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为革命奋斗的女性话语——浅析《青春之歌》女性革命追求道路

  • 投稿彻悟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608次
  • 评分4
  • 22
  • 0

陈 璇

摘 要:《青春之歌》是以塑造一位革命时代从个人抗争走向革命道路的女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为主线的红色革命小说。杨沫在革命与阶级斗争的主题中,以女主人公林道静的个人成长历程为主线,透露其失落的话语,并从她的话语和行动中反映了当时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选择和遭遇。该小说反映了一个社会现实:在革命时代,个人解放只能通过国家民族的解放才能够实现,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结起来,将内心的话语化为革命行动,并投身于革命事业中去才能求得肉体和心灵的生存。小说借助林道静这一角色,道出了知识分子为革命进行“思想改造”的必然道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革命 女性 知识分子 话语

“我要独立生活,要到社会上去做一个自由的人。”这来自革命时期女性的呐喊一直在我们耳郭缭绕,经久不息,似乎响彻古今,震撼人心……

杨沫的《青春之歌》作为一部红色经典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革命时代从个人抗争走向革命道路的女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杨沫题材的选取是:“通过林道静表现一个从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变成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程,表明党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的作用。”这是中国革命道路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个折射。

小说《青春之歌》在革命与阶级斗争的主题中,隐含着女性话语;在林道静的成长旅程中,笔者看到了女性在革命年代中的逃离和皈依,看到了女性追求解放道路上的坚决反抗和义无反顾!

作为一位具有革命精神的女性,林道静的成长道路经历了多次人生更迭。在她人生的第一次抉择中,她面对着来自官僚封建土地家庭的重重矛盾、父亲的虚情假意、后母的冷漠无情以及后来的逼婚。林道静忍无可忍决然吼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宁可死了,也不能做他们那些军阀官僚的玩物!您死了这条心吧!”这是宁死不屈的极力挣扎,这是拒绝军阀官僚恶势力的理智勇敢,这是作为新一代女性歇斯底里的顽强反抗!她在人生的第一次抉择中,逃离了厌恶的家庭,拒绝了封建官僚的势力和权贵,毅然离家出走,向自己憧憬的生活前进。杨沫在这里从林道静的第一次反抗中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多重问题暴露于表却难言,此刻的社会矛盾、家庭矛盾都已经激化了,改革势在必行。

时代在发展在进步,但历史的车轮难以改变岁月留下的痕迹,规律和真理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逝。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因势必行,《青春之歌》中反映的20世纪50-60年代的社会现实和趋势,时至今日仍然可见。国家政治的混沌黑暗、政治生活的问题暴露、群众百姓的反抗是促使改革进行的动因。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存在的贪污腐败的现象势力相当庞大,不及时处理好,同样会激起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反抗和抵制!

当林道静自认为迈上了理想中的生活时,现实却把她的梦一点点地侵蚀……余敬堂的居心叵测,让林道静陷入阴谋之中,并且在无形中把她逼向绝境,甚至让她想到了死亡!林道静,这一女性知识分子,再一次受到了外界沉重的打击,这位原本意志坚强的女性逐步走向了消沉。她内心的呼唤似乎已经被那虚伪的社会淹没了,她的身影似乎已经被那邪气浑浊了,她的梦想似乎被那层层的阴暗所毁灭了……“她清醒一些,开始思索半个月以来的遭遇。人生为什么是这样的冷酷、残暴?她竭尽了全部勇气刚刚逃出了那个要扼杀她的黑暗的、腐朽的家庭牢笼;想不到接着又走进了一个更加黑暗、更加腐朽、甚至张大血盆大口要吞噬她的所谓的社会中。一切有为的青年,不甘心堕落的青年,将要怎样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下去呢?天地如此之大,难道连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的立锥之地都没有?”一个十八岁的有志女青年,就这样再一次被击退了,难道真的是没有立足之地吗?难道她的歇斯底里真的成了失落的话语了吗?

小说“以一个女子的故事和命运,来象喻知识分子的道路。”林道静挣脱了家庭的束缚,逃到了社会上来,流离晃荡的一个人在社会中迷失、迷茫。虽一开始的时候,心存高远、斗志昂然、意志顽强,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她终于难以独身抵挡一切外在的压迫和强暴。也正因如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只有在组织的领导下,把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结合起来才有出路。林道静此刻徘徊在个人走向组织、走向革命的道路中,才会如此被动和彷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性知识分子,更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敢于同恶势力和腐朽黑暗作斗争,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努力争取加入先进的中国共产党当中,在迷茫与混沌中,依靠强大的红色革命组织奋勇拼搏。

理想不断被现实冲击,内心的软弱却逐渐变为了怨恨,林道静以刚强、坚决的姿态抱怨道:“我恨!什么都恨!恨社会、恨家庭、恨我自己……为什么一个人不愿马马虎虎地活着,结果却弄得走投无路?”女主人公林道静无奈却愤恨的话语,让读者看到了沉默的女性的爆发,“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她决然地先选择了死亡,然后向死而生,把自己的怨恨倾泻出来!

