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安全生产论文范文,安全生产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从我国安全理念的变迁看民生关怀

  • 投稿Pity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652次
  • 评分4
  • 89
  • 0

马芳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三采中心,山东 东营 257000)

摘要:从注重生产到注重安全,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的尊重,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也体现我们这个社会从粗放型到人文关怀的转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安全;理念;民生;关怀

中图分类号:X 9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91(2015)02-0012-02

收稿日期:2015-04-30

第一作者简介:马芳(1973-),女,工程师,从事安全管理工作。

如果说安全是企业健康的标志,那么以人为本就是安全工作必须要遵循并最终要实现的宗旨。我国安全理念的变迁最能反映安全生产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70年代是“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中国自古就有“民为贵”的思想。当今,人们用简简单单的4个字来诠释,就是以人为本。

总书记在201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讲话中用了四个“最”向劳动者致敬。从倡导社会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开始,到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时强调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其中贯穿着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既要让社会充分感受劳动和劳动者的价值所在,同时也要让劳动者获得稳固的尊荣。

改革开放37年来,在国民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我国早已摆脱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并与世界先进国家并驾齐驱,奠定了牢固的经济基础,使得人们在安全生产范畴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念,让人感触最深的是一个能展示世界先进安全理念的说法,即:体面的工作必须是安全的工作。而更加关注工作的“体面”则反映出政府、企业对民生的真切关怀。

所谓“体面”,人们大致会有这样的理解,“体面”大约有“尊严”的内涵,也就是说,让人尊重的工作首先应该是安全的。细细品味此话,道理浅显、直白而又深刻。一项工作是否能受到尊重,一是取决于它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二是社会对它的重视程度。创造的价值不论大与小,都是对国家的一种贡献,而社会对它的重视程度,则要从政府的决策、法制的完善等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以及从地方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上展示出来,还要从国家倡导的安全理念上彰显出来。

就安全生产工作来说,从我们国家最初提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到倡导的“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主旋律,再到强调“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新理念,使我们真切感受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安全生产正在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并最终落实到对每一项工作的尊重,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尊严的保护上。身处这样的社会氛围,我们的工作越来越“体面”起来,从近几年来的全国各大煤矿矿难事故的处理上就可以得到印证。

其实,“体面的工作”也有赖于企业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其中安全意识首当其冲。对于工作人员而言,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安全执法者的监管、处罚,都是“要我安全”的客观环境;而亲人的要求和社会期冀的目标,是要我们树立“我要安全”的主观意识。要达到这一“体面”的目标,还需要我们工作人员在思想深处真正领悟安全的真谛:到底为了谁。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采石班长带领十几名采石工,钻进洞里不久就全部退了出洞外,理由是:掌子面不安全,拒绝生产。此事在矿山引起轩然大波,带头人被停工一周”。要知道,这在“横下一条心,拼命夺高产”的年代,这一行为不为人们所理解,被视为“求安怕死”的表现,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而现在看来,这位班长用“罢工”的形式来保障自身利益的壮举,不啻一次“我要安全”。而这一理念的形成是经过时代的变迁、磨砺和时间的熔炼,才充分烘托出来的,即使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相对于“要我安全”来说是一个飞跃。

然而,安全意识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按我们今天的素质要求,还应该再上一个台阶:即“我会安全”。从上述的事件中,我们体会到不但要有那位班长的勇气,还要有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排除隐患的能力,创造“会安全”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过硬的本领、精湛的技术和求实的勇气。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可谓是安全理念的三步曲,只有在认识上逐步提升,使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为安全,人人参与知安全的氛围,在思想上真正树立“我为安全,安全为我”的新理念,安全工作才能再上新的台阶。

培育安全理念,让职工坚信“能安全”。安全理念是安全工作的灵魂,它决定着企业和职工的安全取向,具有导向行为、凝聚力量、调整心态的功能。因此,安全教育要把培育安全理念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强调启发内因,发挥职工主观因素在安全生产中的功效。

提高安全素质,让职工达到“懂安全”。职工安全素质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是让职工了解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做一个安全上的明白人。

规范安全行为,让职工做到“会安全”。规范行为是安全生产的关键。尽管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人的不规范行为,比如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职工的违章操作等往往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使职工达到“让规范成为习惯”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安全管理理念形成于新世纪初。最初为“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成本,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这一理念体现了我们对企业生产的高危特性的认识。在这样的安全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得到不断加强,在安全的保障下,生产经营步入跨越式发展的轨道。

正常情况下,企业有投入就有一定的利润回报。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表明,企业生产及其一切工作如果没有安全作保障,投入的各种生产资料和付出的种种努力都不可能取得效益,甚至出现负效益。这充分说明安全是企业的最大效益。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安全工作既是纲也是目,安全工作抓不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发生事故,必然给企业造成损失, 进而动摇企业发展的基础。安全工作抓好了,同样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了安全作保障,不仅可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中,为形成规模效益打下基础,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专心提升管理水平,发展生产,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可见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随着时代的变迁,安全管理理念的内涵又得到进一步丰富,调整为: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成本,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安全是职工生命与家庭幸福的保障。这一安全管理理念,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深入和对安全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化,其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安全理念的变迁体现的是安全管理的人文关怀和民生情怀。

作为高危行业,石油石化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大都是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物品,安全成本是企业各种成本中最大的成本。安全事故将毁坏企业节能降耗、修旧利废、生产经营等各类成就,延缓企业发展的进程,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会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同时造成职工的心理创伤,信心指数下降,恢复生产、抚平职工心理创伤等过程会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企业付出的间接损失难以用数字测算。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就等于抓好了企业最大的成本。

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安全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更是职工生命与健康的保障。生命是最为宝贵的,人的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安全事故不仅使企业财产遭受损失,同时还直接威胁职工的生命与健康。由于一线职工直接接触危险化学品、直接参与生产,安全对于生产一线职工的利益更直接。只有遵章守纪,按章操作,才能保证职工生命与健康。事故的责任人不仅是事故的肇事者,也是事故的直接受害者。为此,加强对人的管理,不断提高人在安全生产中的可靠性,保障职工生命与健康是企业安全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安全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职工生命与健康的保障,还是职工家庭幸福的保障。安全事故,不仅使个人生命与健康受到损害,同时还破坏一个家庭的幸福。作为职工,就要担负起对个人生命安全负责、对家庭幸福负责、对企业安全负责的多重责任。作为企业,就要加强对职工应知应会的培训,强化各类管理,只有保障职工的生命与健康,才能使职工的家庭幸福得到保障。

至此,企业安全管理理念内涵得以完善,安全管理也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同时向全体职工及其家属提出了综合治理、保障平安的时代要求。作为职工家属,不仅要享受职工在企业发展中不断改善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要肩负起教育家人遵章守纪、保障安全的责任。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每一个家庭得以幸福的保障。

我们每一人作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必须讲安全,抓好自己的安全生产;各级政府、企业必须把安全与经营统一起来,不断加大安全的投入,不断提高本质安全度,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责任感,努力把“高危行业”变成“安全行业”,积极建设成真正的“平安企业、和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