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大学生创业论文范文,大学生创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国内创业型高职院校建设的五大成功路径

  • 投稿空一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201次
  • 评分4
  • 84
  • 0

万由祥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孝感,43200)

[摘要] 在建设创业型高职院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创业者们经过艰苦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逐步总结出了一些最能体现创业型高职院校能力要素的创业路径,并提供了大量不同版本的成功而鲜活的案例。对创业型高职院校创业路径案例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总结已有的探索经验,帮助我们树立自信;启示和激励正在深度与广度上全面推进的创业实践,以期找到一条既符合世界高等职业教育主潮又具有鲜明中国高职教育特色的创业型高职院校建设之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创业型高职院校;能力要素;创业路径;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6?0004?05

十几年来,国内在建设创业型高职院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五大成功路径。实践证明,我国创业型高职院校的建设道路已愈来愈宽广。

一、寻求专业对接能力的多元合作伙伴

市场经济时代的高职院校创业不能靠单打独斗,要有多元合作伙伴,覆盖每一个有合作能力和发展前景的专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合作的价值观念是双赢,是互利,是两厢情愿,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寻求、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不只盯着对方的优势和能给学校带来什么好处,还要看学校有能力和谁合作,能带给对方什么好处,即对方的受益点是什么。否则,你想合作,对方缺少热情,没有积极性,还是合作不起来。简言之,专业对接能力是选择多元合作伙伴的重要前提。

湖北职院依靠自身的专业实力,瞄准区域经济,寻求合作伙伴,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先后创建了12 个公司,在合作过程中建设自己的强势专业,做大做强,取得了初步成功。

医护类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积累了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办学实力较强,加之原孝感卫校就有一家附属惠济医院,其皮肤科在市区医院中独具特色,可谓顺风顺水,轻车熟路。于是,湖北职院选择了引进资本、合作联办的模式,将附属惠济医院扩建成为一所以皮肤科为支柱的特色医院,不仅拓展了社会服务功能,而且为师生实习实训提供了重要的基地,与此同时,医院的服务性收入比原先提高了三倍多。

建筑工程学院依托孝感“全国建筑之乡”的优势,选择与建筑公司合作,师生直接参与大型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及验收等全过程,为建筑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同时学校也依托合作平台,引导学生拜建筑公司的管理、设计、技术、施工人员和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为师,推行“师徒制”,使学生学到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并聘请公司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定期开展联谊活动,加强情感交流和技艺切磋。这种合作双方都能从中获益,十分实惠,因而双方都觉得很满意,合作的紧密度很高。

此外还有: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不仅与本市的旅行社、酒店合作,参与其经营管理,还同韩国酒店建立了合作关系;艺术传媒学院依托广告、印刷专业与富通广告公司和恒益印刷公司合作经营广告印刷业务;机电工程学院与华中科大合作创办“九洲数控”公司并创办了亚光公司、科隆公司(金工实习工厂);学校与市高新区合作创办了师生“创业一条街”,其中“湖北孝道创业孵化有限公司”成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每年得到省财政的固定资助60 万元。

深圳职院、杭州职院、宁波职院、无锡职院、江苏农林职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温州职院、浙江工贸职院等一批创业型探索高职院校都是依托自身较强的专业对接实力而拥有多元合作伙伴的。如:杭州职院依托机电专业与友嘉实业集团合作创建了“友嘉机电学院,依托服装专业与达利(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创建了“达利女装学院”共同为杭州打造“中国女装之都”,依托英语专业在原“国际教育学院”的基础上与位列中国教育集团前三甲的“新通国际”合作创建了“新通国际学院”,依托建筑专业与具有一级资质开发企业“金都房产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创建了“金都管理学院”;江苏农林职院依托本校专业优势,先后与江、浙、沪地区的红太阳集团、森禾种苗集团、光明乳业集团和阳光集团等146 家企业联姻;无锡职院挑选师资、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专业与企业合作,企业无偿将大型先进设备搬进学校课堂并定期更换,同时将产品开发、生产交给学校,选派技术人员和师傅现场讲解指导,实现了深度合作;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更是充分发挥本校专业与人才优势,广泛与企业合作,实现了“开设一个专业,合作一个企业,创办一个公司”的目标,在校内外创办了43 个公司;浙江工贸职院贴近骨干专业,建创业大楼引进的浙江创意园、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温州电子信息研究院、现代制造与先进材料研发中心、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创业学院、体育发展中心等7 家科研拓展与社会服务机构;等等。

