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熟知的土木工程专业,它不仅都是指技术方面的相关活动,比如说对一些相关的设备材料进行检测或者是设计等等,也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对象,就是所建造的各类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工程,比如像人们居住的房屋,车辆行驶的公路等等。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土木工程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试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蒋军飞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都在不断的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这其中,很多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同时也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土木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脚步的逐渐加快,使得社会各界对于土木工程建设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且有了更为广泛的重视,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总结和改进,使土木工程建设行业能够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为主线,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使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与日俱增,不仅如此,由于人们生活条件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土木工程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于土木工程的了解依然处于表面的施工技术方面,而相关行业人员则在施工技术和理论基础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了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整体的发展和进步,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是必经之路。下文围绕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展开一系列的讨论。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多元化与发展困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形势发展。首先,土木工程具有固定性、协助性、多样性、综合性以及单一性等多个性质,并且我国在建筑施工技术发展上具有极大的基建能力,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较高。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当前的分包制和分工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应用,水泥混凝土钢筋结构的发展速度迅猛,建筑艺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建筑施工的环境生态化治理和人们居住环境智能化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基建能力向外输出当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则会在整体上限制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2.土木工程建筑技术的特点和现状
从实际的角度来讲,土木工程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内容非常复杂,需要设计的诸多的方面。不仅如此,施工周期长,劳动作业密集程度和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再加以客观环境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建筑行业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正因为如此,在土木工程建设工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来执行,同时也要实行精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的开展和进行。
2.1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从实际的角度来讲,客观的环境因素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以现场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因针对性的制定施工方案,并且要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力度,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另外,还需要对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技术的基本特性进行准确的规划,做好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可以得到切实的保障和提高。
2.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现状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着建筑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个符合我国现状的施工技术标准体系。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我国土木工程行业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施工理论知识和现场的实际情况不符,在施工技术上缺乏应有的创新。另外,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够全面充分,目标模糊,相关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在建筑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比较严重,一旦工程出现问题,很难找到相关的责任人,彼此之间互相推脱,如此可以说明,在进行工程责任划分之时不够明确,对工程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自然也就无法做到创新,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我国建筑行业整体的发展脚步。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从实际的角度来讲,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只有不断的应用和创新,才能够完全做到与时俱进,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不仅仅是为了建设具有创新意义的建筑项目,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保障和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以此为基础,取得更大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不能盲目的开展和进行,应当先对当前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在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将客观环境因素等进行综合的考虑,从而可以确定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方向和目标。
