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黄鹤楼送别》教学实录与评析

  • 投稿杜行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39次
  • 评分4
  • 15
  • 0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10000) 曹海永(执教)

江苏教科所(210000) 成尚荣(点评)

[摘 要]“文包诗”的语文课堂教学,既要基于文本自身这一体裁特点,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获得发展。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文本,自己朗读、比较、讨论、体会,彰显的正是儿童阅读发现的本质。这样的个性化阅读,产生了个性化的体验、感悟、想象与表达,自然而真实。

[关键词]教学实录 评析 文包诗 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31

【个性看点】

基于“文包诗”先有诗后有文的特点,采取“诗文对照”“互文解读”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借课文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情感、揣摩古诗的写法,在自然而真实的阅读中,解决已知和未知、距离和体验之间的矛盾,引发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想象和表达。

【课堂重现】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

生:(齐读)《黄鹤楼送别》。

师:这篇课文是作者根据一首诗展开想象写下来的,像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称之为“文包诗”。其实,我们以前也学过“文包诗”,比如——

生:《但愿人长久》《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学习“文包诗”这一类的课文,我们可以借助课文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情感,揣摩和领悟古诗的写法。

一、读诗读文,理解意思

(课件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这就是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教师点评)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在书上画出了能帮助我们理解这首古诗意思的句子。看看大屏幕,检查一下你有没有把这些句子画全。检查完了,就放声读读这些句子。

出示:

句一 暮春三月……孟浩然饯行。

句二 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

句三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师:下面老师读一句诗,你能把这句诗对应的课文内容读出来吗?

生:(齐)能。

师:肯定?

生:(精神振奋)肯定!

师:绝对肯定?

生:(信心十足)绝对肯定!

师:故人西辞黄鹤楼——这句诗的意思在哪里?

(学生齐读句子一)

师:(微笑着)恭喜你们——都上当了!

(学生交头接耳。片刻后,有人顿悟,激动地叫起来:“错了,错了!”)

师:你来说说看,错在哪儿了?

生:我们都没仔细思考,应该只要读“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师:看来,我们的思维还要更严谨、更精准哦!

(随后,女生齐读第二行诗“烟花三月下扬州”,男生接读“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一个学生读第三行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同桌接读“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男生齐读第四行诗“唯见长江天际流”,女生接读“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师:有意思吧,同桌两位同学也这么读读。

【点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接读,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检查、互相映衬的很好方式。其实质是合作学习,效果显然是好的,因为学生在有来有往的切磋琢磨中历练了思维,更重要的是,课堂上洋溢着朗读的热情、交流的乐趣和游戏的欢愉。】

师:借助课文中的这些句子,你自己弄懂了古诗哪些字词的意思呢?

(学生自由汇报“之” “广陵” “故人” “西辞” “烟花三月”等的意思。其中,有个学生说“西辞”的意思时有些含糊)

生:“西辞”就是辞别的意思。

师:是吗?辞别是“辞”的意思,为什么要加个“西”字呢?知道黄鹤楼的位置吗?

生:我知道。因为黄鹤楼在西边,我是从书上的插图上看出来的。

师:真了不起,通过看图理解了什么叫“西辞”。有没有谁通过课文知道呢?

生:我是从“顺江东下”这个词中看出来的,黄鹤楼在扬州的西面,孟浩然是向东而去的。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诗中有几个字词和题目中的字词意思是一样的。比如,“故人”就是题目中的——

生:(齐) “孟浩然”。

师:“扬州”就是题目中的——

生:(齐) “广陵”。

师:“下”的意思也和“之”差不多。为什么李白在诗中要换个词、换种说法?大家可以把这几个词语换到诗中读一读、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我觉得是为了避免重复。

师:言之有理,但不全是这个原因。

生:如果把“故人”换成孟浩然,字数就不相等了,就不是诗了。

师:那如果换成浩然或者孟兄呢?(学生笑了)

生1:这样好像对人不太礼貌。

生2:“故人”还有老朋友的意思,能看出来两人感情很好。

师:其实,用孟兄、浩然,也是能看出两人感情好的,好到可以称兄道弟,可以直呼其名。比如,李白在《赠汪伦》中就这样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

生:(齐)“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那么,李白在这首诗中为什么一定要用“故人”呢?我们先留个问号。(板书:故人?)

