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校长管理论文范文,校长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尊重、适合、幸福教学理念的教改探索

  • 投稿七睬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794次
  • 评分4
  • 52
  • 0

杨万维

一、改革的起因与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学校无论是从教学理念、教育目标还是课程改革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涌现出一批有特色和生命力的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育方式。作为长沙市直属的第二十中学,也致力于新课改理念的探索,学校提出并实施了崇尚“尊重、适合、幸福”的教育,坚持“为明天、为幸福、为国家而准备”的办学思想,把学生培养成“会做人、能做事、有爱心、敢担当”的人。

改革之初,经过深入的课堂听课与专题调研,我们发现不少课堂上存在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气氛沉闷、被动听死板记、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认真分析后,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讲授时间太多,没有启发性,而且唯恐学生不会,讲得非常细致,剥夺了学生思维和情感参与的空间与时间;2.为了赶进度,很多教师课堂上喜欢提问学习好、愿意发言的学生,久而久之,很多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做观众和听众,甚至游离于课堂之外;3.学生在学习上差异较大,但教师在提问或布置任务时却不能有针对性地分层教学,致使有些学生,特别是中下游学生逐渐失去兴趣;4.虽然在课堂上有小组讨论活动,但无论是问题的设计还是过程的组织都显得比较简单随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效果不佳;5.教师课堂上鼓励性评价不足,评价方式单一化,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十中的生源并不理想,其中大部分是周边城郊接合部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的基础相差也比较大。因此,学校主要是依据“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找到最适合“每一个”的教育方式,从而让“每一个”都成为“更好的一个”。创造性地提出了“尊重、适合、幸福”教育理论的基本思路,并逐步在初中、高中六个年级的各个学科进行尝试与改进,使“尊重、适合、幸福”的教育理念不断成熟,并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理念改革的特色。

二、改革的理念和目标

1.尊重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人人心,“尊重”正逐步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尊重”反映到教育上,并成为热门话题。“尊重教育”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教育模式。尊重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信任和尊重,促进他们自我教育、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方法。尊重教育这一高度概括的表述具有多层面的内涵,在决策层面上,它意味着尊重教育规律;在操作层面上,它指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在评价层面上,它指的是要全面看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相互尊重。

(1)尊重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个规律体系,它包括宏观的基本规律与微观的具体规律。

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即尊重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与促进的规律,包括基础教育发展中义务教育的年限、质量、课程、学制等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与促进。尊重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即教育活动的进行与展开与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需要、可能之间的协调与促进。教育活动的成功与否与对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需要是否有完整的了解有直接的关系。

尊重教育的具体规律,包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教学的规律,如孔子概括的“学思结合”“学习结合”“学行结合”以及因材施教等。《学记》浓缩的“豫、时、孙、摩”等。今天,我们的许多教育学书籍中总结的“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教书育人”“知识与能力统一”以及若干的教学原则都是教学规律的不同表现。教师在德育中要尊重德育的规律,在体育中尊重体育规律,在美育中尊重美育的规律等,也都是教师要予以尊重的具体的教育规律。

(2)尊重受教育者。第一,尊重学生的生命存在。正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群体,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在每一阶段的生命存在。个体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性,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用发展的眼光来尊重他们,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自信心也会逐渐地养成,个体在成长的每一步所经历的宝贵的情感体验将会是他们的精神财富,代表着无可重复的成长轨迹。在这一问题上,卢梭曾明确地表态,他强烈地反对轻视现在,幻想为遥远的未来做准备的做法。卢梭之所以如此重视现在,就是因为他认为儿童期的生命与成年期的生命应有同样的价值和尊严,而且,未来的生活是如此不可预测,没有人可以断定为了以后的生活就一定值得放弃现在的幸福与快乐。

杜威也曾批评道:“硬要天真活泼的儿童依附或屈从各种遥远的渺茫的外加目的,儿童既不理解它,又不喜欢它,就无异于把他们捆绑在对他们毫无实际意义的链条上去折磨他们。”正如每个个体都是有别于其他个体的存在一样,每个人的每一个阶段也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认识到这一点,教育就再也不能拿“为孩子将来好”“以后就明白了大人的苦心”为借口而漠视学生的现实存在,不尊重学生享受属于童年的乐趣的权力,以及学生情感发展所需要的关爱、支持与鼓励。

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淡化了“尊重人性”的价值观,或者说在“应试教育”的功利挤压下,“尊重”在一些学校才沦为了非主流的价值观。提“尊重人格”,是由于当前孩子因被溺爱或放任不管而造成性格的普遍脆弱,传统教育重教学、轻育人的思想又容易忽视学生的人格因素,特别是过于重视尖子生的教育模式加剧了后进生的人格问题。提“尊重差异”,是因为当前学校教育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不可避免地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缺少自由时间和自我教育机制,甚至有部分学生被主流教育边缘化。

