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巧妙加工教材演绎课堂精彩

  • 投稿变美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023次
  • 评分4
  • 30
  • 0

江苏睢宁县凌城实验小学(221200) 李 梅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但它仅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要对教材进行巧妙地加工,使教材更加富有挑战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给教材“变脸”,让它更加富有挑战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学生学习的数学应当是他们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数学,让他们在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中去思考、理解和应用数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如在教学“解决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时,课本上的例题是“已知本息和不同时间段存款的利率,让学生分别求出各个时间段的利息是多少”。这样的素材没有挑战性和时代气息,根本无法激起学生的“愤”。于是我大胆地对教材进行“换脸”,把例题的内容换成“帮李大爷决策”:李大爷把50000元存入银行,定期3年,眼看还有一个月就要到期了,不巧家里发生意外急需用钱。可是银行有规定不到期的一律按活期利率计息。这可急坏了李大爷,你们能帮他想想办法吗?(活期月利率是0.06%,三年的定期利率是2.52%。半年期内贷款利率是0.42%)“帮助李大爷决策”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一般学生认为“提前支取”是个好办法,既得到一部分利息,又解燃眉之急”;而有的学生想到了“先向银行贷款,然后等钱到期后再归还”更趋向一种理性的思考,最后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还是贷款合算。这样的教学,怎能不激起学生的“愤”?

二、给教材“增胖”,让它更加凸显过程性

数学教材是以静态的方式把数学思维结果表述出来的,如果教师在教学时直截了当地把教材呈现给学生,就会掩盖数学知识获得的思维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将思维结果的教学内容看成思维过程的材料,变静为动,凸显教材的过程性。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材分两步走,一步是体积公式的推导,一步是体积公式的运用。虽然教材也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自主推导出体积公式,但是我认为学习的材料过于单一,而且只提供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没有留给学生更大的思考探究空间,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及凸显教材的过程性还不够。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增胖”,分五步来教学。第一步,出示一根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30厘米的圆柱形钢坯,提出:张师傅想把它做成一个直径是10厘米、高是8厘米的圆锥零件,应该怎么办?有学生提出:先截取8厘米长的钢坯,再找出钢坯底面的圆心,最后沿着这个中心点和圆柱另一底面削去多余部分。第二步,让学生估计做成的圆锥体积大约是多少,并说出理由,从而初步建立圆柱与圆锥的联系:一个圆锥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小,可能是一半左右。第三步,实验验证,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第四步,抽象归纳公式,

第五步,尝试解答例题,巩固练习。第一到第三步主要体现了思维的外感过程,即通过观察、比较、猜测、实验等活动,从外部获得思维材料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第四步主要体现了思维的内化过程,即通过抽象、归纳等内部思维活动,对外感的思维材料进行深加工,形成结构;第五步是思维的再次外化,培养心智技能。这样处理,不仅能使学生轻松掌握和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猜想、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三、给教材“重组”,让它更加体现整体性

虽然教材是众多专家、学者深思熟虑后精心编排的,但它只是个“例子”,有时一个知识模块被人为地分成一系列连续的“小步子”,每一步涵盖的内容很少,缺乏探索性,因此,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智慧、经验和灵感对教材进行有效“重组”。

如“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材分为三个课时,先教学正比例,再教学反比例,最后进行对比练习。内容太零散,步子太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探索活动的开展。于是我尝试对其进行“重组”,把正、反比例放在一个课时完成,各教学一个例题。

学生独立填写表格,小组合作讨论:1.找一找,表中有相关联的量吗?如果有,是哪两种?2.想一想,一种量发生变化,另一种量是怎样变化的?3.算一算,算出相对应的每组数,你有什么发现?如何区别这两种不同量的变化规律?同时,例题的呈现方式也进行改变。首先,表格上清楚地标明一定的数值,以利于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其次,不出示完整的表格,留一部分空白让学生自己填写,促进学生在填写的过程中感悟数据的变化情况;最后,将教材中的小数均改写成整数,以减少一些非本质因素对概念形成的干扰。这样处理,更能增强教学内容的挑战性和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利于学生整体感知,主动建构。

总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确立课程的开发意识,巧妙地加工、选择和组织教材,重新“激活”知识,实现知识与学生经验、成长需要的沟通,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实现育人目标。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