这些案例很直观地告诉我们:专业能力决定对接质量,决定合作成效。有了金刚钻,才能揽到瓷器活。

二、强化产业推广应用的社会服务能力

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在那些目光远大而又脚踏实地的创业者们看来,接下来的课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最终应该体现在哪里?如何将专业优势化为产业优势,实实在在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为改善民生提供服务?如何在社会服务中提升专业、做强产业、实现创业?对此,位于茅山革命老区句容市的江苏农林职院以自己的探索实践,做出了令人满意的回答。

依托深厚的农林职教办学文化积淀,江苏农林职院自上世纪80 年代初起至90 年代初,以师生承包实习农、林、牧场等形式,开展生产性实践教学;自上世纪90 年代中期至90 年代末,“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实行产学实践教学模式;自上世纪90 年代末起,实行“产学研结合”模式,确立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的办学理念。目前,已形成了以农、林、牧专业为主干专业,涉农二、三产专业为相关专业的专业布局。现设有风景园林(林学)、农艺、畜牧兽医、生物工程、信息工程、机电工程、经济贸易、社会科学与艺术等8 个系,35 个专业及13 个专业方向。他们创业探索的路径是:

(1)专业建设坚持农林特色。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农为本,突出林业,适度发展涉农二、三产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形成了鲜明的农林职业教育特色。按照区域产业布局和学院优势,做强、做特“作物生产技术”“园林技术”“林业技术”“园艺技术”“畜牧兽医”等5 个传统核心专业;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业技术支撑传统专业;依托核心专业和支撑专业,前伸后延设置相关服务管理类专业。2006 年,涉农专业数占全院招生专业的56%;涉农专业毕业生占全院毕业生总数的60%,是江苏唯一坚持培养作物生产技术、林业技术和茶艺等专业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

(2)打造江苏省农林科技示范园区。核心区2 526 亩,分设无土草毯、现代农艺、畜牧养殖、彩叶苗木、植物种质资源库、生态林区、生物中心等7 个功能区,其中的草坪生态大道被草坪界资深院士任继周先生誉为“天下第一路”。并先后创建了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绿苑(园林)实业总公司、园林规划设计中心、小梅山猪育种中心、兽医院和乳品加工厂等22 个产学研结合实体。

(3)依托技术和人才优势,以产业拉动、科技推动、企业带动和培训驱动“四轮联动”的形式,主动为“三农”服务,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一是产业拉动。学校积极进行科研成果转化,托起了两方产业:一方产业为“草坪草”。推广面积达9 万多亩,带动2 万多农户,年效益近3 亿元,辐射全国20 多个县(市),已被江苏省政府确立为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另一方产业为 “彩叶苗木”。现已推广到全国25 个省(市、区),推广面积2 万多亩,带动4 000 余农户,平均年纯收益近8 000 万元。全国十运会期间,该院用28 万株彩叶苗木扮靓了会场,产生了轰动效应。二是科技推动。长期以来,该院结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良种推广和科技服务两种形式为农民提供服务。目前年推广农作物良种面积100 万亩、优质商品猪20 万头;推广优质牧草2 万多亩,波杂山羊6 000 多只;小梅山猪良繁系统承担了镇江市牲畜的统一供精配种业务。2006 年,江苏农林职院荣获“江苏省‘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称号。三是企业带动。该院以中江种业和绿苑实业为龙头的22 家产学研实体,直接带动周边地区3 万多农户增收致富。四是培训驱动。江苏农林职院是国家科技部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近3 年培训农民2 万多人次;与镇江市共同举办就业和再就业培训班,培训5 000 多人次;举办职教集团内培训班30 多期,培养技术骨干2 000 多人次。还为西藏、新疆等西部地区举办培训班5 期,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骨干200 多人次。2006 年,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等七部委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称号。

