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从文化视角看英汉谚语语言特征差异

  • 投稿PBsm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967次
  • 评分4
  • 58
  • 0

邢 菲 田永丽

摘 要:谚语是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谚语因受到民族生存环境、生活习惯、语言、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的影响而极具民族性。本文从历史渊源入手,通过文化视角对中西方谚语特征进行对比性研究,旨在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英汉谚语的差异,以便促进跨文化交际。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英汉谚语;文化差异;语言对比;

一、引言

谚语是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语句,是人类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谚语作为“民族文化之明镜”,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带有强烈的民族特征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反映了一个民族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生活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物产风貌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征,表达了一个民族对世态、生存方面的哲理性思考和待人处事方面的睿智,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广泛的通俗性和生动的口语化等特点。它语言洗练优美,教诲意义深刻,代表民族精神,体现国家文明。作为一种语言形式,谚语与文化密切相关,它折射出文化所涵盖的历史,世界观以及语言功能等等。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汉语里有丰富的谚语,英语也是如此。本文将从历史渊源、文化差异和语言特征三方面进行中西方谚语对比研究。旨在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提高人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认识。

二、中英谚语不同的历史渊源

(一)来源不同

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西方谚语有许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Give everyone his due.”(一视同仁)。该谚语反映了基督教“人人平等”的教义。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是世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的缔造者和主宰。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相关的谚语如下:

(1)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所不在。)

(2)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3)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汉语中的谚语则受到“儒”“道”“佛”三教的影响。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儒家的思想;“饶人不是痴,过后讨便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道家的思想。佛教起源于印度,汉唐期间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的寺庙、道观比比皆是,因此相关的谚语俯拾皆是。如:“不看僧面看佛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儒家思想根深蒂固。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为了巩固统治,利用儒家的天命观,自称为天子;又利用儒家的礼仪和三纲五常,形成一套尊卑有别、上下有序的等级,每个人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不能越位。如“小鬼斗不过阎王”“胳膊扭不过大腿”“官大一级压死人”“宰相家人七品官”。地域不同,自然景观各有其特点,不同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使得中西方谚语存在明显差异。英国是个岛国,四面环海,人们在长期的渔业中,创造出大量的英语谚语。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观察。例如:

(4)Who will not be ruled by the rudder must be ruled by the rock.(船离舵,要闯祸。)

(5)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 (平静的大海练不出好的水手。)

(6)It is hard sailing where there is no wind.(无风难使帆。)

(7)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像航海没有罗盘。)

(8)There’s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ome out of it. (有了大海,不怕没鱼。)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多离不开内陆山水。因此,汉语中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长江后浪推前浪”“七十二行,庄稼人头一行”“仰面求天,不如扑面求土”。“远亲不如近邻”则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中国人用“竹子”来形容坚强、高风亮节的性格,并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涌现”。而英国蘑菇比较多,所以英语用“just like mushrooms”(犹如蘑菇一样)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二)历史典故和寓言差异

英汉谚语来源于不同的历史典故,英语中许多谚语都来自《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例如来自《圣经》的谚语:

(9)When Greek meets Greek,and then was the tug-of-war.(两雄相争,必有激战)

(10)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入乡随俗)

(11)Under one’s vine and fig tree.(比喻安居乐业。)

(12)Let the dead bury their dead(比喻割舍旧情,抛弃往事。)

(13)Let us eat and drink,for to morrow we shall die(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此外,西方谚语中有许多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如:“Never say die”出自英国小说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在中国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具有很强的警策和教育意义。如“白天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三、谚语背后隐藏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滋生出来的。不同的文化必然反映了不同的民族特色。谚语的差异就很好地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风俗习惯的差异

习俗差异是中英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龙”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位置,是权贵、尊荣的象征。它威力无穷,变化无穷。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被称为“龙的传人”。有关龙的谚语大多含有褒义,而龙在国外语言中,含有贬义,指凶暴的、严厉的人。如“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the old Dragon”:魔鬼。最典型的差异表现莫过于对“狗”的态度。在汉语中,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与狗有关的谚语大部分有贬义,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等。而在英语国家,狗被认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此与狗有关的谚语大部分有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之日)等。