3.1创新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要想能够真正实现进步和突破,施工技术的创新是必要前提。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可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近年来,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得建筑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外先进技术的应用,对国内的建筑企业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建筑企业要想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首先需要从技术方面入手,勇于创新,革新管理理念,从而可以充分满足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证建筑企业能够实现长足稳步的发展。
4.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分析
4.1预应力技术创新
预应力的创新在整个建筑工程当中是首要工作。与以往传统的构件布置相比较而言,体外预应力可以将预应力筋设置在混凝土的截面之外,与以往的施工技术相比较而言,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粘结体外预应力可以为管道的后期维护和管理提供极大的便利,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进行预应力技术创新之时,应该提高对预应力结构设计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以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保证预应力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4.2深基坑支撑技术创新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脚步的逐渐加快,使得高层建筑成为了当前建筑工程的主要形式之一,进而使深基坑支撑技术受到了相关人员的广泛重视。如果施工现场的土质较差,可以采用桩-桩-锚的支撑体系,以此来对支撑结构进行有效的加固,这便是深基坑支撑技术当中的一种创新形式,不仅可以保证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保证整个深基坑支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前文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描述。从总体的角度来讲,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城市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为了能够更好的顺应时代,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和改革迫在眉睫,需要所有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在施工技术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提高,可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弥补以往传统施工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保障建筑企业可以得到更大的发展。
第2篇: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范兵(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市渝北区401120)
摘要:如今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师为了能够让房屋建设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就有很多建筑不断的在进行建设,所以工程对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建筑质量的好坏就是在建设的时候对建筑的过程进行不断的把握,所以施工方面是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就是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作用是非常的大。对土木工程进行建设时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所以要想更好的控制工程,让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的要求,就需要在施工从过程中提高施工的技术。
1土木工程现状
1.1理论发展
土木工程的理论是一项比较综合的学科,其中包含了众多的学科,比如力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多门学科,所以要想确保理论更加的可靠,就需要对这些学科都进行加强。如今的土木工程因为计算机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应用,所以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建筑行业和道路行业都不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对这些建筑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今社会不断的步入信息化,所以土木工程的信息交流也变得更加方便。
1.2施工发展
在工程施工方面,如今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都在不断的更新,而是施工的工艺也随着理念的变化不断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和设备在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管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在新型材料广泛的投入使用之后,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质量也更有保证。而施工中设备的应用不断的趋向自动化和机械化,所以大规模的建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于一些复杂的建筑在如今也得到了实现,土木工程在科学快速的发展。对于城市的地下工程建设有很多的方法,这是建筑工程地下空间发展的基础和经验。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实际进行施工的时候,首先就需要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所以在大型混凝土施工之前,还需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材料进行准,对其他的工作也需要准备好。