江苏农林职院的创业经验启示我们:在建设创业型高职院校的探索实践中,充分挖掘和利用高职自身的专业潜能,立足本土乡情和民生需求实际,打造既有发展前景又接“地气”,既有科技含量又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并强化推广应用,切切实实地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带动或拉动群众增收致富,同时不断提升学校自身的专业建设水平、产业经营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创收能力,是一条良性循环、持续发展、多方共赢、皆大欢喜的创业路径。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批创业型高职院校正坚定地沿着这条正确的路径探索前行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实绩。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精神的回归,更是中国高职教育自觉坚守主体意识的成熟。

三、构建市场经济规则的运行管理机制

管理追求的是秩序,体现的是文化,实现的是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业活动,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用市场经济规则来管理。它要求学校彻底摒弃固有的管理理念、机制与模式,引进企业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减少管理层级,下移管理重心,将二级学院(单位)真正建成办学实体,责、权、利三位一体,注重质量、成本效益,采用与能力、贡献相匹配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措施,逐步去行政化,代之以资本运作方式和市场化管理机制,真正把高职打造成既是人才生产者,又是产品生产者、流通销售者和社会服务者。在管理形态上,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界限愈模糊愈有利,毋宁说,学校把自己改造得愈象一个企业就愈有利于创新创业。

温州职院为鼓励教职工深入市场,引进资本,专门出台了奖励措施,规定凡连续三年引进10 万元人民币以上资本者,在薪酬及相关方面均享受副处待遇,并在评职评先方面优先;更有吸引力的是,学校对他们在管理上实行弹性工作制,即工作任务目标管理,不用坐班,完成学校工作任务的同时可到企业兼职或自办公司干“私活”;学校还用制度引导、鼓励教职工以知识资本入股校办产业或校企合作企业。这种管理办法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极大地调动了这些“能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业潜能,从而形成了学校浓郁的创业氛围。

杭州职院和友嘉实业集团组建友嘉机电学院理事会,由友嘉实业集团总裁任理事长,杭州职院院长任副理事长,实施理事会下的学院二级校企共管机制,即教学管理由杭职出任的副院长负责,生产经营由友嘉实业出任的副院长负责,院长全面负责并整体沟通衔接。友嘉模式的经验是:基于大企业,校企一体化。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适应创业需要,大胆采用“专业+公司”的办学模式,即“学校(集团公司)→系(行业公司)→专业(子公司)的管理架构,按照“开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创一个品牌”的专业建设原则,开办了21 个实体公司,覆盖了全院43 个专业。

湖北职院管理改革起步比较早。建校之初湖北职院就将后勤服务部门剥离出去,按市场经济规则独立经营管理,成功实现后勤集团企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不仅盘活了后勤部门的人、财、物,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更有意义的是,开发后勤产业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并在拓展社会服务中做大做强了后勤产业,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后勤集团每年从经营收入中上缴一定比例的管理费,这对学校而言,其实是一种创业回报。

后勤改革的初步成功激发了湖北职院的全面改革的雄心。2009 年他们又开始在二级单位开展二级学院经费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谈及这样做的初衷,湖北职院认为,只有把二级学院激活,建设创业型高职院校才有抓手和支点;只有改革二级学院经费管理体制机制,下放管理权限,才能促使二级学院树立成本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激发其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使二级学院实现由“教学主体”向“准办学实体”的转变。他们选择与市场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建筑学院作为试点,取得经验,然后全面推开。改革的思路是:学校将人、财、物的管理权限适度下放给二级学院,赋予其办学自主权,激发其办学活力;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和经费管理办法,整体开发利用校内资源,瞄准市场,打造品牌专业,增强办学实力与市场竞争力;充分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办学渠道,拓展社会服务,主动对接市场、融入市场,在提升办学实力的同时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有利于二级学院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管理从直接控制、过程管理向顶层设计、宏观调控、目标管理的转变与提升,保证创业目标的落实。

