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REAM模式下的美国文学教学
教学模式指的是“一种整体的教学方法或教学计划”。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美国文学教学模式应该是通过系统的文学阅读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利用学到的方法和思路解读和分析新的文学作品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作者采用了一种新的英语文学阅读教学模式—“CREAM”模式。
“C”(Comprehension)指学习者自己课前独立阅读,弄清所读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语言特点、写作风格等问题。
“R”(Response)指学习者在体验式阅读文学作品后,根据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所阅读的作品撰写读后感(initial response)。
“E”(Enrichment)指课上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进一步深入阅读作品,弄清作品的主题内涵、象征意蕴、隐含思想等,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A”(Activity)是指通过开展讨论、辩论、朗诵、表演、续写、改写等口头或笔头活动,要求学习者对原作进行深入研究。
“M”(Multi-media)指的是在阅读和研讨作品后,通过观看基于原作改编的电影或相关视频等,聚焦作品中的某一个问题,继续思考或研究,在更高层面领悟作品的内涵。【1】
在“CREAM”模式下,美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学习者学习的主要形式,集课前独立阅读、课上在老师指导下细读、基于阅读开展活动、课后观看改编电影及相关资源,层层推进,加深对所阅读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按照此种教学法的要求,美国文学课程应当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以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内容的主题为学习内容,以主题到话题再到细节为主要教学步骤,逐步学习并建立较完整的反应主观与客观世界及社会交际需求的知识系统。在这种学习方式下,知识不是经由老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和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为了更好地展现CREAM模式的教学过程,本文将以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课堂教学为例。《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该书敏锐地抓住了当代社会生活的主题,并以象征手法展现了“美国梦”传奇之下的嘲讽及悲怅。《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问世,奠定了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20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并被多次搬上银幕和舞台。
在第一次的课堂上,老师会把本学期要阅读的一些美国文学作品的阅读任务布置下去,其中之一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学生在两个星期之内通过查阅各类相关信息辅助完成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阅读,基本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及作者的语言特点、写作风格等问题(Comprehension)。在接下来的三天内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文学理论基础对《了不起的盖茨比》撰写一篇读后感(initial response)。第八周的课堂上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进一步深入阅读小说(Enrichment),并分小组开展讨论(Activity),弄清作品的主题内涵、象征意蕴等,丰富对作品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弄清楚《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独特魅力突出的体现在象征手法的应用上,从而深刻刻画了美国爵士时代的社会风貌和美国梦的破灭,如色彩的象征手法,白色象征了黛西的肤浅、愚蠢和不负责任。形象地将她的虚荣、她的无知、她的冷漠、她的自私和残忍毫无保留地暴露在读者面前,而这些都恰恰是盖茨比悲剧的根源;绿灯(green light)象征着盖茨比心目中的理想恋人黛西。盖茨比从社会的底层苦斗爬上来,并不是为了豪华的生活和物质的享受,而是上层社会那种所谓的“纯洁的爱情”,是一个理想,一个不可名状的、令人心醉神迷的浪漫梦想,是一个永恒的期待。在他心目中,黛西象征着美国上流社会一切美好的东西,象征着他的梦想、他的希望,代表着他“美国梦”的核心,绿灯发出的“又小又远”的微光指引着他从贫穷走向富裕、走向生命的终点。经过前面四个阶段的学习和研讨,学生对《了不起的盖茨比》已经非常熟悉了,最后是观看基于原作改编的同名电影(Multi-media),继续思考或研究,在更高层面领悟作品的内涵。透过这部小说,学生们可以感受菲茨杰拉德对二十年代表面繁荣的忧心,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美国传统信念的沦丧,最后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国梦”的破灭。
二.CREAM模式下的美国文学教材编写
从目前的教材来看,CREAM教学模式在美国文学教材中并没有得到很充分的体现。而且,目前大部分的英美文学教材基本上是专门为英语专业的学生编写的,如李宜燮、常耀信主编的《美国文学选读》(上、下册)、翟士钊主编的《美国文学选读》、程爱民主编的《美国文学阅读教程》等没有充分地考虑到非英语专业学生和教师教学的实际需求。没有合适的教材可用,所以教师本人必须自主或团队编写教材,为将来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美国文学教学打下基础。