大体积的混凝土在开始浇筑的时候是需要保证好连续性,如果施工中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没有准备好,而导致在施工中出现中断准备的情况,就会严重的影响到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2.1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是一种混合的材料,其中包含有水泥,骨料和水等多种材料,里面还要含有一些另外的添加剂等,所以材料对于混凝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对质量需要严格的把关,确保所选择的材料质量都符合相应的标准。骨料中的含水量和含泥量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是在合适的范围之内,同时在水中不能够有腐蚀性的物质,在选择添加剂的时候也不能盲目的选择,需要根据工程具体的需求和实际的情况来进行选择,确保所选择的添加剂是合理的能够满足工程需求的,而在大体积混凝土建筑中,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煤粉来对混凝土进行一定的改善。外添加剂的主要作用就是最大程度的降低混凝土收缩补偿作用,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
2.2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的配合比,如果配合比不合适的话,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在选择配合比的时候需要充分的结合实际的情况来进行选择,同时,因为施工的地区不同,所以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地理位置以及温度环境对于混凝土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根据这些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配合比。配合比需要注意的就是水的比例,水也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在进行配制的时候,水的含量不能够过高,也不能够过低,如果水量过多的话,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时很大的影响,而如果水量过少的话,就会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所以设计的人员需要对水的含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2.3其他准备工作
混凝土固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还需要对其他的准备工作做好,这样才能够处理好整个施工的基础,对于一些隐蔽的工程需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够继续进行施工。需要确保好模板支撑体系是牢固可靠的,并且没有缝隙。此外,还需要安置好测温管,在冬季施工的时候,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还需要提前准备好保温用的物品,保护施工人员不受寒冷空气的影响。在开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保证好基础施工完成,并且需要经过验收之后才能够继续施工。
3施工技术的要求
3.1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要求
首先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保证好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进行施工,不能够再过热的空气下进行浇筑,在夏天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保证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同时还需要用到地下水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而在骨料进行运输和浇筑的施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降温,比如遮阳等做法,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入模的问题,然后还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缓凝型减水剂。最后在混凝土入模的时候,为了能够让模内的热量可以更快更好的散发,就需要进行通风,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散热。
3.2降低水泥水热化要求
混凝土自身所产生的热量就是水泥水热化所产生的,所以土工建筑施工在对原材料进行选购的时候就需要选择一些水热化比较低的矿渣酸盐水来对混凝土进行配制,而混凝土后期的强度则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利用,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降低水泥的用量。最后在选择骨料的时候,还需要利用好现场施工的条件,来选择更加合适的骨料。同时还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合适量的粉煤灰和减水剂,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对混凝土的易和性进行改善,则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水泥的用量,那么水热化自然就会得到降低,满足工程的需求。
还有一种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水热化温度的方法,就是预埋冷却水管的方法,将冷却水管预埋在基础内部,这样就可以通过冷却水的方法来降低混凝土水热化的温度。最后还可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添加一定量的砂石,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降低水热化的温度。
3.3加强施工中温度的控制
首先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施工的技术人员还需要做好混凝土的保养工作,同时在夏季炎热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好保湿的工作,避免出现暴晒的情况,而同样在冬季施工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好温度,采取覆盖的方法来进行保温,避免出现降温的情况。其次在施工完成的时候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长时间的保养,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拆模,这样可以减缓降温的时候。然后还需要对温度进行检测和管理,采取信息化控制的方法,及时的做出处理。最后在施工进行的时候,还需要对施工的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在浇筑的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均匀的铺开,避免出现堆积的情况。
3.4控制好混凝土抗拉强度
首先在对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因为混凝土中砂石含泥量比较多,那么混凝土就会出现收缩的现象,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也就会很大程度的降低,所以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好砂石的含泥量,这样就会避免出现因为砂石含量大而造成出现裂缝的现象。然后还需要在浇筑之后及时的清除表面的水以及砂浆等,对早期的保养进行维护,这样就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抗拉的强度,最终在混凝土合适的进行混度配筋,这样才能够保证好应力分布得到改善,有效的避免裂缝的现象。
