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畜牧渔业论文范文,畜牧渔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牛片形吸虫病的流行、诊断与治疗

  • 投稿雨人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393次
  • 评分4
  • 96
  • 0

赵永生?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农牧业局驻统部镇动物卫生监督站 025250)

1 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肝片吸虫的繁殖受气候的影响,因为其中间宿主需要足够的湿度和合适的温度。其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属的各种螺,这些螺主要分布于潮湿的地带。椎实螺大多生活于中性和弱碱性土层,但在酸性相当强的条件下也能存活,不过在这种条件下个体较小而且数量较少。这种螺的壳长最长可达1cm。螺的数量是随季节而不断变化的,在冬季最少,在每年6月份和7月份最多,尤其是当年春季末降雨量超过其他年份的平均值时更是如此,如果有大量螺聚积,则容易传播肝片吸虫。?

在胆管中的成虫是雌雄同体的,可以自我交配或异体交配。每个肝片吸虫均能产生大量的虫卵,虫卵在胆管收缩时被挤入胆囊,在胆囊收缩时被挤入肠道。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但只有在潮湿和温度高于10℃条件下虫卵才会孵化。在22~26℃条件下孵化只需9天,常温状态下虫卵孵化需要4周。一旦虫卵孵化,释放出的毛蚴能从椎实螺的足部入侵。一旦毛蚴进入螺体内,便开始发育,并最终发育为尾蚴,这一过程至少需要2个月,而在较冷的地区,这一发育过程需要16个月以上,有的甚至会在冬天时停止发育直至第二年春天才继续发育。在湿润条件下,一旦尾蚴从螺体内释放出来,尾蚴将游至附近的植物上,在其叶上形成包囊,进入感染性阶段,此阶段叫做囊蚴。?

牛可以通过摄食含囊蚴的饲草而被感染。囊蚴在小肠中脱囊,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爬至肝脏,钻过肝被膜。此时,肝片吸虫很小,但是当其在肝脏实质打洞时个体会逐渐变大,在牛初次感染肝片吸虫时会在感染后6~8周到达胆管,会在感染后10~12周发育成熟并产卵。当肝片吸虫在肝脏时,与绵羊相比,牛肝脏会出现更严重的纤维化反应,因此引起的肝硬化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牛的肝脏不能像绵羊肝脏那样能再生,因此与其他动物相比,即使是中等程度的感染,牛肝实质出现的硬化也会更严重。?

在胆管内,成年的肝片吸虫吸血,而其表皮的棘会引起许多小的出血性病变。牛初次感染肝片吸虫胆管和肝脏实质纤维化的结果是缩短了胆管中肝片吸虫成虫的寿命,其寿命最长为15年;同时也降低了再感染的肝片吸虫完成其生活史的可能性。?

尽管大片吸虫有很多特点与肝片吸虫相似,不过其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间宿主也是螺。与传播肝片吸虫的椎实螺相比,传播大片吸虫的螺水栖性更强,其在沼泽地、排水沟和灌溉渠中大量滋生。因此,大片吸虫病的流行与雨季、被感染的螺体和在螺体内的发育密切相关。尾蚴多在湿润季节的末期被排出,并在植物上形成包囊,甚至在干燥季节开始出现时,在水面形成包囊。?

2 临床症状?

在严重感染病例中,牛会出现进行性消瘦,并伴有贫血,偶尔会出现水肿。亚临床型感染会导致产奶量下降和犊牛的生长缓慢。

3 诊断?

本病的特征是逐渐消瘦,如果饲喂量不足或饲料质量差时会加剧这一症状,出现慢性贫血和红细胞压积下降20%左右。红细胞着色不足,但形态正常,白细胞数量可能略有上升,但是嗜酸性白细胞所占病例会显著升高,可达白细胞总数的20%。奶牛的产奶量会下降,牛奶中非脂肪固体物质会减少。?

如果在粪便中能检出吸虫虫卵则可以确诊,但由于牛片形吸虫排卵是间歇性的,因此,粪便虫卵检查不及绵羊那么简单。血液学检查表明会出现低清蛋白血症,在移行阶段,谷氨酸脱氢酶会升高。一旦胆管黏膜脱落,血浆中的γ-谷氨酸转移酶会升高,这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指标。?

4 治疗?

被感染牛可以用杀吸虫药物进行治疗。目前最为常用的药物是三氯苯哒唑、萘托比胺、氯舒隆、氢氯扎胺、硝碘酚腈、碘醚柳胺和丙硫咪唑。所有这些药物能将胆管中90%以上的成虫驱杀掉,但对在肝脏中移行的幼虫疗效不一。三氯苯哒唑疗效最好,能将感染后几天内的处于发育阶段的幼虫杀灭。在正常剂量下,碘醚柳胺、硝碘酚腈和氯舒隆能杀灭6周龄的片形吸虫,增加给药剂量能杀灭4周龄的幼虫。在正常剂量下,丙硫咪唑、萘托比胺和羟氯扎胺只能驱除胆管中的成虫,对幼虫无效。给药后,奶用和肉用动物所需的休药期随药物种类不同而异,这主要取决于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