生:我知道为什么要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因为“州”和“楼”“流”是押韵的,读起来有一种特别的音韵美。(教师、学生忍不住鼓掌)

师:掌声代表了对你的赞同!再看看这个“之”和“下”呢?

生1:“之”只是说去、到、往哪里,而“下”扬州更具体了。

生2:“下”还写出了扬州的位置在长江中下游。

师:看来,同一个意思的表达也是有讲究的啊!

【点评:又一次的学生自学自悟,可见学生是有学习能力的,关键是给他们机会。其间,教师抓住关键字词及时追问,让学生在朗读、比较中走向思维的深处,这样的引导值得肯定。“头脑流汗”“思维爬坡”,就在“换”与“不换”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地实现了。】

二、读诗读文,体会情感

师:同学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你能从中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边读边体会。

生:我读出了诗人依依惜别的感情,李白非常舍不得孟浩然离开。

师:是呀,带着这种不舍,你来读读这首诗!

(学生说读出“忧伤”“孤独”,教师引导学生读这样的感情)

师:课文中哪些语句也写出了诗人依依惜别、忧伤和孤独的离别之情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把你找到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几分钟后,全班朗读交流)

师:谁来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1:“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李白和孟浩然其实根本不想欣赏风景,而是在故意掩饰依依惜别之情。

生2:我想补充说下,李白和孟浩然都是非常豪放的男人,此时此刻却变得如此内敛,可见他们彼此都非常在意对方。

(教师、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好一个“掩饰”,好一个“在意”!刚才两位同学体会得都很好。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那是多么细腻而深厚啊!怎么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呢?

(学生朗读这个句子,把“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读得特别重)

师:越是深刻、越是真挚的感情往往表达得越含蓄。你把速度慢下来,声音轻下来,再试一次,好吗?

(学生再读,不仅注意了声音和语速,感情也完全投入)

师:你不仅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在声音中,还读在了表情里。来,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学生齐读)

师:继续朗读,继续交流。

……

师: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诗人的离别之情?

生:“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孟浩然已经离开很长时间了,李白仍然没走,真是痴情。

师:一个“伫立”,一个“凝视”,这是多么动人的送别场景啊!谁再读读这段话?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感谢你,你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1000多年前那个依依惜别的场景。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动人的目送!(学生齐读)

【点评:这里坚持引导学生自己在朗读中体会、理解,将朗读进行到底,将情感体验贯穿其中,朗读和理解都富有独特性。这样,温度与深度自然联系在一起,学生就会沉浸其中。其实,这样的教学正是体现了个性阅读强调的学生主体身体和心灵“在现场”的特点。】

师:课文读到这儿,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李白和孟浩然难舍难分?是什么让他们不忍离去?这依依惜别的背后究竟隐含着什么呢?请同学们放声读读李白的这段话。

(学生带着疑问朗读“孟夫子……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师:(请起一位学生)读出来了吗?

(学生有些窘迫,没有回答)

师:(微笑着)看把你给逼的!

(这时有个学生边举手边嚷着:“我!我!”)

师:不着急,让这位同学再仔细看看,李白已经说出来了。

生:(若有所思)——是敬仰。

师:你是李白的知音啊,因为你读出了李白的心声!(板书:敬仰)我想采访下同学们,你们从什么地方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生:我从“孟夫子”中感受到李白是非常敬仰孟浩然的,因为夫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

师:大家拿出笔来,圈一圈。看看“您”这个字!(教师板书)上面是个“你”,下面是个“心”,表示——(有学生接话:“心上有个你!”)