“人格”一词有不伺的解释,它可以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可以指个人的道德品质;还指人的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在尊重的教育中所说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指尊重学生作为“人”所应该享受的权利与义务的资格。一个有着被尊重的需要的,有权利发言来表达自己的,有喜好与厌烦等情感的,可以选择自己生活的平等的人。

第三,尊重学生的差异与选择。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一文中指出:“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这一观点也是以尊重为教育前提的。

众所周知,个体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因素而形成千差万别的个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气质都不尽相同。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是尊重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是一颗宽容的心。正因为学生有着个性、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所以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所具有的潜力就不同,他们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也会有层次上的差异。差异性是世界丰富多彩的基础,人的差异性也是人类社会分工合作的基础,更是人类生活多姿多彩的条件。我们可以说,今日学生身上的差异性就是明日各级各类人才出现的前提。尊重的教育就是要承认差异,保护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其差异性上充分发展。

2.适合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文献研究表明,国家教育决策部门、国内外教育学者以及教育一线的校长、教师,都展开了对“教育适合性”的追问。

适合的教育又称个性化教育,是指基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以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样化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强调为学生提供满足其个性需要的多样化学习资源、教学方式、学习指导,使不同天赋的学生以适合自身特点与学习需要的方式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有学者认为,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内涵可概括为相互联系、相互融合、有机统一的“四性教育”。

第一,开发学生潜能的开发性教育。创造适合于不同学生的潜能发挥的教育环境(教育形式、教育活动等),使学生的潜能“外化”为行为中的现实素质或综合能力。

第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不是消极地适应学生发展的既有水平,而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使之从“最近发展区”不断发展,这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本质含义。

第三,适合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主体性教育。对教育资源及其配置进行重组,创造出多样的、系统的具体实现形式,提供有利于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第四,实行教育目标定位分层次的层次性教育。促进学生在各自已有的层次水平基础上获得各自的发展。

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这一个”。他们的天赋和秉性、兴趣和爱好,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他的认知能力、兴趣与关注点也是不相同的。一旦教育太注意统一性,忽略差异性;只强调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的时候,教育就成为“禁锢”,禁钢了学生发展的自由和成长的无限可能。打破禁钢,创造适合的教育,是适应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育人为本”的实践体现。只有适合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在校园里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3.幸福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什么是幸福教育?要理解幸福教育,就要理解幸福与教育的关系,只有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幸福教育的内涵。对于幸福与教育的关系,有学者在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得出几种理论: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论;教育过程幸福论;幸福与教育合乎道德论。在几种理论论述中,有两种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是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论,大多数学者将幸福视为人的最基本需求,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是一种应然追求,人的生活应以幸福为目的,教育目的应该真正回到人的情感感受上,教育应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情感感受为目的,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全面发展的人。另一种是教育过程幸福论。教育过程幸福论认为教育过程本身是幸福的,教育过程使学生真正达到自我实现,是自我体验的幸福过程。自从教育诞生以来,就成为人类所有活动中最具有人文性的一种,而教育要引导生命走向幸福。幸福教育既是一个目的论,又是一个方法论。

因此,可以说,幸福教育是目的和方法的统一,它既让人们在教育中获得最真实的幸福,又让人在幸福中实施切实的教育。它是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让人切实地获得对自我的真实感、满意感和同一感,是将幸福感与价值观融入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思想或者理念。

三、改革的主要举措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应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用以下的方式践行“尊重、适合、幸福”的教育理念。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学生以自学为主,养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二十中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当然,自学的方法和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学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还需要教师的讲解,但教师的讲解要建立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具有针对性。这是我校改革的基本思路。

(1)采取“学案”的方式,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教材,把教材读懂、读好。“学案导学”模式,指的是以“学生”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实现效益最大化。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指导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教他们如何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九。

“学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目标、学法指导、知识准备、导学新知、问题讨论、归纳总结、梯度训练题、拓展延伸、达标检测等。对于不同的知识类型和不同课型的学案应根据情况制定出属于各个学案的侧重点。如数学课、历史课、新课、复习课等课堂学案的编写应根据各个学科的内容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来编写各个学科的学案,大体来说,学案的编制要尊重学生的特点,考虑到课程类型和知识类型,才能够适合课堂的需要。

(2)把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使教成为学的促进和提升的重要方式。教师的教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凡是学生独立学习能够掌握的内容,教师都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由“被教”转变为“自己学”,这是中学教学必须明确的理念。

第一,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教师要针对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即讲解学生自己学不懂、学不会的知识和问题。

第二,从教学内容来说,它是一种以难点为对象的教学。所谓难点指的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第三,就教的层次而言,它是一种立足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具体来说,教师要教学生想不到的东西,要教教材里面蕴含的思考方法。

2.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

当今是一个需要合作的时代,提倡合作学习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通过合作学习凸显学习的社会性、交往性、互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合理分组(课内、课外)。学校采取异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所谓异质分组,是指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当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即小组成员是异质的、互补的。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保证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从而使小组活动中有更多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异质分组时,应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性别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

