平台。然而,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毕业生还是更倾向于选择留在一线城市发展,认为东南沿海城市就业机会多,而对真正缺乏高精尖人才的西北地区,很多毕业生不愿意选择,缺乏到基层、民营等第三产业或新兴产业开拓自己一片职业天地挑战精神。


  三、经济新常态下毕业生就业环境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最新信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从人才供需角度来看毕业生就业状况发现,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20万人,与上年795万毕业生相比,人数创下新高,因此“最难就业季”、“史上最难就业年”等字眼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根据麦克思研究中心公布最新数据,发现本科和高职高专的相关红牌专业和绿牌专业,其中红牌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根据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高职高专红牌专业分别为:法律事务、汉语、食品营养与检测、初等教育、语文教育,本科红牌专业分别为:绘画、化学、美术学、音乐表演、法学、历史学。


  绿牌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性专业。高职高专绿牌专业分别为:社会体育、市场营销、信息安全技术、软件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本科绿牌专业为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工程、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绿牌专业以知识密集型与科技密集型为主的高端产业为主,这符合当前经济新常态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要求,红牌专业的毕业生则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现状,但是并不能简单的总结为市场不需要该专业,而是需要高人力资本投入的高素质的人才,因此经济新常态对毕业生供求结构提出了严格要求。


  (一)技术性失业将成为常态。由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处于一个换挡时期,而在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涨幅态势不显著的情况下,新增工作岗位处于不确定状态。同时,由于劳动密集型人才无法拥有适应现代技术的更新换代能力,在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逐渐被淘汰,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必将改变传统行业对一般劳动力的依赖,造成部分就业者的结构性失业或技术性失业。


  (二)鼓励创新创业将是就业的常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转变教育观念的一个新课题,是符合时代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国家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必然趋势。经济新常态要求创新驱动力带动经济增长,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将鼓励创业的就业政策提上日程,因此这都是创新创业的良性土壤。


  四、经济新常态下优化毕业生就业环境政策分析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就业相关政策支持与社会保障服务。经济新常态下,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将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政府必须优化就业战略,确保经济平稳发展同时要稳中有进,促使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为人才培养创造机会。具体而言要做到法治社会背景下,政府首先应加强毕业就业转入政策法规、招考录用政策法规、权利维护政策法规、就业指导服务政策法规、创业扶持政策法规、就业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等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法规体系。无规矩不成方圆,当政府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才能有序展开后续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毕业生摩擦性失业问题。


  (二)高校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深化教育改革,以解决结构性失业矛盾。经济新常态下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的契合度,才能从源头解决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矛盾问题。(1)高校要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要,加大技术性技能型人才供给,向应用型教学转型。明确其自身发展的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凝练自身办学特色,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以创新作为“新动力”,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建设创新型国家;(2)高校要主动解决高等教育的“产能过剩”问题,对专业设置要根据市场需求,实现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明确市场需求的红牌专业和绿牌专业,根据自身特色,调整专业设置。同时,建立人才跟踪与预测机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及时反馈给各教学部门或具体到任课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真正人才。


  (三)社会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我国自2008年1月1日实施《反就业歧视法》以来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举证困难问题,因此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建立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社会观念势在必行。一是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人才观,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和发展前景,明确岗位要求,细化岗位职责,优化选人标准,确定用人数量和质量,也有利于建立公平就业环境。用人单位要建立并不断优化考核评价体系,不能单纯以数字化业绩来衡量员工优劣,要综合全面来考核员工以保证高质量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创造公平公正就业环境;二是社会要以包容之心接纳毕业生就业现状,引导毕业生就业观念,摆脱传统就业观念束缚,摒弃官本位思想、特权思想在毕业生就业中的现象,同时树立职业不分贵贱、不分等级的思想,只要学有所用,为社会发展贡献一己之力也是成功人士,也应该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五、结论


  本文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优化毕业生就业环境的必要性展开了全面分析,梳理了经济新常态的基本概念、对毕业就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机会分析,从而提出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发挥高校、用人单位、家庭的引导作用的相关政策,有理有据,具有一定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