这是女性意识的张扬和个人主义的奋斗,在女性被人轻视、忽视的革命时代,林道静总在走投无路之时,正视自己的生命和人生道路。不堪回首的成长经历,让她的内心不断地强大起来;不堪入目的社会现实,让她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定和明确;不想容忍的时代恶习,让她选择了投奔革命的道路!女性失落的话语在心智的变化中返回……女性解放,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只能通过国家民族的解放实现,具有共产主义的信仰,愿意为真理、为大多数人的幸福斗争,勇于把自己的命运与人民命运联结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为人民谋利益、谋福利,同时也是一种个人理想和追求的实现道路。

“正如传统社会女性的地位与意义是由其所从属的男性决定,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价值由其依附的政治力量而决定。”林道静在小说中既从所跟随的男性身上折射自己的意义,也从自己追求的政治力量上体现自己的政治价值。林道静与四个男人之间的情爱故事,成为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政治道路的演绎,她先后跟随胡梦安、余永泽、卢嘉川和江华,实质分别成了国民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共产党等不同政治力量的化身,林道静在他们之间的取舍便成为了“知识分子”对现代中国政治力量的选择。这也使得这一女性知识分子的形象更深入人心,知识分子在革命时期的成长道路也具有了特别的情感韵味。

革命与女性的纠结,革命与爱情的纠葛,革命与道路的选择,林道静演绎得淋漓尽致。她与余永泽分手,不仅仅是感情上出现问题,更是因为思想达不到共识、选择的奋斗方向不一致,造成了政治分歧;而后爱上了热衷革命事业的卢嘉川,在这份爱的背后隐含着“因为你革命,所以我爱你”的话语……在爱情与革命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下,林道静展现出了个人对革命的热情和勇敢的追求,她的爱情经历蕴含着那隐形的话语,把爱情作为革命的动力,视革命与爱情于一体!

《青春之歌》中女性失落的话语,即使在如此宏大的政治叙事的遮掩下,依然那么铿锵有力。当林道静作为革命时代投身革命的奋斗代表时,她的成长经历让她寻找到了女性失落的话语。林道静作为女性知识分子,在困难艰难的革命时代毅然坚持自己的追求,虽在被迫追求自由解放,但仍然以积极的行动去应对面前的苦难与险阻,用强大的内心去抵挡自己向革命道路前进的一切阻碍。她的积极行动是不懈追求理想和勇敢坚持革命与爱情的隐藏话语的透露。从个人抗争到投身革命、无所畏惧、热情追求,是革命时代女性的显耀光辉!

始终不渝地追求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成为女性最真实的话语和声音……作为有理想、有追求、有知识的新青年,追求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是刻不容缓的职责;是守望红色革命的理想,坚定内心本真的追求,为革命奋斗的女性话语证词。在革命的道路上,我们绝对不止是一个人,内心激昂的勇士会一一出列跟上队伍,紧紧怀着共产主义的信仰,坚信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用青春去唱响心中理想之歌,化一切外在力量为内心的动力。

《青春之歌》让读者思绪漂浮在对国家和政治的思索中,对于革命、国家、阶级斗争等的问题,何尝不是每个人内心的精神诉求呢?一个有理想的人,渴望超越现实生活的平凡、短暂、无意义,他会为理想而不惜牺牲和奋斗一生。林道静的自我改造是可歌可泣的,她唱出了一首《青春之歌》,我们何尝不能呢?用先进的马克思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正视当下存在的种种弊端和社会问题,用我们的信念和决心去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在物欲横流、道德缺失的社会中,更需要一种大无畏的精神,用前人的脚印去警醒自己的行动,用前人的歌声唤醒自己的内心,用前人的背影激励自己的梦想!实践的反复检验,让我们更加确信国家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要跟上步伐,奋勇直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沫.青春之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程光炜.《青春之歌》文本的复杂性[J].上海:中国比较文学,2004,(1).

[4]何其芳.《青春之歌》不可否定[J].中国青年,1959,(05).

[5]胡军.从个人记忆到集体记忆[J].湖南: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4).

[6]张懿红.“革命”:作为女性写作的《青春之歌》[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7]贺桂梅.“可见的女性”如何可能:以《青春之歌》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3).

(陈璇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