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化学教学论文范文,化学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

  • 投稿菜花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829次
  • 评分4
  • 17
  • 0

文/徐一凡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创设问题情境”成为众多化学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化学实验演示、家庭小实验研究、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等方面,浅谈如何创设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以期对同仁们有所助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与深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立“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从而全面提高初中生的化学素养。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遵循的原则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性原则: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够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真实的问题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稳固、可靠的主体知识,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2.实效性原则:创设的问题情境对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发展现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即认为有实效性。具有实效性的问题情境,不仅让我们了解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对新问题的思考,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意识。

3.合理性原则: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应只是接受信息的被动过程,更应是在理解、加工信息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的主动过程。因此,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度,合理设计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二、如何创设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一)借助化学实验演示,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化学实验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大量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对于初次接触化学的学生,对化学存有陌生感甚至忘而生畏,借助一些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演示,拉紧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能够让学生感叹化学世界的丰富奇妙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在《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一课中,通过课前的一系列“魔术表演”,瞬间抓住学生眼球和好奇心,将书面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化,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首先表演“魔棒点灯”:教师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锰酸钾,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表演时将玻璃棒点在灯芯里的高锰酸钾上,即可产生火焰。然后表演“水变“牛奶”,“牛奶”变水”: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最后表演“白纸显字”:预先在白纸上用酚酞溶液写好“奇妙化学,源于生活”八个字,晾干呈无色,将稀氨水贮于小型喷雾器内,表演时,将氨水喷在白纸上即可显现出8个红字。通过这样的三个小实验演示,在学生的好奇、兴奋和惊叹的眼神中,教师自豪的告诉学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二)借助家庭小实验研究,创设问题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相比于教师的反复讲解,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理解与巩固理论知识,起到事倍功半的成效。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必须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实验的能力。家庭小实验,因其实验材料易得、实验步骤简单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倍受学生青睐。例如,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可在课程之前布置下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纸杯烧水”的实验并观察实现现象。让学生在家中取一个一次性纸杯,将水倒入纸杯中,将一根点燃的蜡烛置于杯底进行加热。几分钟后,令人惊奇的一幕产生了,纸杯底部逐渐变黑,水开始沸腾起来。吹灭蜡烛,轻轻刮开已经变黑的烧杯底,发现白色的烧杯底完好无损。学生由日常生活经验知道,纸杯是很容易被点燃的,而这里纸杯却能烧开水。这样的意外发现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促使学生通过查阅课外书籍或者百度搜索,来寻求答案。通过这一家庭小实验,学生了解“纸杯烧水”的秘密:纸杯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低,加热过程中,纸杯将热量传递给了水,因此水烧开了纸杯却没破。这样的探究过程为燃烧的条件(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即着火点)的学习铺垫良好的实验基础,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切身体会化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三)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在对初中化学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化学与日常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课题中引入常见的物质、生活现象和事例,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化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探究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促进学生对于化学的探究性学习。例如:在学习溶解度时,学生对于固体溶解度和气体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容易混淆不清。为了让学生有清楚的认识和深刻理解,我拿出一瓶可乐,询问学生:“我是应该轻轻打开瓶盖还是使劲摇晃后再打开?”学生毫不犹豫的回答“轻轻打开”。接着我又问学生:“为什么不能使劲摇晃后再打开呢?”学生们根据实际生活经验说:“使劲摇晃再打开,会冲出大量的泡沫。”然后抛出问题:“为什么没开盖的时候我们看不到泡沫,摇晃后打开会有大量泡沫呢?”到此学生知道可乐为碳酸饮料,饮料内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引入气体溶解度的概念:“1体积水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并且很容易理解压强对于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知识问题化、使问题情景化,从而以情入境,达到情境交融,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符潇予.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时代教育,2013(14).

[2]李霞.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12(8).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