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儿科医学论文范文,儿科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生儿缺氧缺铁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 投稿test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288次
  • 评分4
  • 60
  • 0

张筱爱

河南省焦作市焦煤中央医院检验科,河南焦作 454000

[摘要] 目的 探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情况以及护理方法,总结出优质高效的护理方法,为更多的患儿解除痛苦。方法 将选取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通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比,得出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患儿的恢复情况、临床表现、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显效率为30%、有效率为70%,没有无效病例。结论 在护理中要加强责任心,将护理工作认真落实,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执行,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对疾病的变化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患儿生存的机会,有效降低缺氧缺血性脑病在新生儿中的致死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缺氧缺铁性脑病;新生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a)-0069-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就指处于围产期的的新生儿由于窒息或缺氧等原因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围产期中枢神经系统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可导致儿童脑瘫、癫痫和智力、听力障碍甚至死亡。我国每年活产新生儿达2000万~2200万,窒息发病率达12.8%,致残率则可高达15%,致死率高达6%,即每年有约30万名新生儿由于缺氧缺血性脑病造成残疾,约有2万名新生儿死亡,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在临床中针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要提高护理意识,细化护理工作,减少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症的出现,保证患儿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2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并将临床护理情况和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其中男性38例,占所有病例的63%,女性22例,占所有病例的37%;出生日龄分布为:6h~12 d,平均(5.33±1.65)d;胎龄分布为:37周9例,37~42周44例,42周以上7例;窒息或缺氧发生阶段情况为:子宫内窒息25例,分娩过程中窒息35例。所有患儿都根据1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轻度22例,中度31例,重度7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出生后不啼哭或哭声微弱、应激反应迟钝、惊厥、抽出、拒绝接受哺乳等。

1.2方法

将选取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护理和高压氧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患儿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 ①保暖:为了避免患儿因为受寒而出现耗氧量增加和代谢性酸中毒加重,在护理中要将患儿的体温维持在36.5 ℃左右,每4 h监测一次体温,如果需要可以放在开放性暖箱内,调整箱至中性温度,室温保持在22~24 ℃[1]。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要采取仰卧位,肩部用枕头垫高2~3 cm,维持有效通气,当血氧饱和度低于85%时,应增加氧流量或持续高流量吸氧[2]。出现呕吐症状的患儿要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有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及时用吸引器清除口腔及气管周围的分泌物。吸痰动作要尽量轻柔,定时为患儿翻身拍背,方便痰液流出。③血压心律检测: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节律、频率、心跳节律、心音强弱等情况,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收缩压要维持在50mmHg以上,心率维持在160~180次/min以上。

1.2.2氧气吸入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血氧浓度非常低,新生儿的脑组织耗氧量占全身的50%,对缺氧十分敏感,一旦持续缺氧就会形成脑部损伤。因此,观察组患儿在入院后均采取给氧护理,在给氧过程中观察患儿的肤色、呼吸频率、呼吸深浅变化,切忌给氧时间过长、浓度过高,以免发生氧中毒。

1.2.3高压氧治疗 如果在抢救脱险后无高压氧禁忌症时,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应在出生后24~72 h内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3] 。

1.2.4颅内高压监测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临床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颅压增高、脑血液,造成脑部血流量减少,加重大脑脑损害程度。根据前囟凹凸及松弛程度[4],颅缝宽窄、是否呕吐、球结膜及视乳头是否出现水肿等情况判断颅内压,本次研究中使用甘露醇作为降低颅内压的主要药物,甘露醇不但能消除脑部水肿,降低颅内压,而且还能清除自由基和花生四烯酸,使患儿的脑损害降至最低[5]。

1.3评价标准

研究结果可以按照患儿恢复情况分为:①显救:症状在5 d内完全恢复者;②有效:症状在8 d内完全或部分恢复;③无效:8 d以上病情仍无明显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针对所得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恢复情况有明显差异,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恢复情况对比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情复杂,危害严重,因此要求我们在护理中要加强责任心,将护理工作认真落实,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执行,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对疾病的变化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患儿生存的机会,有效降低缺氧缺血性脑病在新生儿中的致死率,减少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症的出现,保证患儿生活质量,避免新生儿夭折的不幸发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99-100.

[2] 高洪兰,邢建军.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 (1):29-30.

[3] 张青堂,张健,李安民.川芎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7):610-6l1.

[4] 张剑白,陈淑丽,孙玲娣,等.过氧化脂质、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维生素E在新生儿童窒息病理损伤机制中的作用[J]临床儿科杂志,1995,13(11):365-366.

[5] 刘凤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6例观察及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8,15(1):74-75.

(收稿日期:201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