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二爻小学(226300) 张建东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只有从原有经验、原有认识中逐步抽象,才能概括出数学的形式化定义。对于概念教学而言,学生新知的建立,必须要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和体验,而后才能形成建构。
新课程对数学概念教学也提出了要求,要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注重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提升。基于这样的课改新理念,数学概念建构的过程化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教师要从感知体验入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完整的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有效建构和把握。
一、激发兴趣,经历认知需求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学生求知过程中,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对求知的内在需求,这是能够驱动学生发展抽象思维的关键环节。为此,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创设积极的认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其探究的热情。
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产生的必要性,根据学生已有的用方格数格子的经验,我特意设置了两个小活动,使其经历认知需求的过程:活动一,让学生根据自己身边的简易工具当格子来测量课桌面、椅子靠背或者是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并将数据记录下来,而后进行讨论。学生发现,可以使用自己的作业本或者文具盒来代替方格来进行测量。活动二,让学生用自己的文具盒来测量同一个课桌面,并将数据记录下来后讨论。学生发现,同样的课桌面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的数据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此时产生了认知需求:如何才能让测量数据统一而有效呢?长度有长度单位,那么面积有没有面积单位呢?统一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通过以上环节的设置,学生一步步从旧有经验过渡到对新知的探寻,心理需求被调动起来,有效获得概念的初步建构。
二、新旧衔接,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是数学知识新旧连接的导航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一个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而后重新组合的认知过程。由此可知,概念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的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一步步建立知识体系,使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互相连接,并在建立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丰富。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向学生展示情境:猴妈妈分桃子,如果将4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猴子,那么每个猴子分到2个桃子;如果将4个桃子分给4个猴子,那么每个猴子平均分到1个桃子;如果将1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猴子,那么每个猴子平均分到多少桃子呢?
学生根据已有的平均分的经验,发现所学过的整数知识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此时就有了对新知的探究需求,我借机引出了一半的说法:“那么一半怎么表示呢?”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认为可以用1-2,1/2,1\2,1│2等多种方法来表示,此时我引导学生:“这几种表示方法有什么相同点?1和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探究后明白:1表示的是将1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1份,而2则表示将桃子平均分成2份,中间的横线,表示平均分。
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学生经历了平均分的旧知复习过程,也经历了分数(一半)这个新知的建立过程,由此对分数概念的形成有了清晰的认知和架构。
三、动手操作,经历参与探究的过程
现行小学数学概念与纯粹的数学概念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建构一级概念为主,因此往往采用实例或描述的方式予以呈现,展示出概念形成的完整过程。此时,教师应多加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使其经历参与探究的过程,对概念的本质予以还原,由此获得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
如在教学“角的大小”这一概念时,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不同边长的硬纸条,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操作:“请拼接成一个可以活动的直角,然后再拼接成一个比直角大的角进行展示,最后再拼接成一个比直角小的角进行展示。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角的两条边岔开得越大,角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由此得到结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可以无限延长。
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我让学生用一些标有刻度的小棒进行三角形的拼摆。实践中学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必须要符合一个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学生再次操作发现,还需要加上一个限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由此获得优化,学会使用较为简便的方法:最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通过操作活动,学生经历三个层次的探究,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概念的条件和界定性有了更深的把握。
从以上的教学环节我们不难看到,数学概念的教学是一个操作和交流有机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线性发展过程。通过有效的操作和探究,学生亲历身临其中并能够发现概念的来源,同时也能感知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的拓展,在这样有效的教学情境和操作活动影响下,逐步达到内外合一,从而实现概念的内化。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