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性主义是新闻学中重要的理论研究对象,从其中衍生的社会性别理论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媒体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广泛讨论。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新闻联播》“你幸福吗”这一案例,运用其中的社会性别理论对媒体在新闻栏目报道中的女性形象塑造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女性主义的新闻学认识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女性主义,社会性别,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柳志鹏,熊程
女性主义的存在由来已久,其被引入新闻学后一直是一项重要的理论研究对象,其实质是揭示女性形象塑造背后所存在的媒介传播模式,梳理当下大众传媒所构建的话语体系。
一、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理论内容复杂,包涵众多方面知识,其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内涵意义也在时刻完善扩充,处于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宏观方面来讲,此理论是沿着女权主义――女权/女性主义(女权占主导)――女性/女权主义(女性占主导)的形势演变的。
最早的女性主义源于女权主义。女权思想于18世纪开始孕育并萌发,随着两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女权主义为核心的妇女解放运动也走上了世界的舞台。19世纪末,妇女解放运动达到第一次高潮,当时争论的焦点是要求男女权利平等。女权主义的觉醒基本是为了争取女性自身的权利,批判的目标是教育、法律等方面对女性的歧视。此时期的女性主义理论处于女权主义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兴起并也起源于美国,这次运动一直持续到80年代。其基调是要求强调两性之间分工的自然性并消除男女同工不同酬的不平等性,进而要求消除由两性的差别造成两性社会关系中女性附属于男性――这种“传统”观点。此时期的女性主义虽然仍旧以强调获得女性权利为主,但是开始了对于女性社会性别的研究,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也随之兴起。女性主义处于演进的第二阶段女权/女性主义(女权占主导),女性主义开始反思自我。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世界范围开始兴起第三次妇女解放运动,女性主义认为现代女性应当由反思自我走向肯定自我;妇女回归家庭同样是顺应社会分工,是为社会作巨大贡献;女性应当更加沉静的去思考,将女性与公民社会相衔接。女性主义继续探讨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开始建立女性学,将女性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研究;发展延伸许多新的派别,各种理念相互交融。女性主义发展到第三阶段女性/女权主义(女性占主导)时期,各项理论已然相当完善。
综上所述,女性主义理论的产生前提是――现实社会建构于父权体系之上,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属于比男性弱势的群体。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宗旨是――在所有人类社会实现男女平等。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女性主义理论形成不同流派,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认识――
1、女性主义首先是一项社会政治运动;2、女性主义也是一系列学术作品与学习实践;3、女性主义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社会性别意识。
二、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Gender)是当代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女权主义学术的中心内容,它区别于以人的生物特征为标志的“生理性别”,指的是以社会性的方式构建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人类社会中两性不平等的实质和根源,认为:男女两性各自承担的性别角色并非是由生理决定的,而主要是后天的、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形成的;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评价(如男高女低、男优女劣)、关于性别的成见和对性别差异的社会认识等等,更主要的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又反过来通过宗教、教育、法律、社会机制等得到进一步发挥和巩固,在国家参与运作下被规范化、制度化、体制化、两极化(男女二元对立)、社会期待模式化。
三、新闻学视角下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
结合上述两个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女性作为一种“社会性别”,并不是由自然的生理差异决定的,而是由特定的社会文化建构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正如女性主义思想先驱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女性主义名著《第二性》中所说,“女人不是天生就是女人,而是变成女人的。”而在这种“变化”的社会性别建构过程中,大众传媒作为社会文化传播与发展最直接相关的“把关人”,对于社会性别的形成、女性形象的塑造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新闻学下的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其实质就是通过大众传媒这一媒介平台,传播有关女性主义的信息,从而形成社会性别的效果。
1、媒介平台的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①结合上述大众传媒下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将女性主义引申到拟态环境,不难得出女性形象拟态环境,即大众传媒采集有关女性的象征性事件和信息,进行女性形象的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提示出具有社会性别的女性形象拟态环境。
具体到《新闻联播》播出的“你幸福吗”节日调查案例中,传播媒介即电视栏目《新闻联播》;象征性事件或信息即对“你幸福吗”民众调查;女性形象拟态环境即栏目中提示的女性形象。2012年国庆期间《新闻联播》播出的“你幸福吗”节日调查,众多记者通过街头随机采访的形式,调查当下中国百姓对于自身幸福的感悟与理解,吸引了众多的受众,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塑造的众多形象深入人心。女性作为其中一个采访对象类别,通过《新闻联播》呈现在荧屏上的女性形象形形色色,有老有少;有家庭妇女也有职业女工;有精英知识分子也有草根民工……《新闻联播》通过“你幸福吗”节日调查的播出,展示众多女性形象,自然提示出了具有社会性别的女性形象拟态环境。
在此过程中,由于媒介平台对于女性形象拟态环境起着“把关”甚至是塑造的重大作用,女性社会性别自然也深受其影响。而大众传媒形成的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正如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在他的《自由与新闻》、《舆论学》等著作中提出的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的问题②,通过《新闻联播》播出的“你幸福吗”节日调查栏目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别的女性形象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对于中国女性形象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其所传播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现实环境中的女性形象产生影响。综上所述,媒介平台形成的拟态环境对于女性形象的认知及行为会产生一定的约束,并且能影响现实环境中的女性形象,对于女性主义有着深刻影响。
2、传播信息的符号消灭
所谓符号消灭,是塔奇曼1978年在其《制造新闻》一书中用来说明媒介对女性的轻视和忽略现象时出现的概念。在一个男性文化霸权的社会里,女性“注定要遭到象征符号上的消解,即被责难、被琐碎化、或根本不被呈现”。③女性主义引入符号消灭这个概念旨在批判大众媒介在传播女性相关信息方面所受到的轻视与忽略、象征符号上的消解。
具体到《新闻联播》播出的“你幸福吗”节日调查案例,笔者对其进行数据统计,详细记录了男女受访者的人数(节目播出的受访者男女比例)、男女受访时的环境(处于工作环境的男女比例)以及男女回答内容的倾向(政治、工作、家庭)等数据,结果如表:
通过表格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三点――
1、受访人群中女性比例明显偏低,只有30%;2、受访者所处采访环境方面,男性比女性更多的处于工作环境;3、受访者回答内容方面,男性多集中于社会政治、国家政策;女性则更加关注家庭生活,高达50%。
结合上述理论阐述,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女性在传播信息上面遭到了符号消灭。其一,在传播信息的分配比例上,男性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女性;其二,在传播信息的内容呈现上,男性多表现为社会角色,女性多表现为家庭角色。大众媒介在传播女性相关信息方面有轻视与忽略、象征符号上的消解等潜在行为,女性形象受到传播信息符号消灭的影响,女性主义不可避免受到严重影响。
3、社会效果的刻板成见
所谓刻板成见,也称刻板印象,固定形象,角色定型,是一个从心理学引入传播媒介研究的概念。可以将其定义为:“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或某类事件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女性主义批评家引入这个概念旨在批评大众媒介总是对具有丰富个性,多种潜质与才能的女性群体进行简单和统一的归类,其中,最常见的是将女性归为附属于男性的传统角色,刻板成见通常是从男权文化中心的角度对女性进行概括。④
具体到《新闻联播》播出的“你幸福吗”节日调查案例,结合上面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发现女性受访者播出片段中,女性更多的处于日常生活环境中,她们对于幸福的回答更多的是从家庭层面出发,现今中国社会女性形象仍然局限于家庭角色,女性更多的附属于家庭、男性以及孩子。
综上所述,对于女性形象大众传媒已然形成刻板成见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