(二)价值取向的差异

1.人和自然关系取向

西方对待宇宙传统的观点是“天人相分”,认为人和自然是一对对立的实体。人和自然的对立中,人占主动,处于支配和改造自然的地位。因此,人们突出人与自然的抗争,不断地应对自然的挑战,努力支配、改造自然。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国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人事必须顺应天意,要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准则,顺应天理,方能国泰民安。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人道必须顺应天道,人只能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汉语中有许多谚语通过自然来关照社会,启迪人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说明自然规律和人事规律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2.时间取向

时间观念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民族的宇宙观和思维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克拉克洪的研究,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时间取向。在过去的时间取向文化中,人们尊重历史和传统,在现在时间取向文化中,人们强调此时此刻,在未来时间取向文化中,人们规划和掌控未来。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儒道两家的教义贯穿始终,都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人极其重要,在时间上就表现为过去取向。西方人则把“跟上时代“和“关注未来”作为行动的指南,采取未来时间取向。因为西方人认为,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 。

3.行为取向

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海洋文化。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西方人热衷冒险,敢于挑战的性格。“拼搏、进取”是他们精神的动力。人们相信只有不断努力,快速行动,追求效率,并获得成功,才是被推崇的品质。“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行动比语言更响亮。)“The shortest answer is doing”(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干。)

几千年来,中国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崇尚自然,倡导无为。人们力图“无为而有为”,无为是“自然”的延伸。一切人为的东西都不自然,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为人处事也应该顺应自然。办任何事情都不可凭主观欲望胡作非为。当然,“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不是坐以待毙,而是顺应自然的、更大程度、更高境界的有为。顺自然而为,即为“无为”,即循道而为。

(三)道德观念差异

1.孝道问题

孝道即孝顺父母之道。在西方道德中,虽然也要求儿女尊敬父母,但不强调对父母言听计从,子女都有自己的人格,更没有把“无后”看作不孝的罪行。有些谚语甚至表达了相反的观念。如:“Children suck mother when they are young,and father when they are old.”(孩子小时吃母亲的奶,老了享受父亲的财。)“Children are not to be?blamed for the faults of their parents.”(不能因父母之过使孩子受到责怪。)

在中国古训中,孝顺父母是儿女应尽的义务,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赡养父母及在身边侍侯父母等等。汉语中有许多相关谚语。如:“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父母教,该敬听;父母责,该顺承。”

2.妇女问题

西方国家妇女地位不像中国封建国家那样低下,反映在语言上,就有以下谚语:

(14)He that would thrive must ask his wife.(谁想发迹,就请教妻子。)

(15)He,who does not honor his wife, dishonors himself.(不尊重妻子的人就是不尊重自己。)?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女子受到更多的压迫。她们不仅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而且地位低下,不能与男子一起受教育,更不能出入社交场合。很多谚语反映了对女子的歧视:“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人头发长,见识短”“臣为君死,妻为夫亡”。

3.对待面子和名誉的态度

西方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犯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重要。如:

(16)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 but words will never hurt 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绝不会伤害我。)

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名誉常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一个有道德的人就会有好名声,通常也就有好面子。但是有道德的也可能在某种情况下失掉面子。如朋友突然造访时你的衣冠不整,这有损你的面子,但无损你的道德。中国人在传统道德观念影响下,既重视名誉,也重视面子。相关的谚语有:“人有脸,树有皮,没脸没皮没出息”“死要面子活受罪”“只要面子,不要夹里。”

四、英汉谚语外显语言特征差异

谚语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是因为谚语蕴涵着丰富的内容,语言通俗易懂,语音和谐。下文通过英汉谚语中的句法结构、语音特点等表现手段展现英汉谚语的语言风格。

(一)句法结构

1.简单句和复合句

谚语是语言中作为词汇单位的固定句子。由于谚语是词汇单位,又要易于记诵,所以句子力求简短。在英语中,谚语多数为简单句,用来说明一个主题,反映人们对该事物的各种价值观。以“爱情”这一主题为例。

