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重庆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9-13
  • 阅读量114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在对重庆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正确价值观的回归、专业发展意识的提升、专业知识的完善、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培训的强化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重庆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黄英,女,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


  教师资源是第一教育资源,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事业的成败。当前,在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为了解我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推动地方高校小学教育(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成效提供现实依据,笔者对重庆市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的主要情况


  以重庆北碚区、巴南区、南岸区、南川区、永川区、丰都、开县、奉节、秀山等37个区县的一线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为调查对象。主要采取纸质问卷和网上问卷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随机无记名调查。对北碚区、南岸区、巴南区等部分教师进行了300份纸质问卷调查;其余地区进行了100份网上问卷调查。共收回纸质问卷291份,网上问卷96份,共387份,其中有效问卷335份。同时,为获得全面而丰富的调查数据,我们还采用访谈、询问等方式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问卷内容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等基本情况;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价值取向与工作态度;教研与科研能力状况;教学现状;专业发展机会和方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1.性别。


  调查对象中,男性占31.3%;女性占68.7%,这表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性别具有明显失衡的现象特征。


  2.年龄、语文课教龄。


  调查对象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教师占79.5%,40岁以上的占20.5%;任语文课教龄20年以下的占88.2%,20年以上的11.8%。由此可见,中青年教师仍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他们精力充沛,具有继续提高自己语文综合素养的条件和基础。


  3.学历、专业与编制。


  调查对象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1.2%,专科占39.4%,中专(中师)占8.1%。可见,重庆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学历水平偏高。但通过访谈得知,他们当中的第一学历大多是中师或专科,而大部分教师的现在学历是工作后,通过自考、函授、电大等方式获得的,非语文专业毕业的占21.9%。这表明农村小学教师中还存在学历高背景下的学非所用现象。


  (二)知识结构


  调查结果表明,熟悉度最高的是“专业知识”,除了“语文最新发展动态与研究成果”的熟悉度只有43.9%以外,其余各项的熟悉度均在70%以上,其中“语文基础理论知识”的熟悉度还达到了82.8%。其次是教育科学知识,除了“语文教育研究方法”的熟悉度是49.9%以外,其余各项熟悉度均在60%左右。排在第三的是“相关学科知识”和“人文与科学知识”,熟悉度均只有40%左右。对于“工具性知识”的熟悉度也不容乐观,“信息技术”是49.4%,外语只有33.9%。由此看出,重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比较老化。


  (三)能力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教育教学能力较强和很强的占60%左右;“创新教育能力”和“信息技术教育能力”较强和很强的占50%左右。但从对历届顶岗、支教学生的访谈、询问中得知,大多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较强,而创新教育能力和信息技术教育能力较差。而教研能力现状则是喜忧参半。79.0%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有必要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参加过区县及以上级别教学论文交流的占64.9%,从没参加过的占35.1%;有79.0%的教师主持或参研过校级和区县级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课题;63.8%的教师获得过区县及以上级别的小学语文教学成果奖;有51.4%的教师近3年从没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论文;21.7%的教师在工作期间从没写过论文;有60.6%的教师是因为学校领导要求或评职需要而写论文。可见,绝大部分教师教研能力水平不高,而部分从事教研的教师的动力具有功利性和行政指令性色彩。


  (四)专业认同感


  从调查来看,70%以上的教师觉得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有意义,并喜欢且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对于“为了适应教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您制订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吗?”,只有25%的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关于“对自己目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看法”,66.9%的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需要不强烈,只有28.7%的教师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专业水平;仅有33.4%的教师比较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习和实践探索能成为一名“专家型”小学语文教师;仅4.4%的教师对专业发展充满热情。有48.9%的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常常感到紧张、焦虑、压抑、疲劳。可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数喜欢自己的职业,但职业期待不足,满足现状、缺乏动力、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