4总结
土木工程建筑所涉及的范围是比较广的,所以为了保证质量就必须要提高施工的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受到广泛的应用的,这项工作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所以在整个施工中,需要严格的控制好施工的工序和标准,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减少裂缝问题的出现,此外还需要保证工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符合施工的标准,确保工程整体的质量。
第3篇:土木工程专业的在线课程研究与实践
陈国周,欧阳恒,尤志嘉(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摘要:本文以土木专业的核心课程《基础工程》为例,分析了在线课程的优势及不足,介绍了教学团队开展在线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可供相关在线课程建设者参考。
关键词:慕课;在线课程;土木工程;基础工程
在终身学习的趋势下,在线学习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简称MOOC,音译为“慕课”)应运而生。MOOC起源于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教师尝试将校内课程借助于网络向社会开放,从此拉开了在线开放教学的序幕。斯坦福大学在2011年把3门计算机课程对全球免费开放,注册人数均超过或接近10万人。到2012年,很多学校、组织及个人都在互联网上提供MOOC。美国《纽约时报》作者劳拉·帕帕诺(Laura·Pappano)将2012年称为MOOC之年。同年,英国的公开大学在2012年创办了FutureLearn平台。2013年欧洲11个国家联合推出MOOCs网站OpenupED。
本文分析了在线课程的优势及不足,以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基础工程》为例,介绍了本教学团队开展在线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可供相关在线课程建设者参考。
一我国在线课程的发展
我国大学从2013年逐渐加入到慕课建设中来。2015年我国教育部提出在线课程建设要把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传统优势相结合,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共享。教育部在2017年已认定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8年认定801门,计划到2020年认定3000门左右。
有不少研究者开始对在线教育进行研究。杨璐从MOOCs与国内现有在线课程的发展情况分析入手,将其与国内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常规大学在线课程进行对比,提出国内在线课程在应对MOOCs冲击时的若干建议[1]。何欣忆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梳理了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探讨了面临的问题[2]。张芳通过对高校SPOC课程实例的研究,总结出SPOC课程在实践中的优缺点,进而提出相应对策[3]。
二在线课程的优势
(一)灵活的学习模式
近年来,智能手机日益大众化,使用手机学习也成为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被称作“移动课堂”。通过手机App,把在线课程移植到手机上,通过网络信号覆盖,在没有其他硬件的情况下,即可实现随时随地反复学习。学习地点因此变得更灵活,学习时间可随意控制,学习顺序也可以自行调整。
最为突出的是在利用时间方面的优势,学生可以利用平时在排队候车等零散时间,只要有网络覆盖,他们就可以见缝插针地开始学习,而不会浪费这些碎片化时间。学习进度表由学习者自己制定的,学习内容也可以由学习者自己根据需要来选择。有些学习内容一时无法掌握,学习者可以反复观看,参与线上讨论,直到彻底地理解。
(二)经过优化的在线课程资源
在线课程不是单纯地把平时上课的内容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如果只是把教师在普通教室的授课过程拍摄下来作为在线课程,这样会导致授课单元的视频过长,无法让学习者集中注意力看完。同时,如果视频资源缺少可供学习者自主调整的功能,如快进、慢进,也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情绪,进而阻碍个性化学习。而经过优化的在线课程资源可以克服这些不足。在线课程的内容更精简、学习单块内容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主题更加突出、目标指向更加明确,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课程资源的内在链接
我国现有的网络课程资源其实很丰富,然而大多数的课程资源之间缺少有机联系,如教师的授课视频、电子ppt课件、教学大纲等都是独立存在,学习者难以科学合理地整合这些资源。在线课程通过把课程资源进行内在链接,把分散的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让学习资源系统化。系统化体现在课程章节之间的先后顺序以及课程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超链接等相关功能。
(四)大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
学习者在学习在线课程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学习数据,这些学习数据可以被课程平台实时记录。比如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频次、学习者的讨论次数、测试得分等,这些都转化为数据存储在课程平台里,形成海量大数据。通过对这些学习行为数据进行分析,进行深度挖掘,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优化的个性学习路径,从而提高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在线课程的不足
(一)课程建设费时费力
国内在线课程的建设有引进、改造和自建三种模式。引进模式是使用方通过协议获得课程平台的使用权,直接引进名校名师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改造模式是结合自身需求,改造已有在线课程的部分内容。自建模式则是由组建课程团队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一般要求课程团队有较深厚的教学积淀,课程团队成员由授课教师、网络技术员、及相关辅助人员等组成。
自建在线课程是最为费时费力的。课程团队需要建设的线上资源包括教学大纲、配套课件、教学视频、章节测试、拓展材料等内容。其中授课视频制作为难点,授课视频既要能体现出层次化、主题化的课程特点,又要能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符合教学目标。视频录制之后,如何进行教学视频编辑,如何建设网路平台数字资源,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升网络数字能力。
即使是引进或改造在线课程,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各种在线课程平台和手机APP,也需要授课教师额外的付出。使用在线课程的教师不仅是线下课堂的引领者,课后还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参与在线学习社区的讨论和答疑。
(二)学习者数量太多,师生互动不够
