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人,作为劳动力生产要素的载体,又参与进入社会生产环节。劳动力资源供给因而具有不同于其他商品和生产要素供给的特殊性。文章通过对劳动力资源供给方的观察和分析,提出劳动力资源供给的一般性特征,在我国劳动力资源供给形势快速发展下,希望能够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公平性,以及形成一个持续、高效、充分的劳动力资源供给状态有所帮助。
关键词:劳动力;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市场分割;
在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中,人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所发挥的作用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由人掌控的,也是由人发展的。人不再是简单地操纵劳动工具的劳动力,而是在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都起着核心作用。因此,劳动力资源供给的持续、高效、充分,对保持和发展社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一、劳动力资源供给及配置方式
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各种社会资源的支持,而这些资源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变化,其中劳动力资源无疑是最特殊的,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与能力提升对推动社会生产进步的作用越来越大。稳定的劳动力资源供给是社会生产正常开展的基础保障。
(一)劳动力资源供给的概念
劳动力,广义上是指全部人口,狭义上的劳动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拥有的在劳动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数。而劳动力供给,最常见的定义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或者说是劳动市场可供企业录用的人力资源。这里定义的是劳动力市场范围内的劳动力供给,但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并未进入劳动力市场也一样从事着社会生产劳动。本文将劳动力供给的概念扩展至整个社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供给,并称之为劳动力资源供给以示区别。但不管从怎样的范围定义,人,作为劳动力的载体,因其天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复杂,使得劳动力资源供给存在不同于其他任何商品和生产资料供给的特性。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也同样比对其他资源的配置方式更加复杂。
(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
现代社会,市场是社会生产最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在现实中,市场本身并不完美,市场失灵无法避免,宏观调控的手段必不可少。效率和公平始终是资源配置追寻的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和调控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寻找着组合平衡,兼顾效率和公平,保障社会生产能够持续进行。
1. 对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
市场仍然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但在现实中,劳动力市场的许多经济现象无法用古典经济学派所认为的完全竞争市场的供需理论来解释,并产生了与之相对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非竞争性。由于政治、经济等外在的制度因素或者经济内生因素的制约,使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特征和不同运行规则的领域。显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更贴近现实。根据影响劳动力市场因素的不同,所形成的分割市场也各不相同,如由各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同所形成的产业分割、由地理区位不同所形成的地区分割等,其中双元结构论引述最多并成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代表。在我国,由于社会制度而形成的明显的城乡二元分割也是典型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但无论是哪种分割,都是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因素复合了劳动力资源供给自身的社会政治或自然因素所形成的。劳动力供给的复杂性使得市场的配置效率远不如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预期。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方式要比其他市场的配置方式更加复杂。
2. 对劳动力资源供给的调控
在现实中,各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远超其他市场的调控手段在其对应的市场上的影响。事实上,不只是针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手段影响着劳动力供给,更多的非市场的政策方针对整个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同样产生了深刻影响。人口生育政策和移民政策,影响着劳动力资源的总量,如一些欧美国家正是通过开放的移民政策输入劳动力,确保社会生产的主体———企业,正常生产所需的劳动力资源。教育和培训,则是对劳动力资源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力保障了劳动力的素质水平。高水平的劳动者又促使我国快速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另外,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在保障了劳动者的生存权利的同时,也保障了劳动力资源供给的持续性。各种不同的行政制度的执行,则是对劳动力资源流动速度和方式起到了控制作用。有些看起来并不是针对劳动力资源供给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政策,在其发挥效用的同时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劳动力资源供给。这些有意识的人为的调控以及调控程度,有些弥补了市场配置资源非公平性的不足,但有些则严重妨碍了市场配置的效率性,甚至加深了配置的非公平性。
二、劳动力资源供给的特征
劳动力资源与其他任何资源的最大区别就是劳动力的载体是人。人需要生存,具有活的生物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创造性,能够通过劳动,创造出新的价值。同时,劳动力具有使用者和所有者分离的特性。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需求方仅通过工资购买了劳动力的使用权,而不具有劳动力的所有权。劳动力始终依附并存在于劳动者自身身上。这些特性使得劳动力资源供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劳动力资源存在一定的供给必须性
