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10-26
  • 阅读量191次
  • 评分0
  • 0
  • 0

  根据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计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科学的态度把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计与国家意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互协调,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努力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积极促进军事理论课程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计;


  作者:杨育林


  在国防教育实践中,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往往受制于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必须创新教学设计。本文侧重探讨和研究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以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师教学设计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实现教书育人。


  一、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关于教学设计的定义,许多学者和专家都提出过各自的看法。赖格卢特研究发现教学设计是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教学设计的关键是寻找最优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最优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1],其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优化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按预期目标发生变化。乌美娜在研究中发现,教学设计是通过系统方法,分析、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1],其教学设计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张大均研究发现,教学设计就是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五大要素进行有序地优化安排,从而形成最佳教学方案的一个过程[2],通过优化教与学全过程的设计实现教学目标。


  尽管上述的定义表述不尽相同,但在“依据学习理论”、“采用系统设计的方案”和“实现优化的教学目标”等方面观点是共同的。由此可见,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解决“教与学”的核心问题,不断推动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设,实现教学目标。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计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创新的设计理念,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实现军事理论的教学目标。


  二、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根据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明确规定:军事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实际课时36学时。《大纲》是指导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依据。长期以来,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及各省教育厅不断对全国高校国防教育进行监督检查,高校国防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但高校国防教育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2010年11月,笔者对福建省5所高等院校的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进行调研,只有2所院校具备军事理论课的专职教师,兼职教师较为普遍,教学质量令人担忧。其存在如学科建设、师资专业化和课程质量等问题,尤其是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缺乏理性、科学和积极的元素,致使军事理论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具体分析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一)教材内容结构型设计模式


  教材内容结构型设计模式是一种传统的设计模式,纯粹围绕教材内容设计,从本本到本本,整个教学设计过程易被教材所牵制。其特点是:不容易偏离教学大纲,教学过程不会离题。但其也容易出现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教学内容往往不能跟上快速发展的社会和日新月异的军事科学技术的步伐,严重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和目的,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专业知识结构型设计模式


  专业知识结构型设计模式指在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侧重于以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来设计教学内容。其优点:在某些问题上讲解十分清晰,内容丰富,思维活跃,逻辑性强,收到显著的效果,但易偏离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最终出现整体效果不理想及教学目标被忽视。如马列教研室的老师担任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时,教学设计往往侧重于军事思想,而忽视军事技术、当前国际战略环境及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信息化战争等内容。而历史学专业的老师往往会侧重阐述革命历史问题,导致课时安排不合理,重点不够突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这充分表明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结构会影响教学过程,致使国防教育课程的效果不能得到全面发挥,而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职业角色型设计模式


  职业角色型设计模式指兼职教师将现担任的职业思维方式贯穿于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中。目前,福建省内还有很多高校由于军事理论老师缺编,为完成教学任务,聘请本校辅导员、保卫部人员担任军事理论课教学,受其职业角色的影响,教学内容设计易偏离教学重点、难点,导致教学目标被忽视。


  上述3种设计模式受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和职业的制约,导致课程教学缺乏系统性、逻辑性、条理性和科学性,教学整体质量难以提高,最终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既是一门涵盖面广的综合性课程,同时又是具有特定研究领域的课程。因此,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够具有良好的军事素质、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积极的创新意识,主动摆脱教材内容结构型、专业知识结构型和职业角色型的设计模式。依据《大纲》的要求,充分运用教学设计原理,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最优教学方案,以提高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质量,促进高校人才的培养。


  三、创新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计


  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设计理念,积极开拓创新,才能使教学内容符合时代发展需要,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应有以下3个方面的创新理念。


  (一)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应强化国家意识的设计理念


  国家意识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是社会个体基于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而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它是一种政治意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公民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强大,使之在各国各民族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发展。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明确强调,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显然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目标在于不断强化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爱国情怀。


  分析和比较中外国防教育目标发现美国要求公民必须具有献身国家、服务国家的意识和观念,其把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作为全体国民的“首要社会勤务”[3],强调公民要用爱国的精神克服优越的物质生活所带来的精神颓靡和社会风气堕落。俄罗斯强调公民应具有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观念,其提倡的全民国防教育,一直把军事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青少年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国外的经验,还是我国相关部门规定的军事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和目的,都明确强调军事理论课必须把国家利益观、国家安全观、国家主权观和国家荣誉观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国家意识,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献身国家、服务人民的观念。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军事理论课的特色,把强化大学生的国家意识融入到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内容里,为国家培养更多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人才。


  (二)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应具备人才素质培养的设计理念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三大重要职能之一,高校应自觉地把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计融入学校的育人目标这个大系统中,进行全面考虑、设计,使之既符合国防建设的客观要求,又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一致,这是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人才素质角度看,国防素质是公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开展国防教育是提高全民族、全社会国防意识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高校应采用多样化的国防教育形式,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和报国之志,自觉履行国防义务,时刻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终身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处处维护国家利益、尊严和荣誉,以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应融入人才素质培养的元素,服务人才建设,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从人才知识结构看,军事理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搞好军事学科的课程设置,必须做好以下2个方面:(1)善于利用其他学科所奠定的知识基础,以军事知识为核心进行知识集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设置毛泽东军事思想课程,就应该利用《中国革命史》所提供的中国革命历史脉络来展示革命战争的进程和画面,进而突出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形成和运用以及对中国革命战争的巨大推动作用和指导未来现代化战争的重大意义,以增进教学效果。(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精确制导技术、侦察监视技术、电子对抗技术、航天技术、指挥控制技术、新概念武器等当今军事高新技术知识融入教学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军事理论课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总之,要充分利用军事理论课特殊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造就一批有知识、有技术、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应创新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


  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不仅是传授军事理论知识,更重要的也是传递现代国防理念。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计要注意处理好教材理论与当今世界军事形势的关系,解决好静态与动态的关系。相对而言,书本上的军事理论是静态,而世界军事形势是动态。军事理论只能作为行动的指南,确定思考的基本线索,而不是死板的规定,如同指南针只是给人们到达或寻找目标提供了方向性依据而不能规定具体行动路线一样,军事理论是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指导学生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军事思想,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战争观和研究指导战争的方法论,帮助学生认识、分析和研究战争。世界军事形势在变,战争形态在变,战争的理念、思维方式、文化和样式也都在变化。因此,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就不应该受到《军事理论教程》的限制和制约。我们研究战争、预测战争和准备战争不能脱离时代对战争的要求,必须是面向现代、面向未来。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必须用新的军事变革思想和理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研究战争,并做好战争的准备。这种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有利于培养出一大批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建设者,国家的保卫者和时代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