师:对,“你”在我“心”上,说明孟浩然已经成为了李白心上的朋友,重要的朋友。

生:我从“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这里也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相信大家都背过孟浩然的诗,比如,《宿建德江》《过故人庄》。特别是有一首《春晓》,大家肯定都会。

(学生集体背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师:这位同学说得好!孟浩然写了很多诗歌,从8岁孩子到80岁老人都能背诵他的诗。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歌的诗人,这就叫诗篇——

生:誉满天下。

师:同学们都体会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能不能把这份敬仰读出来呢?练练看。

(随后教师指名朗读,一个学生放声朗读)

师:真不错,你已经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七分敬仰,但还不够,要知道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那可是发自内心的。谁能读出十分敬仰?

(一个学生深情地朗读。大家听得入了神,忘记了鼓掌)

师:太了不起了,你已经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万分敬仰!——此处应该有掌声!(掌声)

师:正是因为这份敬仰,让10年之后早已誉满天下的李白,仍然写下了这首赞美孟浩然的诗。(出示)来,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师:虽然此时李白的名气已经超过了孟浩然,但他依然将孟浩然的人品比作“清芬”,对孟浩然的人品“高山仰止”。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李白在诗中称孟浩然为“故人”了吗?

生:因为“故人”还暗含了李白对孟浩然无限的敬仰和爱戴之情。用“浩然”,是直呼其名;用“孟兄”,亲切但不够尊重,这两个词语都不能表达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

师:说得真好!有道理,有条理。虽然我们初次见面,但我对你竟有一见如故的感觉。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的才华誉满合兴小学!

【点评:语文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个性阅读也不能企求立竿见影。对重点言语表达的“再体会”是能不断提升阅读品质的。不忘前面“遗留”的问题,在充分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后,教师引导学生前后对照,逐层深入,这是一种教学的智慧。】

师:此时此刻,李白如此敬仰的兄长和老师就要离他远去,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见。(《春江花月夜》音乐响起)你们看!(引读)——

生:(齐读)“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

师:孟浩然的船帆从清楚的一只,到模糊的一团影子,再到小小的一点,以至于最后什么都没有了。可是李白(引读)——

生:(齐读) “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师:这真是——

生:(齐读)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李白啊,就这样久久地伫立在江边,痴痴地凝视着远方,他的心情也像这一江春水波澜起伏。你觉得李白可能在想什么呢?

生:李白可能还沉浸在回忆里,他在回想这段日子两人相处的美好生活。

……

三、读诗读文,揣摩写法

师:你们看,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蕴含了诗人多少离别之情啊!短短的28个字,没有出现一个“情”字,却字字含情、句句抒情。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细细感受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李白是通过什么把这种离别之情表达出来的。

生:李白是通过写景来表达离别之情的。

师:写了哪些景物呢?

(学生交流)

师:在这么多景物描写中,你觉得哪一处特别能表达诗人的离别之情?说说你的体会。

生:我觉得是“烟花三月”,因为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春天,本应该把酒言欢,吟诗作对,游山玩水,放声歌唱,可现在却面临着离别,面临着一个“不知何日才能再见面”的离别。这样的美景更衬托了诗人离别的忧愁和伤感。

……

师:是呀,江水也变得多情了起来。

生:我觉得“孤帆”这个景物描写最能表达诗人的离别之情。

师:你很有眼光!说说你的想法。

生:浩瀚的江面上一只孤零零的白帆,这样的景色衬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师: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江面上此刻应该是白帆片片,怎么会是“孤帆”呢?

生:江上的船是很多,但是李白却只看着孟浩然的这只,他的目光从没有离开过这只船。李白的注意力和心思都集中在孟浩然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

师:是啊,这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

生:这个“孤”还是孤零零的意思。孟浩然孤零零的一只船就这样顺江东下了,真不知道会怎么样呢?我从中体会到李白内心的担忧。

师:是呀,李白多么想陪着孟浩然一起顺江东下啊。你读进了李白的内心。

生:孟浩然是李白的“故人”,此刻,李白只专注地看孟浩然的船了,所以,其他的船都视而不见了。这个“孤帆”说明李白的眼里只有孟浩然!

