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一道易错简算题的分析

  • 投稿薪人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030次
  • 评分4
  • 92
  • 0

江苏新沂市城岗小学(221424) 孙黎明

我校本学期各班教师进行了期中文化质量调研,我所教授的是五年级数学,试题中有一题脱式计算的题目(能简便计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34.82-(4.82-3.2)”,改完试卷后对其正确率进行了统计:学生的错误率为69.8%,而这69.8%中有大约90%的学生给出的解答过程为

34.82-(4.82-3.2)

=34.82-4.82-3.2

=30-3.2

=26.8

当时,学生考完试后还意洋洋地说出他们的结果是26.8,哪里知道如此“好”做的题,错得也非常惨。此题为什么做错的学生那么多呢?能简单地归结为学生的“粗心”造成的,还是学生不会?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简便计算的运算定律及运算规律掌握得不够踏实,为简便计算而简便计算,达不到熟能生巧的地步,不能灵活地处理问题,解题方法不活。

简便计算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但实际做题时要求能灵活运用方法。

一、掌握运算定律和运算规律

一些脱式计算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一般符合运算规律及运算定律,且数字也符合简便计算的要求的。如:

4.37+2.89+0.63 9-4.37-0.63

=(4.37+0.63)+2.89 =9-(4.37+0.63)

=5+2.89 =9-5

=7.89 =4

有的习题只是数字符合,但并不符合运算规律及运算定律,学生就会出现以下错误:

4.37+2.89-0.63 9-4.37+0.63

=(4.37+0.63)-2.89 =9-(4.37+0.63)

=5-2.89 =9-5

=2.11 =4

文章开头提到的题目“34.82-(4.82-3.2)”,也正是由于学生看到了34.82和4.82,受之前学习的运用运算规律可使计算简便的思维定式干扰,直接运用连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导致了错误。这里括号内不是加法,而是减法,以上错误并不能简单归结为学生的粗心所致,而是对其简便运算的运算规律理解得不够透彻、掌握得不牢固。

乘除法也有类似上面的现象,这里不再赘述。

二、不能忘记题目本身的运算顺序

要让学生明白“34.82-(4.82-3.2)”正是因为34.82和4.82有相同的地方,34.82减去4.82可以口算,但很多学生就对其用了简便方法来计算,做成了连减。这种错误的出现,一是运算规律掌握不牢;二是学生把题目本来的运算顺序忘记了,做题时学生不能回过头来检查:如果按运算顺序算怎么算,结果大约是多少。

小学阶段的课本练习题,只涉及能用运算规律来解题的情况,对于括号内是减法的情况,简便计算应不作要求,因为它涉及初中知识。因此,笔者认为:不该出现上面的题来“骗”学生,要是括号内是减法,前面两个数不能都出现像“4.82”那样可直接用于口算的。可把题目改为“32-(4.82-3.2)”,学生首先想的是题目的运算顺序,就不会出错了,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即可。

三、会利用估算的策略来检验

苏教版五年级第九册练习九第四题:在一次跳远比赛中,小强跳了3.06米,小星比小强少跳0.18米,小宇比小星多跳0.32米。小宇跳了多少米?经分析后可列式为“3.06-0.18+0.32”。这里“0.18+0.32”等于0.5,我想学生肯定有不少将其做成“3.06-0.5=2.56(米)”。此题我让学生联系题目内容思考:小星跳了“3.06-0.18”,小宇跳的比小星还多0.32,也就是在“3.06-0.18”的结果的基础上又加上0.32,此题的结果应比3.06要大,那么2.56的结果对吗?

又如“25.6×4.5”的正确结果为115.2,如果做成1152,那就错了,因为将25.6看成25,4.5看成4,25×4=100,也就是25.6×4.5的结果应比100大一些,等于1152那就自然不对了。

四、巧用易混题进行比较

对于“34.82-(4.82-3.2)”,教师可以专门把它和“34.82-(4.82+3.2)”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思考:两题的结果能一样吗?第一题是34.82去掉4.82与3.2的差,第二题是34.82去掉4.82与3.2的和,显然结果不一样,那也就不能用同一种方法来解答,类似的还有:4.17+5.83×2和(4.17+5.83)×2;12×5÷12×5和12×5÷(12×5);4.9+0.3-4.9+0.3和4.9+0.3-(4.9+0.3);27×99+27和27×101;等等。

其实,教材当中就已经有不少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的内容,为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它、分清它,教师在教学当中,也要不断挖掘一些需要比较的知识,让学生在比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