我们认为,小组成员间的积极互赖是组织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素。没有积极互赖,就没有合作学习。积极互赖是小组成员间的一种促进性的相互关系,每个成员都认识到自己与小组及小组内其他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简而言之,积极互赖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积极互赖的主要内容是:①目标互赖:共同的小组目标;②奖励互赖:奖励小组而不是某一个体;③角色互赖:每个人承担相互关联的具体责任。

(2)采取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通过下面两种方式进行。讨论式。即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展开交流、辩论。每个人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一致的意见则形成小组的共识;不同的意见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相反的意见可以进行辩论,真理愈辩愈明。讨沦式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在小组讨论结束后,需要进行全班的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协作式。即小组成员根据任务性质、特点和内容,经过讨论进行合理分工,小组成员围绕任务分工协作、齐心协力、集思广益。每个成员根据角色分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要求,独立自主地按规定时间完成任务。在每个成员都能完成各自任务的基础上,小组进行汇总、小结,必要的时候,进行第二次分工或修改、完善,最后提交小组任务报告。协作式一般在课外进行,我们布置的小组研究性作业就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的。

3.让学生(小组)讲课

蒙田曾说:“老师不应该一个人想,一个人讲,也应该让他的学生讲一讲。苏格拉底及后来的阿凯西斯劳斯就先让学生讲,然后他们再说。”让学生讲课就是完整的一个主题、一章、一节或一课时的内容都由学生来主讲,学生一般是按6人或8人一个小组来共同完成主讲任务。教师在学期初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和难易度,宣布本学期自己主讲的主题(章节)以及由学生(小组)主讲的主题(章节),并要求学生(小组)提前准备,上课前一周要向授课教师提交教案和PPT,教师批复后才能上台讲课。学生讲课,要求学生(小组每个成员)独立阅读教材内容,弄清楚教材的每句话、每个知识点、每个问题,与此同时阅读教材之外的相关论著,多角度、多侧面地解读教材的知识内容。在这样的基础上,小组成员着重讨论两个问题:第一是教什么?第二是怎么教?

教什么?这是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问题。这个主题究竟有哪些内容是重点,是核心知识和重要理论,是必须让学生全面掌握的;有哪些内容是难点,不好理解、不好把握的,必须特别强调并提醒学生特别注意的。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学生究竟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知识上、方法上、思维上、情感上、态度上各要让学生获得什么,产生什么变化,取得什么进步。

怎么教?这是研究教学方式和教学途径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涉及教与学的活动安排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具体来说,哪些内容主要由教师主讲、阐析,哪些内容主要由学生独立阅读,哪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如何做到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有利于教学难点的化解,有利于学生思维拓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上是我们教师对学生自主备课的共性要求,学生(小组)根据这些要求撰写教案,一般要经过小组多次讨论、修订,并且明确小组每个成员的任务,最后完稿提交给授课老师。

学生(小组)授课结束后,照样要留时间给教师进行点评,然后其他组的成员按照评分细则进行评分‘。学生讲课的活动,让教师更深切地感受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是最好的学”。听教师讲课是学习,阅读教材是学习,自己上课则是一种更深人的学习。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个个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学生在讲课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还提高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能力。

4.开展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教育是一个需要参与者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是一个需要敫情和爱的活动”。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幸福教育的旨归则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因为幸福教育是德行培养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健康成长的中学生必定是道德人格完善、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教育作为一种合理的社会活动,它同时隐含着使人幸福这一功能。幸福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其目标就是培养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努力创造幸福资源,正确面对幸福资源,充分享用幸福资源,鼓舞人运用智慧、调动潜能去享受成功的欢愉,去感受人际关系的亲密、诚实和真心。教育的过程本身也应该是幸福的,它并不排斥个体从教育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享受,那种为了学生未来的幸福而剥夺学生当下的幸福,给学生造成不幸的做法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体验生活的愉悦,让学生真正在自我实现、自我调适、与人合作中享受幸福,在此基础之上,促进个体认识到自身不同层次需求的客观存在和幸福的不同层次,并且能够找到方法与途径来满足这些需求,同时力争提升自身的幸福层次,追求更高境界的幸福的实现与超越。

学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活动异彩纷呈。在课程设置、学习文化以及校园活动等方面不断丰富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学校先后成立了20多个社团,有校园电视台、飞虹文学社、吉他社、书画社、英语社、篮球社、剪艺社、陶艺社、曲艺社、摄影社、棋社、街舞社、拉丁舞社、电声乐队等社团,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社团节等,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舞台,力促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教育,将教育融人活动中来,致力于建设学生喜欢的学校,力促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经过不断的探索,二十中已经逐步形成具有特色和实效的——“尊重、适合、幸福”的教育理念,而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和教师个性特点,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更为精细的“教学模式群”。面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学校组织教师、学生讨论,通过行动研究,不断完善与发展“尊重、适合、幸福”的教育理念。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市二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