人作为劳动力的载体,首要条件是活着。在社会生产中,劳动者只有劳动,即只有提供劳动力才能生存下去。劳动者必须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生存,人不活着,就不存在劳动力。在商品经济社会,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者必须提供劳动力才能交换回必要的生存物资资料。生存底线的存在,导致劳动者无法退出劳动力市场。这是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商品市场或生产要素市场存在的最大不同。在任何其他商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上,从供给方来说,都是可以退出市场的,或许会因为存在刚性需求而不被允许退出市场,但不会因为存在供给的必须性而不能退出市场。只有在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水平再低,也一样会存在供给。因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只有提供劳动力才能交换必须的物资资料,看似拥有工作自由选择权的劳动者被生存压力所迫,不得不接受劳动工资收入水平可能极低的工作。由此可见,劳动力供给存在以生存为底线的必须性。
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方———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进行经济活动的“经济人”,利用了这种劳动力供给必须性的存在,他们能够用仅供可以生存的工资水平交换回具有更高使用价值的劳动力,这可能是二元结构理论中次要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基础。由此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配置存在明显的非公平性,相当一部分具有更高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无法也不愿使自己的劳动力发挥出最大效用,这使得劳动力市场配置也同时失去了一部分效率。在科技水平发展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物质丰富性较差的情况下,这种劳动力资源供给的必须性显得更强烈。这也是经济发展越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越廉价的原因之一。同时,长期在生存线上下提供劳动力的劳动者,很难获得提升自身劳动能力或直接转投其他劳动生产率较高行业的机会。这也使得社会生产的整体效率性得不到更好地提高。
(二)劳动力资源供给存在一定的固性
劳动力资源供给总量存在固性。在劳动力的细分市场,或者说分割市场内,劳动力供给是可以出现增加或者减少的。在大多数的细分市场中,劳动力的供给量也会受工资传导机制的作用,出现上下波动。但在足够大的宏观视角中,一定区域及一定时间段内,劳动力资源总量是无法改变的,社会生产中的劳动力资源供给的最大额度也就是确定的,不会被工资或其他因素影响(战争与灾难等非常规因素除外)。这种劳动力资源供给数量上的固性,在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显现出限制作用来,是因为在较低的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的阶段内,市场经济配置的除劳动力以外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有限,远没有达到将劳动力数量尽数使用的程度,也就是说劳动力资源没有全部进入市场,于是一直以来,劳动力看起来近乎是无限量供应的。但在现代社会,一些相对发达的国家,劳动者数量越来越少,劳动力不足的现象越发明显。在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发展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进入劳动力市场,社会经济发展享受人口红利的同时,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给始终处于过剩状态。但进入21世纪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开始出现“用工荒”,缺工现象越来越凸显。虽然出现劳动力短缺的原因复杂,但劳动力资源供给总量的固性显现出限制作用来。劳动力资源供给从来都不是无限量的。
劳动力资源的质量结构也存在固性。劳动者因先天身体素质的不同(如男女性别存在的体力差异),和后天所接受的教育培训经历的不同,劳动力不存在完全的同质。具备不同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所拥有的劳动力共同构成了劳动力资源的质量结构。这种劳动力资源的质量结构在一定区域及一定时间段内,是不能够被快速改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合格劳动者所具备的复杂劳动技能所需培训的时间越来越长,不同技术能力的劳动者替代性越来越低,劳动力资源质量结构的固性也越来越显现出来。国外疫情导致原有的人口流动,使得劳动力市场上的某个工种出现了区域性、时段性供给不足,这种供给不足正是劳动力资源供给质量结构固性的限制。在我国,劳动力资源供给的质量结构固性的明显表现,便是在大学生群体的失业问题和技术工人的短缺问题同时并存上。这种现象的存在是教育培训对劳动力质量结构的改变与企业生产对劳动力质量结构的所需不匹配的结果,事实上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均与劳动力资源供给的质量结构固性有关。这种固性,短期内可以通过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大量培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从整个社会生产来说,这种固性的限制作用必然存在,并降低了社会生产效率。
(三)劳动力资源供给理想中的充分性
劳动力的所有者对劳动力的发挥拥有控制力。劳动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通过劳动,创造出新的价值,也可以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力,使劳动力的使用效率降到最低。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需求方通过工资购买的是劳动者劳动力的使用权,而不是劳动力的所有权。劳动力始终依附于、存在于劳动者自身身上。劳动力的这种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特性,使得劳动力的使用具有很大的衡量与监控难度。只有劳动者自觉自愿,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才能发挥到最大。从整个社会生产来讲,劳动力资源供给的个体充分性能否到达最大值,也不是简单的物质回报就可以起作用的。劳动者生存生活的需求多样性决定了激励措施的复杂多样,只有充分激励,才能使个体劳动力供给接近理想中的充分性。例如,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分配制度,没有有效的激励措施,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极大地损害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生产的物资资料越来越丰富,人们不再必须参与劳动才能够生存。社会生产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样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供给就可以满足人们基本物资生活的需要。劳动者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停止供给劳动力,进行休闲或接受教育,即个人劳动力供给处于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状态下。同时社会分配的不公平,贫富差距的加大,在一部分劳动者从事着超负荷劳动的情况下,加剧另一部分主动性闲赋劳动者的数量。例如,“啃老族”的出现,不事生产,只知消费。“啃老族”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因为各种原因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参与社会劳动。在社会生产仍需保持并发展提高的情况下,闲赋劳动者的大量存在使得劳动力资源供给达不到理想中的总体数量上的充分性,导致社会生产效率和公平的双损失。
三、保持持续、高效、充分的劳动力资源供给
劳动者可以提供持续、高效、充分的劳动力是社会生产的有力保障。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最终也会形成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供给。劳动力资源供给应与社会生产相互促进,形成有益的流动循环,并保持互动上升的发展态势。这样的态势需要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供给和有效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