经费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十分敏感,既要积极,更要稳妥。他们探索的办法是:“一核算、二管理、三下放、四挂钩、五激励。”即由学校负责对二级学院进行经费核算;学校与二级学院对经费;二级学院的经费实行两级管理;学校将入、财、物的管理权限适度下放给二级学院,二级学院的经费与其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质量、在岗教职工人员情况(一定时期内)、占用资源情况等挂钩,激励二级学院教学改革,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社会服务,提升整体实力的积极性。为了确保此项改革的顺利推进,他们借鉴企业的运营管理的体制和手段,结合校情实际和学校管理的特点,重点抓落实六个方面的配套改革措施:一是创新决策、管理、监督机制。主要包括“三议五公开”决策机制、二级学院院长负责制、经费使用三级监督机制三项。二是改革经费使用管理体制。二级学院经费学校按科学标准核定,财务处设专门账户,二级学院按照规定支配,超支不补,结余留用。三是改革分配制度,探索试行项目制,实行按项目取酬、向重要岗位、贡献大人员、一线教师倾斜的管理办法。四是改革奖惩制度。五是明确费用开支项目及范围。六是科学核定综合经费标准。以过去连续三年统计数据平均数为基础,将效益工资、档案工资、运转经费、实验经费核定在一个既能保证运转、又能调动积极性的合理水平。

二级学院经费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目前,各二级学院的创业意识、效率意识、成本意识、市场意识以及自主意识已深入人心,创业航程风鹏正举,经济效益逐步提升。

实践证明,基于市场经济规则的运行管理体制改革,是建设创业型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和有效途径。

四、打造校企互补融合的创新创业文化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它具有凝聚“内气”、激励人心、引领方向的巨大作用。不能设想,建设创业型高职院校能够脱离文化的保障与激励。几乎所有的创业型高职院校都越来越坚信并坚持这一点:引进企业文化,融合校园文化,打造创业文化。

湖北职院的创业者们较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在建设创业型高职院校的探索中,湖北职院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培养具有“感恩、责任、忠诚、奉献”品格、创新创业、自立自强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他们认识到,“感恩、责任、忠诚、奉献”四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既有传统文化,也有现代文化;既有企业精神,也有大学精神。感恩是一种重要品格,“知恩图报”中西皆然。做学子怀感恩之心,做员工对企业、对工作心存感激,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个懂得感恩的学生,将来必定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责任是一种担当,有责任的员工必先从学校培养;忠诚与奉献是企业最注重的品质,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保证企业凝聚力、创造力的灵魂,企业的兴旺发达,尤其需要员工的忠诚与奉献精神,除了企业的传承、熏染之外,最主要的就靠学校教育、师长垂范而获得。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不仅在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中强化创业文化教育,而且通过各种方式,如请企业家进课堂宣讲企业文化精神、请成功校友介绍打拼创业的体会,让学生到企业去学习体验、亲身感受等等,潜移默化,从而形成了一种熔铸创业文化、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

杭州职院和友嘉实业集团联合组建友嘉机电学院。他们以主流企业的先进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以主流企业的专业技术发展带动学校相关专业的发展,实现学生向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的顺利转换。

在义乌职院的创意园里,既有来自台湾的民俗文化研究室,也有呈现出浓郁地方风情的小商品设计制作中心,在一楼,还建有一间较大的虚拟货币股票市场,供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炒股实训,在提高能力、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开展小额的真枪实弹的股票交易。指导老师介绍说,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例子,但这种失败一般来说是学生可以接受的。义乌人用小商品创建大市场靠的就是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不怕失败的勇气。只有勇敢地下到海里,呛几口水,才能学会游泳。实践证明,在校期间就经过市场历练的义乌工商职院的毕业生,成功创业的比例比同类院校要高出很多。在这里,义乌这座举世闻名的“小商品之都”的经营理念和务实做派扑面而来,毫无疑问,一个个未来的创业梦、老板梦也在这里滋生萌发。我们曾经随机问过几个学生:选择这所职院是否因为这里是蜚声中外的小商品市场,以及这里浓郁的商业氛围?他们不同程度地认可这一点。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十分重视文化的“人化”与“化人”功能。他们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校园的建筑、色彩、景观表达着办学理念,要让每面墙壁都会说话,使每个空间都在育人。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在校园中按照不同的功能区规划建设了怀德园、日新园、桃李园、长善园等8个主体园区;又取《礼记·大学》之旨建成“明德广场”,取“易经”之义修成“易湖”,并在易湖上建造一座形神兼备的“圣谛桥”;最富寓意的是校园雕塑造型:五个由三条边围成两支连体的箭(矢)象征着学校倡导的五种素质能力和五种通用能力;学校所有办公室、教室均写了这样一句话:“先做你应该做的事,再做你喜欢做的事”。可以想象,置身在这样的校园环境里,融合了学习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敬业、乐业、创业素质会以怎样自然的方式潜移默化、潜滋暗长!