第一,文学作品的选择。很多美国文学选读教材因采用长篇作品的节选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语录式”阅读遗憾。例如,大多数教材在介绍霍桑及其作品时,一般都会从《红字》中截取一个或者部分章节,但是作为霍桑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一个或者几个章节是无法全面传达小说的主题,读者也很难从中体会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更不可能直观体验到红字A的隐喻变化。1994年出版的钱青主编的《美国文学名著精选》中,编者在自序中谈到“美国文学中许多作家的长篇小说举世闻名,本应选其中章节加以分析,但这样做有时会有上下脱节,不易讲清的弊病,因此凡能有精彩的短篇,而这些短篇文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作家的思想和写作风格的,我们一般就不从长篇作品中截取片段。”【2】所以,我们可以选取霍桑的代表性短篇小说《教长的黑面纱》或者《拉伯契尼医生的女儿》等,篇幅适中,也突出地反映了霍桑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同时,可以把《红字》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第二,从内容难度上讲,所选篇章应该短小精悍,内涵深刻,尽量贴近生活而非过于抽象,避免选择难度过大、句子结构过于复杂的文章。选文前面应该适当介绍作家的创作生涯和作品主题思想及写作技巧等,后面可以选择性地对所选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学理论及部分难词句的中文注释,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作品。比如欧·亨利,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契诃夫和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短篇小说的精妙在于,它们不必过多铺陈背景和去脉,只需截取一个片段、一种情绪,用精准的语言展现微妙的人性,结尾处戛然而止,余韵悠长,它们以惊人的爆发力展开叙述,常常使读者唏嘘不已。在欧·亨利的小说中,你见到的大多只有形形色色的骗子,一个又一个的正挣扎在贫困线下的社会底层的人们。欧·亨利式结尾在《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短篇小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这类作品不仅可以让非英语专业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更能挖掘到深刻的文学内涵,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第三,美国文学作品的选材还要具有文本多样性,涵盖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按照美国文学作品的主题来编写教材应该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比如人与自然的主题、环境保护主题、人文科技主题等等。
三.CREAM模式下的美国文学课程评价
通过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美国文学的学业评价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即教师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对一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这种单一的水平测试会过分强调分数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文学体验。因此,在CREAM模式的指导下,本文将探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在美国文学课程中的运用。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者的动态的、综合的、过程式的评价,重视评价本身会带来的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具体可以采用师生共评、学生互评的多元评价模式,借助于美国文学慕课的广大资源,将评价延伸到包括课堂外活动的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激发自信,培养合作精神。终结性评价就是对课堂教学的达成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3】
1.美国文学原著阅读板块的形成性评价。在进行考核评价之前,老师把学生分成小组,以便他们一起阅读、讨论甚至实践。学生在对每篇作品阅读过程中,写下一定量的阅读笔记,可以是作品的内容陈述,也可以是阅读心得,甚至可以是自己改编小说的结局等等,这样更加有效地督促学生有效阅读和思考。最后的评价主体可以是老师、阅读小组成员,甚至可以是学生本人。
2.美国文学作品讨论版块的形成性评价。学生通过课前阅读和小组讨论后,课堂上老师会给学生提供分享的时间和机会,将提前准备好的材料通过多媒体手段全面地展现给所有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整个过程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对美国文学的浓厚兴趣,并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个评价主体由老师、小组成员和本人完成。
3.美国文学基础知识板块的终结性评价。为了检测学生对美国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美国文学史上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中的主题结构、艺术特色、语言风格以及相关文学理论等,老师有必要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测试,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美国文学常识。这个评价主体由老师单独完成。
在实施CREAM模式的美国文学教学过程中,作者始终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是一个系统”等理念,按照非英语专业学生发展目标精心选择美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材料,重视过程管理,注重形成性评估,深入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对美国文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美国文学教学中既定的教学目标。
[1]陈俊松:《英语文学阅读课程有效教学模式的建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2期,第26页。
[2]孙璐,金衡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高校美国文学教材述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3期,第70页。
[3]郭丹:《多元评价模式在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第126页。
(作者介绍:舒玲娥,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