在线课程的学习者一般数量众多,有些课程选课人数达几千人几万人,这时若仍以知识传授为主,学习者面对的内容将仍是教师预先按照教学计划设计好的,学习者只能按部就班根据规定流程进行学习。这种步骤明晰的学习模式虽然解决了教学时间和教学场地的限制问题,为学习者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但是教师和学生无法深入互动。
在线课程参与人数较多的特点导致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准备、关注点等各不相同,学习者的时间投入不同,最后的学习结果也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但指导教师却难以对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仍以资源获取为主,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始终未能达成。
(三)学习者之间缺少交流
在线课程学习者之间虽然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互相交流,在留言区交换学习心得,但学习者在面对课程平台时均为单一个体,彼此之间缺乏面对面的相互讨论、交流以及社会性联系,没有传统课程中讨论的氛围,不像传统课堂那样可以获取环境刺激和有关学习活动的信息,从而形成真实具体的印象。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伯克利分校MOOCs实验室主任阿曼多·福克斯(ArmandoFox)认为,“MOOCs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并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并且提出SPOCs模式,以弥补线下交流不足的缺点。SPOCs是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的简称,意为小型的、私人的、在线课程。
四土木工程专业的在线课程实践
(一)课程选择
学校会优先支持那些课程质量高、教学效果好、得到广大师生好评的课程,这些课程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本课程团队负责的《基础工程》一直是土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2014年获得校级应用型课程建设支持,2015年获得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7年获得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立项建设。我校开设该课程(或者类似课程)的专业有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每学年修习该课程的我校学生达700人以上。该课程教学梯队结构合理,成员之间合作精神良好。
(二)课程素材准备
课程基本素材资源包括教案、演示文稿、教师授课视频、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工地图片视频、参考资料目录等。在制作教学PPT时,要注意内容的罗列和排版,字体大小适合,内容精简。《基础工程》课程计算公式多,使用公式编辑器费时多;习题以计算题为主,要耗费较多时间来核对计算过程。
考虑到微信在移动网络的影响力,本教学团队把微信作为在线课程的重要部分。本教学团队已开通相关微信公众号(名称“地基与基础”),点滴积累,精益经营。将教学中的所思所悟,写成独立的文章,在微信公众号推送给订阅者。这些文章体现教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可以作为与学生线上互动的桥梁。由于该课程是工科设计类的课程,学习中需要用到很多计算公式,我们让学生使用微信小程序进行计算,该程序不用下载安装,直接扫描即可使用。
(三)在线课程资源的优化
根据课程框架划分知识模块,对授课视频进行分割,单个小视频可以满足学习者的碎片化学习,但这些视频仍然构成一门完整的课程。为避免个别学习者打开视频却没有观看,可以在视频中嵌入相应的简单测试,学习者通过测试才可以进入后续的学习。在视频观看界面设置速度调整按钮,学习者可以调整视频的播放速度,从而改进学习效果。
(四)课程平台选择与使用
国内比较常用的课程平台有“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智慧树”和“超星慕课”等。本团队建设的《基础工程》已在“超星”“中国大学MOOC”等课程平台上建设了在线课程,已经把本课程全部的章节内容(包括讲课视频、讲义等)都放在平台上提供给学习者。学习者可以在电脑上学习,也可以通过手机上的App来登陆该课程。
课程平台可按周来进行教学单元设计,教学设计涉及授课视频展示、作业布置与批改、单元测试、线上互动讨论等多个环节。土木工程专业课都是连贯性很强的课程,前面的设计原理没学好,会影响后续内容的掌握,所以学生最好能够完成线上学习后及时参与测试环节,并且每周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以保证学习效果。
(五)在教学中应用
本教学团队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和在线学习相结合。学生预先在网上学习课程内容,有问题可以在课程平台上提问,教师及时在线上给予解答,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课堂上老师只讲解难点重点,课上主要用来展开延伸讨论、完成作业测试等教学辅导活动。这一模式使得教师减少了课堂上的讲授时间,提高了授课效率,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指导及师生互动,从而强化学习效果。
五应用效果
(一)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完成在线课程的任务要求,可以获得在线课程成绩,线下面对面课堂还要参加多次测试及期末闭卷考试。教师利用课程平台自带的统计功能,可以对学习对象的学习进程进行记录和分析,有助于本课程的持续改进。土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枯燥严谨,采用小班教学,师生间可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淡化枯燥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在线课程的成绩构成
开课之前,教学团队制定在线课程评分标准,并向学生公布:观看视频占40分,全部看完得40分,没看完按比例折减。访问次数占15分,登陆200次及以上得15分,不足则按比例折减。作业占15分,所有作业满分是15分。章节测试占5分,全部章节测试满分共5分。线上讨论占5分,发表或回复一个讨论得1分,最多得5分。在线考试占20分,考试满分为20分,试题在学期末公布,学生答题后提交,可以即时看到自己的成绩。
(三)课程扩展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建设一门在线课程,而是土建专业的课程群。当某门课程的在线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将辐射到相关的课程,带动其他课程的在线建设。这些课程之间能够以学习模块为单位共享在线资源,从而互通有无,形成专业课的课程群。目前本教学团队所负责的两门在线课程已获得福建省移动教学比赛二等奖,有3门课程获得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立项,初步形成在线课程群。
六结语
近几年在线课程作为新兴教育模式逐渐为人熟知。在线课程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知识的传授变为知识的交互、启发和探究[4,5]。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它以互联网在线学习为依托,不再着重强调师生面对面的互动学习,而是更加关注学习资源本身的内容和质量,这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一种考验。为实现良好的教学质量,在线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现有的研究结果及教学实践表明,采用混合教育的模式,即将在线教育和传统教育融合起来,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