(17)Lover should not be all one side.(爱情不是一厢情愿的。)

(18)Love will find out the way.(爱情自会找到出路。)

(19)Love and cough cannot be hid.(爱情与咳嗽一样不能隐藏。)

上面列举的这些英语谚语都是用简单句表示爱情观,使爱情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一种感情。英语中除了用简单句谚语反映爱情经验之外,也有少量的复合句谚语。

而汉语的情况正好相反。汉语中虽然也有很多反映爱情经验的谚语,但由于表现爱情观时常采用陪衬,复合句谚语就比简单句谚语多了。例如:

(20)鲜花终究会凋谢,唯有爱情永久存。

(21)甘蔗越吃越甜,爱情越长越深。

在英汉谚语中,有时所表达的内容相同,但所用句式不同,英语表达一般直截了当。汉语则隐隐遮遮,通过陪衬对应。例如:

(22)Love is a sweet torment.(爱情是甜蜜的痛苦)。

(23) Love is free.(爱情是自由的。)

(24)爱情不是强扭的,幸福不是天赐的。

(25)爱情在市场上找不到,爱人在店里买不到。

从关于爱情谚语的比较中,大致可以看出,汉语谚语多用复合句,在形式上多用排比,对偶。在内容上衬托、呼应。而英语谚语较多用简单句直指要害,一针见血。

(二)中西谚语的押韵差异

1.汉语谚语的押韵和英语谚语的尾韵

英汉谚语都讲究押韵,但两者有些细微的差异。请看下边的英语谚语:

(26)Well begun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27)First thrive and then wives.(先立业,后成家)

(28)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 (君子之交淡如水)

(29) 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在家千日好, 出门时时难)。

上述谚语,有的是两个短语,有的是一个句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每条谚语朗读起来该停顿地方的两个词,都有相同的尾音,或者以相同的元音结尾,或者以相同的元音加上相同的辅音结尾。由于同音重复出现在谚语中两个停顿地方的末尾,英语中便把这种押韵叫作“押尾韵”。通过同音的重复,读起来就能够前呼后应、一唱一和、音韵铿锵、节奏明快。

汉语谚语在朗读起来该停顿的几个地方出现同音重复,这种现象叫押韵。如:“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些谚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每条谚语朗读起来该停顿地方的那两字,都有着相同的韵母。如“天”和“边”都有相同的韵母,“麻”和“瓜”都有相同的韵母“a”,“宝”和“草”都有相同的韵母“ao”,而“深”和“针”都有相同的韵母“en”。这些汉语谚语通过压韵而富于声韵美和节奏感,人们在得到哲理性启发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感受。

2.汉语谚语的复辞和英语谚语的头韵

在英语谚语中,要说明两个词的关系,就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押韵:“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同音的重复,不像“尾韵”那样出现在停顿地方两个词的末尾,而是出现在谚语中两个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的开头。因此英语中称之为“头韵”。“头韵”同样使英语谚语产生了声韵美,增强了节奏感,因而使重点更突出,结构更加紧凑。

在汉语谚语中,如果要说明几个词的关系往往在这几个词的开头使用同音重复,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叫作复辞。如“换汤不换药”“救兵如救火”。这两条谚语通过几个关系词开头同音重复,一呼一应,一纵一收,十分顺口。

五、结语

谚语是一个民族智慧和经验的结晶,通过对中西谚语历史渊源、文化差异和语言特征的对比,可以看到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中西谚语异彩纷呈,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中西方的谚语有着很多的差异,这些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为了更加便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汉英谚语差异,去做更多的研究与探讨工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季成家.中国谚语选[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3]李家成.论师生交往的个体生命价值[J].集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7~9.

[4]罗圣豪.论汉语谚语[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5~17.

[5]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张履祥.试论汉语谚语词典的编纂[J].辞书研究,1989,(3):19~22.

[7]赵仲邑.文心雕龙集注[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2.

[8]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朱小蔓.关于教师创造性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1,(1):12~15.

(邢菲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15211;田永丽 四川绵阳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6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