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校长管理论文范文,校长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培育拓新守正、和融共进的学校精神

  • 投稿九毛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1018次
  • 评分4
  • 29
  • 0

●王有鹏

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精髓和集中体现,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培育良好的学校精神,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校积极培育“拓新守正,和融共进”的学校精神,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培育拓新的学校精神

“拓新”,是指开拓、创新。学校的“拓新”,就是要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与时俱进,勇攀高峰,勇创学校特色,积极推进学校管理创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育人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育拓新的学校精神,主要是做到以下两点:

1.创建特色学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就需要重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长期以来,许多学校存在“千校一面”的现象,学校管理缺乏自己的特色,致使学校创新能力不足,学校发展丧失活力。为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根据学校实际确定特色项目,办出学校特色,打造特色学校,创建学校品牌。我校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责任感养成教育、家校合作等特色项目的过程中,使学校初步具备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我校提出了“塑造学校责任文化”的特色学校建设目标,计划从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等多个层面构建学校责任文化,积极推进学校管理创新、班主任工作创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力争在学校管理、校本培训、德育工作、教育活动、课程开发、课堂改革等方面有所突破,规划用3至5年的时间,基本建成特色学校,形成自己的学校品牌。

2.高扬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是被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和崭新的精神风貌。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包括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民主法制、励精图治、崇尚学习、竞争合作、和谐发展、面向世界等基本内容。培育拓新的学校精神就应该高扬求真务实的时代精神,踏踏实实地开展学校工作,认认真真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力戒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就应该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勇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敢于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坚决杜绝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力戒安于现状、故步自封;就应该高扬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善于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就应该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使教育紧贴时代脉搏,适应时代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和理念,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就应该高扬民主法制的时代精神,崇尚民主,倡导法制,增强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就应该高扬励精图治的时代精神,振奋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知难而进、一往无前、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就应该高扬崇尚学习的时代精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喜欢读书、崇尚学习、欣赏学问、热爱学术、学无止境;就应该高扬竞争合作的时代精神,增强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合作意识,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就应该高扬和谐发展的时代精神,诚信关爱,共创和谐,促进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和校园和谐;就应该高扬面向世界的时代精神,有开放意识,有全球观念和世界眼光。

二、培育守正的学校精神

“守正”是指遵守常规、胸怀正气。学校的“守正”,就要遵循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素质教育要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恪守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精神;就要树立正气,主持公道,坚持真理,崇尚正义,恪守正道,堂堂正正,刚正不阿,清白做人。培育守正的学校精神,主要是做到以下几点:

1.按办学要求去做

有人用这句话描述中国教育的现状:“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许多学校素质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去办学,偏离了正确的办学方向,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应试教育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可见,培育守正的学校精神,就必须按办学要求去做,严格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办事,严格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开足开齐开好课程,不加班加点,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按客观规律办事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要按客观规律办事,遵循人才成长规?和教育教学规律。但是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一些学校加班加点,肆意侵占学生的休息时间,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增加课时;一些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个性特长,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独霸课堂、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单纯教书、忽视育人。培育守正的学校精神,应该遵循德、智、体诸素质有机结合的人才成长规律,遵循人才成长过程中的扬长避短规律以及期望效应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和创新性发展;应该遵循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重视强化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应该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遵循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智力、能力的提高;还应该遵循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3.立足传统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薪火传承,延续了许多优良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培育守正的学校精神,就必须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履行传承中华文化的崇高使命,通过校园阅读、经典诵读等活动,了解中华文化,接受中华文明的熏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伟大的民族精神。

4.弘扬正气,清白做人

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应该是正气高扬、风气纯正、歪风邪气无立足之地的地方。培育守正的学校精神,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师表,清白做人,保持纯正的心灵和宁静的心境,不为物质所累,抗拒不良诱惑,公平公正、无私奉献,依法执教,不乱收费,不向学生擅自推销资料,拒绝家长吃请,不收取家长所送礼品,不向家长索要财物,杜绝有偿家教,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等。

三、培育和融共进的学校精神

“和融”就是和谐融洽;“共进”就是共同前进。和融共进就是全校和乐融融、和谐发展,师生团结奋进,进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合作共进的文化氛围。培育和融共进的学校精神,主要是做到以下两点:

1.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我国正在致力构建和谐社会,学校则要致力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构建和谐融洽的校园人际关系。一是形成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作为学校校长以及中层以上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人本化、人性化管理,处事公道,坚持原则,顾全大局;教师则自觉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遇事学会换位思考,多体谅和理解领导的难处,则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得以形成。二是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要做到尊重和理解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以民主的作风、友善的态度、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遇事不独断专行,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则尊敬教师,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自觉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育,对教师彬彬有礼,则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得以形成。三是形成和谐融洽的师师、生生关系。教师之间应该建立亲密的同事关系,工作上互相支持,取长补短,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密的同学关系,学习时互相帮助,活动时积极配合,值日时积极参加,则和谐融洽的师师、生生关系得以形成。

2.营造合作共进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培育和融共进的学校精神,就应该积极营造合作共进的学校文化。第一,营造合作共进的学校管理文化。在学校精神文化中体现合作共进的办学思想,贯彻合作共进的育人理念,落实合作共进的校风校训;在学校组织文化中贯彻团结合作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促使学校领导班子保持团结合作的精神状态;在学校制度文化中规范和约束师生的合作行为,强化师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激励师生的团结合作精神.第二,营造合作共进的德育文化。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贯彻合作理念,强化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修齐治平、天下为公等思想和精神;借鉴世界先进文化中开拓进取、公平竞争、权利义务、效益效率、互惠互利等价值观念。第三,营造合作共进的课堂文化。打造平等民主、和谐共存、互相合作、自主探究、关注学生生命发展、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课堂。第四,营造合作共进的班级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形成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的班级环境文化,建设具有团结精神、凝聚班级力量、人际关系优化的合作共进的班级精神文化。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