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市箬横镇第二小学苦头(317500) 徐灵华
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和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
作为数学教师,就要重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就目前学生整体的审题能力状况来看,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学生的审题能力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每次批改完作业,我们在分析错题原因时,就会给学生戴上马虎、粗心的帽子,把这方面的问题都归于“粗心”。其实不然,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不可以只用一个“粗心”就解释和涵盖的。就是因为这样的忽视,才给了学生完美的借口,给了教师烦恼的源头。那么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审题能力,谈谈我的四点策略。
一、巧用“读”法,训练学生审题能力
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开始,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也是审题的第一步。课堂上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每出示一题教师都会带领学生仔细地分析题目的意思,每位教师都会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的时间。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讲得细致,学生听得认真,也能听懂,但是还有很多学生的成绩仍然无法提高。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在这种包办代替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师生的思维不能进入同一个“频道”,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无法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教师要善于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读。
1.准确读
训练学生先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要求学生在读题时像教师一样,把句子读连贯、读完整;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指名读、分组读、全班集体读等。
2.独立读
训练学生独立读题,而且要培养学生每道题至少读三遍的习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如果一个动作连续重复90天,就可以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我在学生开始识字之后的单元测试中就不再读题,其目的就是锻炼学生自己读题的能力。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读题目时放慢速度,连读三遍,再提笔答题,以此来强化培养学生反复读题的习惯:能按要求逐字逐句地过目、过指、过口、过心,达到手眼合一。让学生认识到熟读题目的重要性,时常出些“陷阱”题“刺激”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熟读题目的自觉性。例如“小红有15个苹果,吃了5个梨,还剩几个梨?”结果,几乎所有学生都举起了他们的小手,正如教师所料,答案都是减法,竟然没有一人提出质疑。我要求全班学生指着这一道题齐读两遍后,他们纷纷叫起来:“教师,我觉得这个题目有问题!”我追问道:“那为什么刚才都没有发现呢?”“因为我们刚才没有认真仔细地读题目……”通过类似的环节,让学生认识到认真读题能帮助自己读懂题意,就算没有教师的引导,自己也能发现并改正错误,从而明白读题的重要性,同样也树立了勇于解决问题的信心。
3.心中读
训练学生养成默读题目,并能自觉地进行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这一阶段的培养难度会比较大,因为它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才能展开的。另外,一年级学生还不太会认字,所以我觉得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二年级是起点,在往后的中高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完善发展。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我觉得可以做到这几点:一读题目,建立表象;二读题目,明确问题;三读题目,找出关键,并作记号。当然,学生若要想标注出问题及关键的字词句,就需要不止一次地默读题目,并且也需要做到边读边想边找信息,这样一来,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教师预期的目的。
因此,教师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这样学生才能仔仔细细地读,心平气和地读,才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启迪,才能提高默读质量。
二、抓住关键,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刚开始他们会比较难找到关键的字词句,甚至有些学生不知道从何找起,这时就需要依靠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帮助完成。这种帮助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强化训练。刚开始对学生不能有太高的要求,关键词语找到一个算一个,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说得出标准的理由,能养成标准的习惯就算达到了初级目标。至于其准确性和全面性可以在往后的教学中再逐步严格要求。对于这方面的培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扣”,就是紧扣关键词
例如,立体图形“搭一搭”中,让学生用所有的积木搭一搭,看谁搭得又高又稳。在这句话中关键词就体现在“所有的积木”和“又高又稳”上,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竖起来可以搭得高,球放在最上面可以放得稳。
2.“抠”,就是看看题目中有没有设置陷阱
比如有没有单位名称要转化,有没有多余信息的干扰,有没有特别需要关注的字、词和句。例如: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其中“5只鸭”这个信息是多余的,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抠”出有关鸭的信息,进行排除。
3.“分”,就是抓关键分层次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清层次,把整道题分解为几个小部分,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例如:小亮折了15只纸蝴蝶,爸爸折的只数是小亮的2倍,爷爷折的只数是爸爸的3倍,请问爸爸和爷爷各折了多少只纸蝴蝶?这道题可以分成两部分完成:爸爸折了多少只纸蝴蝶,爷爷折了多少只纸蝴蝶。这样一来题目之间的数量关系就会变得很清晰,学生解决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4.“索”,就是执果索因
如果题目的问句中直接指出了最后求的是什么,就可以从问题入手,执“问题”这个“果”去索取解决问题的“因”。例如:把100元平均分给四个学生。(1)每个人能得到多少钱?(2)如果平均分给5个人,每个人将少得到多少钱?针对第(2)问的“每个人将少得到多少钱?”需要思考:第一种情况分到多少?第二种情况分到多少?它是怎么分的?……就这样一问接着一问找到最开始的那个“因”。
三、细心观察,拓展学生审题能力
心理学认为,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低年级的题目大多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一年级加减混合,它是用小鸭子上岸下水的情境来说明的:原来有8只小鸭子,先游走了4只,又来了3只,现在有几只小鸭子?算式“8-4+3”。这样,学生观察情景的过程就是审题的过程。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学生在整个数学观察过程中一直处在探索研究的状态,他们在观察时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而生活经验正是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许多数量关系都能够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例如:
对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后,教师还需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图意,让学生知道剩下的少说明喝得多,相反,剩下的多说明喝得少。
四、动手操作,完善学生审题能力
动手操作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有时候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借助画示意图和线段图的手段。示意图和线段图直观性比较强,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弄清数量关系,理清思路,把难以接受的知识化难为易,可以说它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有效辅助工具。例如,少先队员种柳树和杨树共125棵,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3倍多5棵,两种树各种多少棵?又如,东西两城相距120千米,快慢两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在离中点24千米处相遇,相遇时快车行了多少千米?在教学中就可以通过画图、讲图等方式来易化题目。
在小学低年级常会碰到 “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画一画、拼一拼”这样的字眼,如,把1张长方形纸折一次可以得到哪些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折折拼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题意,正确思考,并且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教学:小雪套中7个圈,小华套中12个圈,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要解决这道题,学生首先要摆出或画出小雪套中的个数,再把小华的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和小雪的同样多,另一部分就是多出的部分,这样就能一眼看出小华比小雪多套的个数。
总之,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非常重要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环节。无论对什么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和先导。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重视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力求通过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严格地、持久地审题训练,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提高他们审题的能力,为他们进入中、高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