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品读“偷”之童趣——《池上》教学一得

  • 投稿张赢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218次
  • 评分4
  • 34
  • 0

刘剑华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226401)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池上》 -诗,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偷采”白莲的小娃形象。诗中的一个“偷”字,将儿童的无邪、顽皮展现得栩栩如

生 。引导学

生 抓住“偷”字品悟小娃形象,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

生 一步步走进文本,品读课文,巧妙理解“偷”的含义,感悟童趣。

师 (出示课文中的画面)看看图,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 这是个可爱的小娃,你看他长得胖乎乎的,真可爱。

生 我觉得这是个顽皮的小娃,因为他正光着脚丫,撑着小艇偷采白莲。

生 我觉得他是贪玩的小娃,因为他头上顶着荷叶,玩得正开心。

师 那从诗中哪个词语能看出小娃的调皮可爱呢?(学

生 很快地找出了“偷”。)

师 能用“偷”组词吗?(学

生 分别组了偷盗、小偷、偷东西、偷看、偷懒、偷偷摸摸、偷偷地等词。)

师 老

师 也组了一些词,(出示:偷盗、偷看、偷懒、偷偷地、偷天换日)齐读一遍。(学

生 读。)

师 读读诗,再读读这些词语,你觉得哪个词更贴近这首诗的意思?为什么?

生 我觉得是“偷偷地”,因为小娃不是真的偷东西。

生 我也认为是“偷偷地”,因为我觉得小娃想去采白莲,可能大人不让他去,他才偷偷去的。

生 我觉得小娃去采白莲不算偷东西,只是瞒着大人,不想让大人知道。

师 那他为什么不想让大人知道呢?

生 可能是因为荷花刚刚开放,白莲还没长好,大人不许采。

生 也有可能是大人怕他玩水,会有危险。

师 此时,你从这个“偷”字中体会出了什么?

生 这个小娃真是太淘气了!

生 我体会出小娃的顽皮和可爱。

生 我感觉到作者对小娃的喜爱。

师 这么调皮可爱的小姓谁不喜欢呢!那小娃是怎么偷偷地去采莲蓬的呢?让我们根据诗中的情境,展开想象,亲自去体验一下。

(PPT出示下图。学生发言。)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推敲、咀嚼,从单薄的文字中读出话外之音、言外之意,从简洁的语言中读出生动的内涵,探究语言背后的情味,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偷”是《池上》-诗的诗眼,以其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趣、体会诗情,可起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到“偷”,学生一般想到的都是“小偷”“偷盗”之类的形象或概念。虽然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了大体的感知,但对诗中“偷”字的理解可能仍存在偏差。教学时,我先从文中插图人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具体感知小娃的可爱形象,先人为主,奠定学生对小娃的认识基础。接着,让学生用“偷”组词,拓展他们对这个字的认识视角,为准确理解这个字的意义和情味设立了一个台阶,让他们拾级而上,降低难度。

我们知道,学生语感的形成依靠的是他们自身的悟性和直觉,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一个心领神会的过程。教师要做的,就是营造一个语言场景,进而点拨、引导、启发、诱导。出示一组用“偷”组成的词语,就是创造一个语言场景,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感悟诗中“偷”字的真正含义。学生自我探究、自主品味,自然而然地领悟了“偷”中蕴含的情趣——这不是真正地偷东西,而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还感受到了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

诗是情感的结晶,它能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而学生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引导他们想象,可以将语言还原成画面、场景和具体的情节,这是更接近文学的阅读,也更贴近儿童语言学习的方式。学生品味出“偷趣”后,创设情境引导他们想象小娃怎么“偷采”白莲,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小娃的顽皮可爱,并调动自己原有的情感积累,不断地充实阅读文本所获得的体验,升华对“偷趣”的认识。学生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放飞心灵——身在课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看到了一个古代的小娃,驾着小艇,“偷采”白莲,悠然回来的意境,实现了心有灵犀的融通、轻舞飞扬的创造。同时,激活了言语智慧,既得意,又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