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儿科医学论文范文,儿科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常规改变

  • 投稿呐嘟
  • 更新时间2016-04-15
  • 阅读量758次
  • 评分4
  • 51
  • 0
  摘要:目的 探讨实验室检查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的意义,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和同期健康儿童各55例,分别作为感染组和对照组,两组儿童出生时均为足月儿,且抽血研究时性别、年龄组成以及营养状况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儿童进行血常规分析其结果。结果 与同期健康儿童相比,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WBC、RBC、Hb及Pt计数变化不明显(P>0.0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均增高(P<0.05);单核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均增高(P<0.05);淋巴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均降低(P<0.05)。结论 通过对小儿血常规检查,可以从其变化初步判断小儿是否有MP感染。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小儿;血常规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1],症状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混淆,造成漏诊,延误治疗,要做到合理的早期诊断,应引起儿科医生的重视。本研究在MP感染的实验室检查方面发现了一些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5例作为MP感染组,其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均检测为阳性。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1~8岁,平均(3.36±1.09)岁,营养状况均良好;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0例,支气管炎34例,支原体肺炎11例,病程2 d~3个月。另选同期正常体检儿童55例,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1~8岁,平均(2.98±1.02)岁,营养状况均良好;经检查均未发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两组儿童出生时均为足月儿。 
  1.2方法 对两组儿童抽取静脉血2 ml(不加抗凝剂),应用sysmex poch-1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行血常规检查,对结果进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 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MP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别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感染组中性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的绝对值和比例均增高,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比例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无细胞壁的一种病原体,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用药与常规用药不同,为了不耽误患儿的治疗,临床医生要能及时诊断。肺炎支原体能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儿童肺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且早期症状不典型,与普通细菌及病毒感染症状不易区别,儿童各年龄组都可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无性别差异[2]。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将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抗体滴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3]。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存在于纤毛上皮间而不侵入肺实质,通过细胞膜上的神经氨酸受体位点,吸附在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抑制纤毛活动,破坏上皮细胞。其致病性考虑与呼吸道上皮粘附、MP直接损伤细胞以及免疫炎症反应有关[4]。其中免疫炎症反应学说认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共同参与了MP感染后的发病过程。MP感染之后通过细胞因子诱导激活内皮细胞和粒细胞,并诱导中性粒细胞发挥其趋化作用和局部浸润,吞噬、杀伤病原体。当MP感染时,可大量激活T细胞、B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5]。同时,由于MP免疫黏附性和代谢产物会对淋巴细胞造成免疫损伤,使得淋巴细胞表达受抑制,活性降低,尤其以CD4+功能降低为主,从而引起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免疫功能不平衡,抗原递呈作用降低,B淋巴细胞的成熟障碍。另外,外来抗原MP和代谢产物会加速外周血成熟淋巴细胞凋亡,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 
  本次研究发现,MP感染患儿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绝对值及比例均增高,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比例均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明显,考虑与上述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系列免疫紊乱有关。 
  MP感染后,除可引起肺炎外,还可导致肺外多系统的并发症,如心肌炎、心包炎、脑炎等,因此其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单纯的通过病史、症状、体征等方面很难确诊,此时,通过各种辅助检查可提高其诊断效率,而其中的血常规以其方便快速,确实可以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庞菊川,谈意隽,等.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儿科杂志,2002,20(12):752-756. 
  [2]梁友宝,康淑霞,常滋毓,等.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J].淮海医药,2013,31(1):42. 
  [3]殷皓,唐建英,孙伟峰.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IgM、白细胞及快速C-反应蛋白检测的应用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2):1464-1465. 
  [4]郁园园,陈志敏.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8,35(3):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