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 投稿Jeff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017次
  • 评分4
  • 56
  • 0

季枫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部,江苏南京211168)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国家观、民族观、社会观等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营造育人氛围,发挥其育人功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014—03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三观”教育实现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SJD160)。

收稿日期:2014—07—10

作者简介:季枫(1972— ),女,江苏靖江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的,至今仍在生生不息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的“活着”的古代文化,具体包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趣味、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进步、合理的成分被称为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丰富度和感染力,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去考虑,合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1.传统文化基因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历几千年的历史变革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深植于社会成员的骨子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传统文化基因对社会成员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成员对其他思想、观念的态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去武装人们的头脑,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促使教育对象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要使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必须使之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否则受教育者必然会排斥外来的思想和观念,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很难有效发挥作用,影响其预期效果的实现。[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已经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得以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

2.优秀传统文化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育人工程,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其中文化环境对于育人具有更为本质的意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塑造了中华儿女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操守,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与语境,增强育人的实效性。一方面,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文化悠远、深刻的气息,从而产生荣誉感、自豪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亲和力、渗透力和凝聚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着受教育者,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硬性灌输的弊端。

(二)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自然观念、民族精神、国家意识、社会理想和人生取向等,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1.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和生态观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天人合一”被视为人生的理想境界。老子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法地则天,师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强加妄为。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现代生态道德教育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进而成为有道德、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的人。

2.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和民族观

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之中。无论是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清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强调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大爱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素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3.传统文化中的人际观和社会观

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态度上主张“和为贵”,倡导“仁者爱人”、“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追求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际观和社会观,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古代思想家探索并形成了一整套的道德教育方法论,这其中包含了许多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之本质属性的规律性的因素,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

1.实践教育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实践,倡导以“力行”为基础的“知行合一”思想,反对言行不一致的做法。儒学经典《周易》中指出:“履,德之基也。”即强调践履、实践是道德的根本。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实践的强调启发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精神,使其勇于实践,知行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及成才。

2.内省式教育法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内省式的教育方法,强调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激发其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使其主动吸取正确的思想,摒弃错误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固然离不开传统的灌输模式,但教育者的灌输只是一种外在因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受教育者的内省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

3.言传身教法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不仅重视“言传”,而且强调“身教”。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就是说,只有修己,才能修人,即强调个人的榜样示范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身立教,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和人格魅力去感化和带动受教育者。身教重于言教,离开了身教的言教苍白无力,失去了说服力,也不能达到教育目的。[4]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一)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因理论性强、政治色彩浓、教学模式僵化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传统文化具有渗透力强、形象生动等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更容易打动人心。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逻辑哲学、古代中国的“大同”思想以及传统的知行观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实践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可引入广为流传的“岳母刺字”等爱国故事,宣扬“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追求,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其全面发展。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统一、经世致用等思想去处理相关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2.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和体会中华优秀文化,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丰富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年来,各高校普遍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组织成立了各种传统文化类社团,包括中华武术协会、大学生书画协会、中华经典诵读协会等,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这既能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大学生的智慧,陶冶其情操。

(二)改造传统文化,赋予其生命力,使其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1.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总书记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要结合新的实践要求,进行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赋予其时代内涵,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比如,将传统的重义轻利观改造成义利统一的伦理观,鼓励大学生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做到义、利兼顾,培养其效益意识、竞争意识、法治精神和正确的财富观;将传统的整体主义道德原则改造为现代集体观,引导学生既顾全大局,考虑集体利益,又重视个人发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要想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必须与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民族形式紧密结合。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我们又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才能批判性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富有时代气息。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价值取向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和认识前提,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中国人民更易接受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中的共产主义理想。[2]

(三)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育人氛围

1.建立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

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一方面,要设立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机构,该机构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传统文化研究专家为主体,主要职责是从贴近学生的角度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选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彩内容和有效资源,组织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实施常态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负责管理和监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效果以及作出合理的规划与科学的评价。[6]另一方面,要建立教师培训制度。教师本身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重视程度会影响学生的选择与判断。高校要组织教师参加传统文化知识培训,帮助教师牢固掌握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有效地影响学生,提升其人文素质。同时,高校要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教学创新,自觉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方法,提高育人的效益。

2.依托新技术,拓展传统文化宣传平台

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为了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渗透力,高校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与手段,通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将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以文字、图片、声音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激发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积极性。[7]同时,利用网络媒体即时、互动的特点,可以让大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随时分享其内心的体会,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礼宾,杨建新.文化素质教育学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3]刘宏章,乔清举校注.论语·子路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1,01.

[6]李大伟.基于传统文化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江苏高教,2012(2).

[7]安涛,李蕾,翟广运.试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5).