  (五)专业发展机会和途径


  从调查中看出,92.6%的教师参加过小学语文教师培训;62.8%的教师参加过区县及以上级别的公开课或优质课比赛;24.5%的学校每周1次主题明确的校本教师培训或校本教研,28.1%的学校每两周1次,25.4%的学校每月1次。15.1%的学校每学期1次;34.4%的教师认为任职期间学校提供的专业发展机会比较多。同时也发现6.8%的教师在任职期间从没获过任何专业发展机会:37.2%的教师从没参加过小学语文公开课或优质课比赛;35.7%的教师没参加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或学术会议;有7.4%的教师没参加过小学语文教师培训;6.9%的学校从没开展过校本教师培训或校本教研。


  (六)教师培训现状


  有85.8%的教师认为参加教师培训或学历进修有时间、学校管理制度、经济、地方教育部门管理制度及家庭等方面的障碍(由大到小排列);有32.2%的教师认为参加科研活动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时间,26.2%的教师认为是资料缺乏信息闭塞,21.9%的教师认为是缺乏教研能力,11.1%的教师认为是缺乏合作交流的人际氛围,8.6%的教师认为是领导不重视;67.4%的教师认为参加教师培训最适宜的时间是寒暑假或上课期间的短期集中培训,不希望安排在节假日和双休日及业余时间;对培训效果的考察方式,80.5%的教师认为最佳的是“教学设计案例、课件制作、课题研究(小论文)、课堂教学展示等”。


  调查中,“特别希望获得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内容”排在前三位分别是:课例分析、教育科研方法和科学教学评价、教法指导和课程标准解读;“认为最有效培训方式”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名师现场课堂教学示范、互动研讨交流、案例教学;“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途径”排前三的是:参加专业培训、专家指导、教师同行间的交流和课题研究;“影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排前三的分别是:缺乏专业培训、专家没有专业背景、工作负担过重;认为“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最迫切任务”排前三的分别是:制定并严格执行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认定和准入制度、加强在职教师语文基础和技能专业培训、国家出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标准。


  最后37.6%的教师“对贵校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感到满意,26.4%的教师不太满意乃至很不满意。由此看来,我们教育相关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应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科学的培训和以人为本的管理。


  三、重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一)正确价值观的回归


  1.科学评价,减少教师“职业不良情绪”。


  教师的思想会通过其言行表露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调查中发现仅有37.6%的教师“对贵校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感到满意,50%的教师“在工作中常常紧张、焦虑、压抑、疲劳”。评价及评价结果是教师产生职业不良情绪的重要源头,应寻其根源,断其源头。所以评价时注意量与质的结合、横向与纵向的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的结合等,“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教师”,[1]使教师从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让他们变得“乐观、豁达、幽默、自信、进取”,提高工作效率。


  2.提升认同,降低“骨干教师流失”。


  据调查,45.3%教师认为教师职业是当今社会最易流动的职业之一,48.3%的教师认为教师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2]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成熟一个走一个”,出现了“乡村的涌向城市、城市的涌向发达地区”的现象,或者“直接跳槽流向其他行业”,造成了农村语文骨干教师的严重流失。当被问及“离开的理由”时,绝大部分教师的回答是:工作环境艰苦、福利待遇低、教育观念陈旧、培训机会少、信息闭塞。生活质量差、经济收入明显低于其他行业、“根深蒂固的‘官场文化’”[3]加快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流失的步伐。所以,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创设良好工作环境、优化学校办学理念及办学方式,让农村小学语文们从精神和物质上都切实感受到他们在学校“有地位”,是学校的“主人”,提升教师们对学校的认同感,让他们在农村小学幸福地教育生活。


  (二)专业发展意识的提高


  据调查,66.6%的教师没有“通过直接努力成为专家型小学语文教师”的欲望、65.6%的教师没有制定直接的专业发展计划、66.9%的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需要不强烈,乃至无所谓或有倦怠感。可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满足现状、缺乏动力。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要获得真正实现,还必须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一是找准差距,获得新动力。让城里的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顶岗,从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带动农村教师;让农村教师到城里、到发达地区学习、接受优质教育教学模式的洗礼。通过支教顶岗活动,让农村教师感受差距,增强自身专业发展意识,真正意识到要用广博的专业知识来支撑自己的职业。二是规划方向,明确发展。不预则废,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有了自身专业发展意识后,还得对自我发展有详细的规划,循序渐进地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专业知识的完善