师:用一句时髦的歌词就是——“我的眼里只有你”。

生:“孤帆”说明李白的眼中只有这一只船,因为只有这只船上才有他的兄长和老师。

生:孟浩然的船非其他船所能比,一个“孤”字写出了这只船的独一无二。其实,这只船、这个人、这份情,对李白而言都是唯一的。

(教师、学生热烈地鼓掌)

师:你们看,李白就这样,用烟花三月的美景,用孤帆远影消失在蓝天的尽头,用滚滚的江水向天边流去来表达对友人的那份美好的、浓浓的离别之情。像李白这样把情感融入对景物的描写,就叫“寓情于景”(板书)。这样的写法在这篇课文里也是随处可见,比如——

……

师: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课文中这么多的景物描写,在诗中绝大部分都有,只有一处是作者自己根据古诗想象出来的。

生:“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岸边的杨柳和江上的沙鸥呢?

生:古人有“折柳相送”之说,写“岸边杨柳依依”更符合送别的场景。

……

【点评:语文教学不只是教内容,还应教形式,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编织情感和意义之网的。即使是揣摩表达方法,也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比较和概括,鼓励学生有个性化的表达,这是对阅读者真正的尊重和关注。“站着读书”在这里得以体现。】

师:太厉害了,你们都快成古诗评论家了!(音乐响起)同学们,1200多年过去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仍然广为流传。人们还把这样一个故事、一种真情,写成了歌词,谱出了旋律。让我们一起欣赏!

(师生欣赏音乐《烟花三月》,感受这段千古佳话)

师:像这样的送别诗还有很多,比如李白的《赠汪伦》,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找找资料,想象他们分别的故事,描写他们分别的场景,表达他们分别的感情。下课!

【总评】

曹海永老师的这堂课,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这些可圈可点之处透射出的正是他的个性阅读教学风格。其核心理念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语文,让他们自己朗读、比较、讨论、体会,这样的扎扎实实学语文的过程彰显的正是儿童阅读发现的本质。课堂上一个又一个回合的自学,在坚持中逐步走向深入。从全过程来看,虽然大的结构没有什么变化,但“读读诗文”,进而“理解意思”“体会情感”“揣摩写法”这样三个环节,串起了学生完整的自学过程。教学在不枝不蔓的安排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并自然而自由地得以延展,散发着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魅力。这是其一。

其次,曹海永老师把朗读、体悟的方式贯穿教学始终,而每一次朗读都基于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和感悟。因此,所谓“有感情地朗读”在曹老师的课上就变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正是在情感的牵引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得到有效开发,特别是在领会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后。教师用《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用精心设计的引导语,辅之以文本语言的适时朗读,进而和学生一起创设了一个进入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氛围。“回忆”“期待”“祝福”“担忧”“埋怨”……学生“情动而辞发”,各种个性化的理解和想象相互交织,感染和激励着学生。

其三,曹海永老师的个性阅读是基于“文包诗”的体裁特点的。所谓“文包诗”,诗与文的“互文” “对照”,在曹海永老师的课堂里,没有刻意的安排,但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他是以诗为主来串联贯通的,因为一切“文”在这里都应为学生对“诗”的理解而服务。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学习,无论是思想、情感,还是写法,曹海永老师和学生完成了一次崭新而具有探索意义的建构,这也是一次体现个性特点的阅读演绎。当然,这种对诗的理解、体会和揣摩,又没有丢弃“文”的精彩,而是紧紧依托“文”,实现了由文及诗、层层推进式的解读。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水平之高,令人叹服,可见曹海永老师的引导以及他天长日久对学生的培养。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学生真实的语文学习在曹海永老师的课堂真正地发生了。

(成尚荣,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责编 韦 雄)

同类热门论文
本类最新论文
本频道最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