创新创业文化不只引领学校的发展,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或者说作为一个强大的磁场与气场,它持续地释放着“正能量”,必将长久深刻地影响、激励着学生的职业生涯和人生。

五、提高学校持续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

国外创业型大学所走过的道路和所提供的经验证明,高等学校的创业行为,从学校扩大经费来源、积累建设发展资金的角度看,实质上是一种自我造血功能。这种造血功能既是创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创业型高职院校评价的标准和成功的标志。具体来看,其基本要素是:创收项目、收入额、经费自给率占总经费的比例,社会贡献等。

江苏农林职院坚持负重奋进,积极借力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建设环境,促进了学院的发展。2005年,赢得企业出地150 亩,出资8 000 万元,与该院共建江宁校区;2007 年,企业主动出资2 000 万元,与该院共建园林工程教学工场。“十五”期间,先后有国家“948”“973”等13 个省级以上项目落户农林科技示范园,共获得项目资助2 000 多万元;建立了乡土树种良种繁育基地、梅山猪保种场、南方牧草种子繁育基地等3 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及江苏省林木和草坪草种质资源基因库。句容市政府无偿划拨土地800 亩,建设江苏省农林科技示范园;出资2 000 万元,共建体育馆。该院的办学业绩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鼓励。2004 年,被列为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参观现场;2005 年,获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获国家七部委授予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10 年年被确立为首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目前,该院占地1458 亩,建筑面积31.4 万㎡,形成了以校本部为主体、江苏省农林科技示范园与江宁校区为两翼的“一主两翼”校园格局。

浙江工贸职院以本校的建筑专业为支撑,组建注册了一个集勘察设计、建安工程、装饰装修、维护维修为一体的大型公司,包揽了本校全部基建工程,不仅为学校节省了近40%左右的建设资金,而且确保了工程质量及终身的维护维修,这其实就是一种自力更生、自我扩张的创业行为。据了解,由于公司越做越大,专业越办越强,名声越来越响,他们走出校门,走进市场,在发展壮大的同时,源源不断地为学校就是“供血”,成为学校一个稳定而重要的资金来源。

令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自豪的是,他们创办的21个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几乎个个赚钱,不只是公司发展、专业提升、师生受益,而且给学校建设发展不断注入血氧,提供有力的支撑。如旅游管理专业开办的“东亚旅行社”经营的国内旅游、团体包车、礼仪庆典、大型活动策划等服务项目十分红火,被市旅游局授予“教育旅游示范点”;建筑工程系开办的建筑公司长年参与校园校舍建设;学校报告厅等装修全部由自己的环艺网络公司的师生完成;交通系开办了4S 店、驾校、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维修美容中心,围绕汽车提供一条龙服务。机电工程系创办“齐三机床有限公司”更是硕果累累:自行设计生产的XK713 万能铣床、QMK800 数控光学玻璃球磨铣床、为广州造船厂生产的CRT180×80/10 曲轴颈连杆车床、为中科院设计制造的直径2.5m 数控光学抛光机等,不仅获得了长期订单,效益很好,其中数控光学抛光机床数控系统采用五轴四连动,其加工精度达到了0.0005mm,用于航天军工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参加了2010 年慕尼黑上海光学设备展。此外,2010 年他们还利用自己开发的机床再制造技术,成功完成了吉林化纤公司机修车间过火机床的再制造业务,既为企业挽回了损失,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扩大了自身影响。

据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深圳职院、温州职院、杭州职院及义乌职院等校的创业绩效和经费贡献都是较大的,不仅形成稳固的格局,而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势头。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造血功能的增强,既是对创业实践的一种回报,也是对创业探索的一种鼓励,它能激发起创业者以更大的创业热情去坚持、去开拓、去创造,去完善,从而形成一种建设创业型高职院校的伟大实践中最值得期待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良性循环局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伯顿?克拉克.大学的持续变革——创业型大学新案例和新概念[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 叶鉴铭,徐建华,丁学恭.校企共同体校企一体化机制创新与实践[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4] 万由祥.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编辑: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