  1.制定并严格执行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认定和准入制度。


  在对“当前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最迫切的任务”的调查中,教师们把“制定并严格执行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认定和准入制度”排在了首位,认为这是作为提高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水平“最迫切”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相关教育部分严把“入口关”,让进入我们“小学语文教育”大门的教师在职前就应具有比较完善的专业知识,这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第一步,也是较关键的一步。


  2.加强在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


  首先,应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课标是国家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结果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4]等的科学依据,教师对课标应非常熟悉,做到胸中有数。其次,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据调查,31.4%的教师对“语文基础理论知识”很熟悉、22.9%对“语文应用知识”很熟悉、11.3%对“语文最新发展动态与研究成果”很熟悉,而对于其他相关知识很熟悉的就更低了,只有百分之几到十几。优质高效的教学不仅需要明确的纲领,还需要“真材实料”的填充,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化等等都需要我们边工作边充实,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建立健全的继续教育制度,并与教师资格再认证、聘任、薪酬、考核、晋升、奖励进行有效“挂钩”,[5]不但可以提高专业素养,还可提升教师们的积极性,改善农村教师无计无划、自身自灭的状态。


  (四)教学能力的提高


  1.督促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调查数据显示,坚持每天或每周写教学反思的仅占34%。每节课后进行“课后小结”,每周、每月“小总结”,每学期“大总结”,这有利于教师们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教学个性,最终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


  2.多听、多上公开课。


  “无论是上还是听公开课,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6]。各级公开课,特别是国家级、省市级,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样本;教师上公开课可迫使教师全方位地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进行教学设计,克服“流于浅表和凌乱的常态课堂产生的惰性、倦怠感”[7],这是教育战线的领导和一线教师的一致观点。可调查数据却显示,我们有37.2%的教师从没展示过公开课或优质课。


  3.积极开展多种竞赛。


  优质课竞赛、教育教学论文比赛、教学设计比赛、说课比赛、课件比赛等多种竞赛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信心和专业水平,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展示进步和成长的平台。


  4.改变传统备课方式,提倡集体备课。


  以前的教师独自抱着教科书和参考书闭门“独创”教案,上交的教案如有雷同,轻者重新“创作”,重者“重创”加批评、检讨。现在有部分学校已推行集体备课——担任同门课程的教师分担任务精心备课;然后大家共同讨论、修改,形成共同教案;课前教师根据自己教学实际进行准备。集体备课不但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快年轻教师前进的步伐,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的共同发展,同时大大减轻了教师们的负担。


  5、“师徒结对”不能丢。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对于独立承担教育教学任务会非常吃力,师徒结对能让“初生牛犊”迅速度过“生存期”,快速进入“发展期”。


  (五)教师培训的强化


  1.提供均衡的培训机会。


  据调查,重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挺多、途径也不少,但机会不均等,如有35.7%的教师就从没参加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或学术会议”。培训机会的不均等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发展不均衡、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流失、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学校评价机制不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机会多,应均衡实效;途径多,应规范引导。


  2.选择科学的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前沿性。培训过程中,结合我国及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水平都得到真正提高,让培训落到实处。


  3.采用有效的培训方式。


  结合培训内容决定培训、考核形式。如价值取向的提高培训,可采用榜样案例的文章、视频、针对性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用写论文的方式考核;课程标准的学习等纯理论行的培训,可采用专题讲座、集中学习等方式,采用写论文、书面测试等的考核方式;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方法等操作性内容,可尽可能多地采用大家比较拥护的“名师现场课堂教学示范、互动研讨交流、案例教学、学员教学展示观摩活动等方式”,用“教学设计案例、课件制作、课题研究(小论文)、课堂教学展示”等方式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