(一)统一的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始终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理想方式。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可以使劳动力资源配置到效率、效益最高的部门或领域。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顺畅进行,可以将合适的劳动者配置到合适的劳动岗位,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在现实中,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在各国各地区都存在,割裂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和人员的通畅交流,使得劳动者只能在限定的狭小的范围内提供劳动力,这是对劳动者的不公平,也严重降低了劳动力供给的效率。仔细分析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消除不必要的分割因素,建立统一的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提升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性和公平性的前提。
在我国,有学者将劳动力市场分割分为横向分割和纵向分割两类。横向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是由行政或政策原因造成的,包括所有制分割、产业分割、城乡分割等分割状态。纵向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是指由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受教育差别而产生的职业和技术等级界限。很显然,横向分割人为地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使劳动力市场配置损失了效率性和公平性;而纵向分割则是以一定程度的公平损失换取了一定程度的市场配置效率,目前仍然是符合社会分工形成的自然差异的,并保持了劳动力市场中职业的多样性。应消除不合理因素导致的市场分割,有效整合我国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双市场资源,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保障人力资源信息和人员的自由流动,建立一个功能完善、机制健全、运行有序、服务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提高市场配置劳动力的效率,以减少劳动力资源供给固性给社会生产带来的损失。
(二)普遍的合理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其本质是追求公平,它能有效缓解人们的生存风险,起到社会安全网的作用。普遍的社会保障,保障了劳动者生存权利,是社会公平性的体现,能够维持劳动力资源供给处于持续稳定的状态,也缓解了劳动力供给的生存必须性压力,为劳动者创造了提升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的空间,提高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同时,社会保障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过高的社会保障会使劳动者收入处于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阶段内,增加主动退出劳动力供给状态的劳动者数量,从而达不到劳动力资源供给的充分性,导致社会生产的损失。
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覆盖的范围不够广、保障水平低、法律还不健全、监察执法也不到位等许多问题。社会保障并没有覆盖全部劳动人口,次要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违法现象也屡见不鲜,监察执法无法全面深入执行。但好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经基本确立,城乡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稳步前进,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正在迅速增长,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的社会保障水平,不仅可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存权利,也为社会经济生产所需的劳动力资源稳定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足够匹配的教育培训
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水平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是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并将科技运用于生产,创造出满足人们需要的丰富物质文化资料。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教育培训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是劳动者全面掌握科学技术的有效途径,也是劳动者进行更高层次创新、创造的前提条件。只有充足的教育培训,劳动者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才有能力发挥出更高水平的劳动力创造。同时,通过教育培训出现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劳动者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供给质量结构固性给社会生产带来的影响。
教育培训对劳动力资源供给的有益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教育培训本身不应该是单一不变的。人,作为劳动力的载体,无论是其具有的自然因素还是社会因素都是千差万别的,教育培训应因人而异,充分与人的能力素质、兴趣爱好等特质相匹配。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的,教育培训的目标不应是为社会生产服务,而应以为人的能力水平的提高,为人的生存生活自由为目的。好的教育培训不仅在劳动力能力上提升劳动者的水平,也在思想认识水平上提高劳动者的自觉自省意识,劳动者更有可能发现符合自身条件和内在需要的劳动机会,通过合理流动和自我调整达到工作上的自我满足,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创造力,从而接近劳动力供给的个体充分性和总量充分性。
四、结语
劳动力资源供给因劳动者自身的复杂性有着不同于其他资源的一般性特征。为更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也必须考虑和符合这些一般性特性,采取适当的市场和调控的资源配置手段,以保证社会生产拥有一个持续、高效、充分的劳动力资源供给状态。
[1] 谭玉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及其中国现实问题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08(07):47-54.
[2] 李昌麒,应飞虎.论经济法的独立性———基于对市场失灵最佳克服的视角[J].山西大学学报,2001(03):26-33.
[3] 赖德胜,石丹淅.新时代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与实践路径[J].求是学刊,2018(06):42-52.
[4] 郭利华.新常态下劳动力供求矛盾的教育培训解决途径[J].经济研究参考,2014(68):69-72.
[5] 刘钧,徐文娟.2010~2030年我国劳动力供求的预测和管理[J].求是学刊,2011(04):59-64.
[6] 熊瑞祥,万倩,梁文泉.外资企业的退出市场行为———经济发展还是劳动力市场价格管制?[J].经济学(季刊),2021(21):04.
[7] 张鹏鹏我国劳动力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预测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