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依托小组构建 改善语文生态

  • 投稿农夫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23次
  • 评分4
  • 58
  • 0

◎华道顺

当下,语文教学的低效性仍然在较大范围内存在,如何革新语文课堂形式,改善课堂生态呢?

先介绍一个案例:

9月10日,星期三,笔者照例匆匆来到班级上课。一进门,便获得了一个惊喜:黑板上醒目地写着一行大字“祝老师们节日快乐!”大字的下面依次排列着八幅小图画,每幅图画上还配有一句比喻的话儿——

第一组描画了一个灿烂的太阳,正照耀着地面上的小草儿,中间配上文字:“老师,您就像太阳和土地,我们是小草,是你滋养我们,照耀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第二、六组限于版面没有展示出来。第三组配描画的是一棵大树和一棵小树,配的文字是“老师你是一棵大树,细心培养着我们这些小树苗。”第四组描画的是一支笔正在一张纸上书写着。配的文字是“老师就像一支笔,每天奉献自己,给同学们无穷的知识。”第五组没有配字,只描画了一幅画:一朵云正在化为雨露,滋润着地面上的一朵花儿。第七组、第八组……

孩子们的脸上荡漾着微笑,笔者开心极了。作为语文老师,笔者和学生一起赏评着一幅幅画,一起赏评着这些充满稚气而又有一点儿文采的祝福语,全班俨然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笔者盛赞同学们:“不花一分钱,却给老师送来了最珍贵的情谊,感谢你们。”

从教二十多年来,笔者收到了最有意义的一次教师节祝福。这里面没有丝毫物质的气息,蓄满了学生的真诚情谊。这说明语文课堂被学生认可、喜欢。这应该与小组建设有着必然的联系。

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教育管理、提高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如何避免少数人成为课堂的宠儿,如何创造一种指向学生终身发展的成长氛围,如何构建一个强大的学生自我管理系统,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这些基层教育工作者。

教育实践和刘彭芝的著述告诉我们,教育者应该坚定地相信,学生拥有着无限潜能,无穷的创造力。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1]拿这个理论比喻教育,笔者认为,学生天生就有一个足够长的杠杆,如果教育者给学生足够大的支点的话,再稍微给他们以指点,他们就会把整个学校给“翘”起来,使学校成为一个最富活力、最有时代性、最有希望的地方,而绝不是一个死板、枯燥、禁锢思想、缺乏创造力的牢笼。

语文教育的职责包含着知识传授、技能训导的学科教育和人格培育两大方面。教师往往在第一大方面过于用心,而忽略第二大方面。在完成第一大任务的方式方法选择上,我们又往往有意无意地主宰着学生,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非常狭小,甚至被剥夺。这样的局面又如何释放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呢?在完成第二大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多停留在形式上、口头上而已,缺乏实质性的、看得见的、大众化受益的内容。这样的人格培育不就是自欺欺人吗?这与学生的终身发展又有什么益处呢?自然,我们更不要妄谈已经对国家、对民族的长远发展进行了谋划、做出了贡献。语文教育应当同时从学科教育和人格教育两个方面实施,绝不能有所偏颇,贻害学生终身。

从实践层面来看,我们能不能构建一个集学习、管理、成长规划等各种元素于一体的自动化系统,就像互联网上构建各种软件一样,一旦进入这个系统,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规则、自觉完成学习任务、自觉参与管理、自觉接受熏陶。总之,这个系统由学生自我构建,使其成为一个学生自动化成长体系,老师成为这个体系当中的一个极小的原件,可以发挥中枢功能、传递功能、工具功能、伙伴功能的作用。

在课改的背景下,笔者想到了语文学科的小组建设——

每一组由6名不同性质的学生构成。设有总组长和值日组长各一名,组长受语文课代表管理,语文课代表与班委会一起管理。制定小组评分定级的规则,总结、监督执行情况。每一名组员都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小组文化构建则强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意识,发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精神,贯彻“着眼未来,终身发展”的教育思想。

语文的学习任务比较繁琐,具体的作业形式有预习、写字、词语听写、课文背诵、读书笔记、随笔、作文等。这些任务如果全都由老师来做,极大地增加了老师的负担。如果教给学生来完成,那就不仅减少了老师的负担,也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事实果真如此。由值日组担当、语文课代表抽查、班委会协助的作业督查体系使学生找到了主人的感觉,大部分学生尽职尽责。老师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干预处理。为了及时记录下日常状态,笔者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出发,给他们提供了三个本子:课堂探讨问题本、成员行为记录本、小组考核本。根据三个本子记录的情况,一周一总结,有针对性地约谈,并且把考核的最终结果添入学期通知书里。

教育家魏书生遇事爱用商量的思想解决,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商量效应”,或者“商量理论”。小组建设和学生商量、小组内部问题小组成员商量,商量的结果大家共同遵守,互相监督,互帮互助。这就使得每一个成员都是一个重要分子。可见,商量虽然是一个很普通的词儿,却包含着宝贵的尊重、民主、平等的思想,能够激起学生深远的共鸣。

刘彭芝在《人生为一大事来》中说:“学生不是冰冷的容器,不是任人驾驭的机器,他们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他们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丰富心灵的人。”[2]因为她拥有这样的思想,如此虔诚地对待学生,所以,她才会创造了学生成长的“一片自由放飞的天空”。难怪刘彭芝掷地有声的说:“教育不应是禁锢,不应是扼杀,教育应该是尊重与宽容,是欣赏与关爱,是引导与激励,是平等与合作。”[3]

正是因为我们切实尊重了学生,让他们管理自己,让他们找到了存在感、价值感,所以,他们才送给我和我的同事们这次特殊的礼物。这个案例已经清晰地告诉我一个教育哲理:尊重、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永远是教育的希望所在,永远是改善语文课堂生态的制胜法宝。

参考文献

[1]阿基米德.论杠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3]刘彭芝.人生为一大事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华道顺 江苏宝应县氾水镇中心初级中学 22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